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1篇
测绘学   6篇
大气科学   2篇
地球物理   38篇
地质学   6篇
海洋学   49篇
综合类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Microalgal-based indicators were used to assess terrestrial influence on Shiraho coral reef of Ishigaki Island (Okinawa, Japan). A typhoon occurred on 4-5 August 2005 and sampling were made on three occasions thereafter (6, 8, and 11 August). Pre-typhoon sampling was conducted on 26 July. The typhoon-enhanced terrestrial discharges increased reef nutrient levels (e.g. average NO(3)(-)-N: 0.088mg/L pre-typhoon to 0.817mg/L post-typhoon). This elevated chlorophyll-a concentrations by four times and shifted phytoplankton composition (spectral class-based) from an initial dominance of diatoms and green microalgae to the dominance of bluegreen microalgae (cyanobacteria) and cryptophytes. Cyanobacteria later increased by more than 200% and accounted for as much as 80% of total chl-a ( approximately 0.29microg/L), possibly assisted by favorable nutrient availability. In outer reef waters, diatoms and green microalgae predominated whereas cyanobacteria and cryptophytes were nearly undetectable. Due to detrital decomposition and river discharge, the CDOM was much higher in the inner reef than in the outer reef. Benthic bluegreen microalgae were relatively more abundant in areas close to the river mouth and coastal agricultural fields. At these locations, nutrient concentrations were much higher due to river discharge and potentially significant groundwater discharge. Thus, phytoplankton and benthic microalgae can serve as indicators of terrestrial influence on coral reefs.  相似文献   
102.
东海典型水体的黄色物质光谱吸收及分布特征   总被引:8,自引:4,他引:4  
水体中的有色可溶性有机物(又称"黄色物质")是遥感监测水质分类的主要参数之一,研究其光谱吸收性质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东海海区受长江冲淡水等陆源输入的影响,水体浑浊,光学性质复杂,以往对该区域CDOM吸收特征的研究相对较少。利用"九○八"我国近海海洋光学调查航次数据,获得了2006-2007年四个季节东海水体样品CDOM的光谱吸收数据,建立了包括杭州湾高浑浊水体、长江冲淡水、外海水体等东海不同水体类型的CDOM光谱模型及其典型波段的吸收系数分布情况。发现近岸受陆源输入影响大的海区其光谱性质与外海有明显区别,主要体现为近岸尤其在杭州湾附近站点短波段吸收系数值非常高,而且随波长增加吸收系数曲线衰减迅速,同时还有一定的季节变化,外海站点短波段吸收值则明显要低。这反映了CDOM的陆源输入特性,愈向外受到海水的混合稀释作用愈显著,验证了CDOM可以作为近岸海水水质监测的重要参数。对该海区内CDOM的实测荧光性质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表明CDOM荧光与吸收系数之间有很好的线性相关关系,可以作为荧光方法遥感监测该海区CDOM的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3.
张怡晅  庞锐  任源鑫  程丹东 《湖泊科学》2022,34(5):1550-1561
城市非点源污染向水生生态系统中输入大量的溶解有机物(DOM),对生态系统健康产生重要影响.有色可溶性有机物(CDOM)是广泛分布于自然水体中的一类成分和结构复杂、含有多种高活性化学官能团的大分子聚合物,是DOM的重要组分,对水生生态系统健康、能量流动及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有重要影响.光化学反应和微生物代谢过程被认为是控制水体CDOM转化、降解和循环的主要影响因素.然而,对城市化如何影响CDOM组成以及光化学和微生物如何相互作用影响城市水体CDOM动态的理解是不足的.因此,为评估光化学过程和微生物代谢对不同城市水体CDOM降解与转化的贡献,解析不同城市水体CDOM光化学/微生物降解作用机理,本研究在英国伯明翰选择3类具有典型DOM来源的水体样本,通过实验室9 d受控培养实验,对比分析光化学以及微生物影响下CDOM来源和组成的变化.结果表明:(1)城市河流由于接受上游污水排放及较短的水力滞留时间,含有丰富的芳香性碳,其CDOM光化学活性明显高于湖泊,光化学降解率为16.60%;(2)城市湖泊CDOM受人类活动影响,自生源类荧光成分富集,生物活性高,在微生物培养过程中CDOM增加了62.16%,...  相似文献   
104.
浒苔的暴发会对水体生态环境产生巨大的影响, 对此进行遥感监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基于现场同步实测的有色溶解有机物(colored dissolved organic matter, CDOM)吸收系数、叶绿素浓度以及光谱数据建立遥感反演模型,再结合MODIS卫星影像提取山东半岛南侧近岸海域在各年份浒苔暴发前后CDOM与叶绿素浓度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 浒苔的消亡分解会在水体中产生大量的CDOM, 但浒苔的生长繁殖同样会消耗CDOM, 此外CDOM还受到浒苔暴发时期强烈的光降解作用。在各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下, 研究区海域CDOM浓度在浒苔暴发时期微弱升高, 浒苔消亡后CDOM浓度则开始回落。浒苔在暴发期会抑制其他浮游微藻的生长, 使研究区海域叶绿素浓度有所降低, 而浒苔消亡后叶绿素浓度有所上升。水体中的叶绿素受多种生物地球化学因素的影响, 因此叶绿素浓度的降低与浒苔的暴发强度之间没有明确的相关性。遥感反演可以大范围快速地提取水体中各种要素的分布情况, 但就浒苔的暴发对海水中各要素的影响机制而言, 还需要结合各种生态环境因子进行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