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6篇
  免费   195篇
  国内免费   225篇
测绘学   269篇
大气科学   492篇
地球物理   178篇
地质学   171篇
海洋学   145篇
天文学   23篇
综合类   87篇
自然地理   71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36篇
  2021年   44篇
  2020年   40篇
  2019年   43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36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46篇
  2014年   71篇
  2013年   60篇
  2012年   44篇
  2011年   54篇
  2010年   58篇
  2009年   83篇
  2008年   62篇
  2007年   80篇
  2006年   82篇
  2005年   92篇
  2004年   47篇
  2003年   52篇
  2002年   50篇
  2001年   40篇
  2000年   35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81.
高原涡作为经常给我国带来暴雨等灾害的天气系统,其形成一般认为是通过感热和潜热自下而上激发的,然而,2013年5月下旬发生的一次引发其下游灾害性强降水的高原涡却是由对流层高层天气尺度低涡诱发的。为此,基于新发展的多尺度子空间变换和多尺度能量涡度方法以及ERA5再分析资料对其动力学过程进行了详尽的探讨,先将原始场重构到三个尺度子空间,即背景环流尺度子空间、天气尺度子空间和高频尺度子空间,重构场上首次显示此次过程生成于青藏高原西北侧,其成因为对流层高层基本气流尺度向天气尺度的跨尺度动能正则传输,即正压失稳,并且表现为从高层向下。在发展阶段,其能量最终来源为基本气流向天气尺度的有效位能传输和非绝热加热,然而这些过程只发生于涡旋低层的西侧。进一步分析发现,天气尺度内存在一个能量再分配“路径”:首先,低层西侧获得的有效位能转换为动能,西侧垂直的气压梯度力做功将低层获得动能向高层分配;在高层,水平的气压梯度力做功进而将西侧获得的动能向东侧分配;东侧垂直的气压梯度力做功再将动能向低层分配;至此,低层西侧获得的能量被分配到整个涡旋空间中,使得涡旋能够均匀发展。  相似文献   
82.
2016年12月发射升空的FY-4A是中国第二代静止轨道气象卫星,该星上搭载了可提供东半球近实时高分辨率卫星观测数据的扫描辐射成像仪——AGRI(Advanced Geostationary Radiation Imager)。在其观测数据应用于大气参数反演或同化前,数据偏差的定量化分析是一个必要环节。采用快速辐射传输模式RTTOV(Radiative Transfer for the TIROS Operational Vertical Sounder),基于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CMWF)第5个全球再分析数据产品(ERA5)对AGRI的7个红外通道(通道08—14)进行了模拟,并利用MODIS云检测产品对模拟结果进行了晴空筛选,以期得到一些对AGRI的定量应用有价值的偏差分析结果。观测-模拟(O-B)的偏差分析结果显示:海洋和陆地上,通道10(7.1 μm)存在明显大于其他红外通道的系统性偏差,这很可能来源于ERA5在对流层中层对水汽的高估。通道08为近红外短波通道,地表反射作用影响强烈,陆地上存在较大的平均偏差,而海洋上平均偏差小于0.4 K。通道14在ERA5近地层气温偏高及定标偏差的影响下,海洋存在接近1 K的平均偏差;陆地上存在2 K左右的平均偏差。其余各红外通道在海洋和陆地上的平均偏差分别在0.6和1.3 K以下。偏差影响因子分析结果显示:地表海拔高度、观测天顶角对偏差也存在一定程度的影响;海洋上偏差分布存在季节变化可能来源于再分析资料中海表温度估算的季节性误差。   相似文献   
83.
一月 中国南极长城站卫星网络通讯系统建设成功。1月1日,中国南极长城站卫星网络通讯系统建成并投入使用,同时,中国南极中山站的卫星网络通讯系统也即将建成,这将有效解决我国南极两站接通互联网、电话通讯和科考数据实时传输等方面的难题。  相似文献   
84.
85.
云希俊  张红  张广顺  王松皋 《气象》1989,15(7):42-44
本文简介卫星气象中心大气辐射传输模拟实验装置,并给出CO、CO_2透过率测量的初步结果。  相似文献   
86.
上海电信传输地震台网现有地面和深井观测点13处。本文根据现有的台站布局导出了估算震中定位误差的统计模型。计算了它的最大监测能力及其定位精度。结果表明上海台网至少有4个台站可同时记录到上海市内M_L≥1.5和网内M_L≥2.0的地震,并且网内的震中定位水平误差大约为2km。  相似文献   
87.
青藏高原模式大气(暂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根据青藏高原地区高空温、压、湿的气候资料并参考中纬度与热带模式大气初步建立了青藏高原不同季节的模式大气,以供该地区辐射传输研究的需要。  相似文献   
88.
大气窗区卫星红外遥感的辐射资料可应用于地表温度的确定,但必须考虑大气影响。为此,本文利用辐射传输模式和中纬度及青藏高原模式大气,用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了大气和地表状态(大气温、湿廓线、地表温度与高度)的改变对大气顶红外窗区射出辐射的影响以及射出辐射对发射方向(天顶角)依赖关系。主要结论见正文小结。  相似文献   
89.
从准地转正压涡度方程出发,在k1+k2+k3=△k、l1+l2+l3=0和ω1+ω2+ω3=0的准共振条件下,分析了准共振三波能量和位涡拟能的传输。当△k很小时,准共振三波组的总能量和总拟能近似守恒;三波之间能量和拟能的传输方向与共振情况基本相同,但中波向长波传输较多能量、向短波传输较多拟能和三波之间产生能量与拟能传输这三者的可能非线性准共振的面积与共振时相比均有较大的变化,而三者的面积比也有较明  相似文献   
90.
各向异性研究是当令地震学研究领域中重要课题之一;三分量地震资料中各向异性的检测是各向异性理论研究成果解决地球科学实际问题的重要桥梁。本文简要描述了各向异性介质中横波分裂现象,分别介绍了现有的四种主要检测技术,即偏振图法、协方差拒阵法、质,点振动分辨率法及传输矩阵法,并对这四种技术作了一定的评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