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6篇
  免费   71篇
  国内免费   258篇
测绘学   6篇
大气科学   8篇
地球物理   42篇
地质学   470篇
海洋学   69篇
综合类   19篇
自然地理   1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44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39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49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611.
锦屏深部地下实验室初始地应力测量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应力条件是大型地下洞室稳定性分析与工程设计的必要信息之一,对于深部高应力地下工程的安全评价与灾害防治尤为重要。以埋深2 400 m的中国锦屏地下实验室为例,首先重点阐述了高应力下条件下应力解除法测量地应力的原理与方法,并提出了针对在高应力条件下使用36-2型钻孔变形计地应力测量的改进技术:(1)采用新式阶梯状钻头,分级逐步解除,减小岩芯根部应力集中区域的范围和应力大小;(2)使用大直径解除钻头来增加套孔空心圆柱状岩芯的厚度,即增大裂隙贯通整个岩芯的时间;(3)在测点附近钻取勘探孔以获知测点岩体完整性条件,对是否适合开展测试进行评估。在此基础上,通过现场岩体地应力测试获得每个测孔不同深度垂直钻孔轴线平面上的平面应力状态以及三孔交汇处的三维应力状态(3个主应力的大小和方向),分析开挖扰动导致的围岩应力重分布规律与原始应力场分布。依据洞室围岩重分布应力特征与现场实际破坏的空间位置对应关系,结合现场破坏情况和工程区域地质条件,多角度验证了三维应力结果是可靠的,可为进一步的工程稳定性评价以及围岩支护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12.
付海清  袁晓铭  王淼 《岩土力学》2018,39(5):1611-1618
采用现场液化试验,研究水平场地孔压增长模式,提出孔压增量计算模型。通过不同密实度砂土的液化试验,以加速度、埋深、砂土密实度等现场参数为指标构建孔压增量模型,发现现场和室内试验孔压增长模式的区别和联系,并验证该孔压模型的可靠性。研究结果表明:等幅循环荷载下,与现有动三轴等土单元试验的孔压增量随作用次数一直呈单调递减模式不同,现场试验孔压增量随作用次数呈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规律,中间存在阈值;通过参数分析和试验实例验证,构建的孔压增量计算模型,可更方便地用于随机荷载下水平场地的饱和砂土孔压计算。  相似文献   
613.
实测地应力状态在连续地震事件前后的变化特征,对于应用地应力实测数据探索开展地震预报等研究有重要意义,但一直以来缺少典型实例研究。以龙门山断裂带西南段的跷碛和映秀地区为研究区,利用该地区汶川地震前至芦山地震后获得的地应力实测数据,分析了表征地应力状态的特征参数在汶川和芦山地震事件前后变化特征,探讨了其对地震预报研究的意义。研究表明,跷碛地区地应力状态特征参数KHV、KHh和μm变化表现为芦山地震后值(QQ-14)大于汶川地震前(QQ-99),QQ-99结果大于汶川地震后值(QQ-09),而主应力梯度系数变化为QQ-09>QQ-14>QQ-99;分析认为KHV、KHh和μm变化规律能准确反映汶川和芦山地震事件前后跷碛地区构造应力场演化特征,而仅用主应力随深度变化梯度系数变化特征,不能完全准确地反映构造应力场调整变化情况;映秀地区,除KHh外,主应力随深度变化梯度系数、KHV和μm均表现为汶川地震后结果大于震前,其变化反映的应力场调整变化特征需要补充数据检验;利用地应力状态参数变化规律开展地震预报探索研究时,长期的、可对比的高质量地应力测量数据是研究有所突破的关键。研究成果对于龙门山地区构造应力场和减灾防灾研究有重要意义,对于应用地应力数据探索开展地震预报研究等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14.
高坤  陶果  马勇 《地球物理学进展》2006,21(4):1227-1231
由于塔河油田灰岩裂缝性储层非均质性强、横向连通性差,需要对其进行有效的酸化压裂改造以获得具有经济价值的油气产能.近几年来,多极子阵列声波测井仪(主要DSI和XMAC)已投入塔河油田测井现场服务,这些新的声波测井资料经合适的软件处理后可获的极为丰富的地层信息.本文讨论了我们编制的多极子阵列声波测井资料处理软件及其在塔河油田酸压设计施工中的应用.通过多极子阵列声波测井资料处理得到的岩石力学特性分析,确定了地层应力的大小和方向,计算出酸化压裂所需的压力以及压裂后压裂缝的高度.计算结果在实际施工中得到了很好验证.  相似文献   
615.
青藏铁路无人值守地应力综合监测站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安装在青藏铁路沿线一种新型的无人值守综合地应力监测站。该监测站采用无线GPRS通信技术,通过Internet连接到安装在北京的地质力学研究所地应力监测局域网中心端服务器,实现数据交换和监测站的远程控制,该项技术克服了传统地应力测量需要人工现场信息采集的弱点,使用数据终端来实现地应力监测的自动化。该监测站能够进行青藏铁路沿线的昆仑山、安多、羊八井深孔应力监测和昆仑山西大滩昆中断裂位移监测,可以对青藏铁路沿线地球物理数据、地质灾害数据、地质环境数据及地球动力学过程实现不间断的监测,为青藏铁路沿线的地质灾害、青藏高原构造变形动力学过程的研究和地震预报、高原环境研究提供基础数据,增强了对青藏高原地质灾害、地震的预警能力。   相似文献   
616.
This paper presents a new system for a floating offshore airport. It consists of an assembly of precast boxes, each of them tied with a cable system. The (tension) cable system acts as a bracing against any lateral forces during airport operation. It also prevents the boxes from oscillating and moving during the airport construction and operation. The space inside each box can be utilized for other purposes. A top slab system consisting of precast and cast in situ concrete slabs will form the platform of the airport. Finally, a proposed method of construction is also presented. The new system offers an easier construction method and allows future airport extension and even relocation.  相似文献   
617.
声学悬浮泥沙观测数据现场定标研究   总被引:22,自引:3,他引:19  
用声学设备探测水体中悬浮泥沙浓度及其变化的关键问题是对观测数据进行标定。通过分析在长江口海域现场观测得到的声学后向散射强度数据和水样泥沙实测值,提出了三种将声学观测数据转换为泥沙浓度的现场标定方法。结果表明,采用特征时刻标定所得数据与实际值相比离散性较小,统计误差约为20%.该方法比同步采水标定更为简便实用。  相似文献   
618.
中国海洋贝类染色体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孙振兴 《海洋通报》2004,23(6):77-83
概括总结了我国已报道的40种海洋贝类的染色体组型研究结果,腹足纲的染色体数目有2n=30,34,36和60;双壳纲的染色体数目有2n=20,22,28,32,34和38等几种类型。分析了贝类染色体制备的特点,预先向活贝体内注射PHA,可有效地增加中期分裂相。产生核型差异的原因可能是制片时的处理条件不同或因染色体结构重排以及地域差异造成的同种异体之间的核型多态。双壳纲和绝大多数腹足纲贝类都没有性染色体,而非整倍体是染色体畸变的结果。最后介绍了显带技术和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在贝类染色体研究中的应用现状,认为FISH技术将为贝类染色体的鉴定提供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619.
彭庄井田区域地应力场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山东彭庄井田的区域地质构造发育规律及其地应力实测值进行分析与计算,讨论了井田内地应力及构造应力的状况,为下一步矿井生产工程地质条件的评价提供了资料基础。   相似文献   
620.
上海地区浅部地应力测量及其构造地质意义分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张浩  施刚  巫虹  邵磊  王乾 《地质力学学报》2020,26(4):583-594
通过水压致裂法与超声波成像测井法相结合的方法,对上海地区浅部(180 m深度范围)原位地应力进行了测量。测量结果表明:最大水平主应力值在9.54~12.91 MPa之间,最小水平主应力值在5.41~6.96 MPa之间,最大水平主应力方向为北西42°-62°,优势方位为北西,地应力结构为SH > Sh > Sv,可以反映区域构造应力场特征。依据区域内断裂空间分布特征和现今实测地应力结果综合分析认为,北东向断裂易于发生压性或压扭性逆断活动,断裂相对稳定;而北西向断裂易于发生张性或张扭性正断活动,在现今相对较高的应力水平状态下仍值得关注。测量结果可能对于揭示区域构造界线(江山-绍兴断裂)的走向有一定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