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98篇
  免费   1519篇
  国内免费   1401篇
测绘学   30篇
大气科学   100篇
地球物理   524篇
地质学   5557篇
海洋学   567篇
天文学   24篇
综合类   241篇
自然地理   275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85篇
  2022年   178篇
  2021年   242篇
  2020年   212篇
  2019年   228篇
  2018年   218篇
  2017年   191篇
  2016年   236篇
  2015年   280篇
  2014年   360篇
  2013年   327篇
  2012年   340篇
  2011年   358篇
  2010年   308篇
  2009年   365篇
  2008年   340篇
  2007年   330篇
  2006年   304篇
  2005年   274篇
  2004年   242篇
  2003年   219篇
  2002年   204篇
  2001年   181篇
  2000年   207篇
  1999年   188篇
  1998年   140篇
  1997年   113篇
  1996年   118篇
  1995年   97篇
  1994年   88篇
  1993年   76篇
  1992年   58篇
  1991年   47篇
  1990年   36篇
  1989年   29篇
  1988年   27篇
  1987年   16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6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195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贵州梵净山地区震旦系微量元素特征及沉积环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详细研究梵净山地区震旦系沉积地球化学特征及沉积环境演化,笔者对该处永义剖面自下而上进行系统采样.样品分析结果表明该处剖面稀土元素呈轻稀土(LREE)富集,重稀土(HREE)亏损,铈总体上表现为亏损,垂向上逐渐变小,铕异常发生3次波动,表明该处震旦系沉积时总体上为氧化环境,局部沉积环境发生变化.而且陡山沱组底部"碳酸盐帽"稀土元素标准化分配模式不同于冷泉碳酸盐岩分配模式,表明两者处于不同的沉积环境,成因上无关.V/Cr、Ni/Co、U/Th及V/V Ni等微量元素比值均表明震旦系沉积时为总体上氧化环境,但垂向上仍有沉积环境及水体分层性的变化.  相似文献   
102.
通过岩心观察和单井相分析,结合沉积背景资料,认为留西地区古近系沙河街组沙三上亚段发育辫状河三角洲相和湖泊相,以辫状河三角洲前缘亚相和滨浅湖亚相为主,主要发育辫状分流河道、越岸沉积、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席状砂等微相。根据层序地层学基本原理,结合前人研究成果,认为本区沙三上亚段为一完整的三级层序,可划分为低位、湖侵和高位3个体系域,分别对应于沙三上亚段沉积时期的早期、中期和晚期,绘制了每个沉积阶段的沉积相图,在此基础上研究了沉积体系的平面展布特征。沙三上亚段沉积时期形成的北高南低的构造背景与辫状河三角洲近东西向展布的砂体形态相互配置,加之良好的油源供给,为后期成藏创造了条件。沙三上亚段沉积早期发育的辫状河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与河口坝砂体是主要的储集体,与沉积中期发育的烃源岩形成了十分有利的生储盖组合,具有优越的隐蔽油藏发育条件。总结了该区隐蔽油藏成藏的4种模式,确定留西地区中南部沙三上亚段沉积早期发育的辫状河三角洲前缘砂体是下一步隐蔽油藏勘探的有利目标。  相似文献   
103.
长82亚油层组是甘肃庆城地区庄19井区上三叠统延长组中储集砂岩相对富集的层位,但砂岩低渗透性的特点显著,成为影响该区石油储产量增长的主要地质因素.结合前人的相关工作,通过钻井岩心观察、测井曲线分析、储层岩石实验测试等工作,详细地分析了庄19井区长82亚油层组低渗透储层的地质特征,认为沉积微相和压实作用、胶结作用是控制低渗透性储集砂岩发育和分布的主要地质因素,寻找以水下分流河道微相为代表的有利储集相带砂岩体是油气勘探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104.
燕山构造带中段早白垩世盆地特征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燕山构造带中段主要包含3个早白垩世盆地,即滦平盆地、凤山盆地、石人沟盆地.通过对盆地的沉积相分析、古水流的恢复以及盆地构造-沉积演化研究,认为燕山构造带中段早白垩世盆地发育分为三个阶段,即早期火山喷发阶段、中期强烈断陷阶段和晚期填平阶段.早期发育强烈的火山作用,形成以酸性火山岩为主的张家口组;中期盆地主体呈半地堑状,受单一边界主断层控制,盆地相互独立,盆地边缘以冲积扇砾岩和扇三角洲砂岩、砾岩沉积为主,盆地中心为湖泊细粒沉积.古流向和物源恢复结果证明,盆地沉积物主体来自于北部和/或西部的变质岩基底.盆地构造沉降和沉积充填过程主要受边界正断层的控制,断层下盘基底岩石的抬升与盆地边界正断层活动相关,从而成为盆地主要的物源区.  相似文献   
105.
苏德尔特油田贝16断块兴安岭群沉积特征与储层非均质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岩心观察描述、测井及开发动态资料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对苏德尔特油田贝16断块兴安岭群储层沉积特征及非均质性进行了研究,并分析了它们对注水开发的影响。结果表明:研究区在兴安岭群沉积时期主要发育滨浅湖沉积背景下的扇三角洲前缘的沉积,其中扇三角洲前缘水下辫状河道不等粒砂岩及粗砂岩储层物性最好,河口坝中粒砂岩次之,远砂坝粉砂岩最差;除了Ⅱ油组以外,其它油层的储层非均质性较强。应当根据沉积微相的平面分布特征及储层非均质性的强弱采取不同的开发措施。  相似文献   
106.
非均匀月壤介质的被动微波辐射传输模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基于非均匀月壤物理模型和辐射传输方程,模拟月壤介质中的微波辐射传输特性,探讨频率、月壤厚度等与月表亮温的关系。结果表明:在低频段,月壤微波辐射亮温的动态变化范围较大,可探测的月壤厚度大,3 GHz时的最大可探测月壤厚度达12.4 m;在高频段对应的可探测月壤厚度较小,特别是从50GHz往后的频率段内,最大可探测月壤厚度均小于2 m。不同频率的亮温-厚度变化曲线没有交叉点,且频率越高,所能探测的月壤厚度越小。根据模拟结果,建立了月壤厚度与亮温的查找表。基于查找表,利用单个波段的亮温数据即可得到月壤厚度信息。  相似文献   
107.
Based on the determination of composition of volcanic volatiles and petrologic estimation of the total mass of volatiles erupted, we showed important advances in the study of the impact of Mesozoic and Cenozoic volcanic activities on paleo-environmental changes in China. The volcanic activities include western Liaoning and Zhangjiakou Mesozoic intermediate-acidic explosive eruptions, southern Tibet and Shanwang Cenozoic volcanism, and Mt. Changbai volcanic eruption around one thousand years ago. The paper predominantly discusses the earth’s surface temperature changes, ozone depletion, acidic rain formation and mass mortalities of vertebrate induced by the Mesozoic and Cenozoic volcanism in China. __________ Translated from Bulletin of Mineralogy, Petrology and Geochemistry, 2007, 26(4): 319–322 [译自: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相似文献   
108.
邵于庄煤炭勘查区新生界松散层厚度较厚,下伏为二叠系含煤地层,可采煤层多。区内含、隔水层组成复杂,由四个含水层和三个隔水层组成。通过对含水层水文地质条件分析,提出了第一、二含水层是矿区的主要供水水源,为保证未来建设和开采时的生活用水和工业用水,应做好水源的保护工作;同时指明了第四含水层是浅部煤组开采的主要补给水源,在煤矿设计和开采过程中,应重点予以防治。  相似文献   
109.
我国古生代海相碳酸盐岩成藏理论的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在中国古生界新发现大中型油气田40多个,其中大型油气田16个。在长期研究中国古生代海相沉积特征的基础上,总结归纳近几年来新发现的海相烃源岩,提出对碳酸盐岩有效烃源岩的新认识。从有效烃源岩、古岩溶储集体、油气成藏期次和成藏模式等四个方面概述油气成藏理论方面的新进展;根据油气成藏史研究,结合区域构造演化史、生烃史等,提出塔河油田奥陶系有四个成藏期:加里东中晚期至海西早期;海西晚期;燕山期-喜马拉雅早中期;喜马拉雅晚期。  相似文献   
110.
受限于地震波主波长的1/4,常规地震处理难以分辨较薄煤层。基于模型的波阻抗反演虽然克服了厚、薄煤层计算问题.但因难以得到准确的高频部分,很多情况下反演结果的精度和分辨率往往不能满足地质预测的要求。小波边缘分析建模波阻抗反演方法是从地震数据中提取地震特征参数,用于建模并参与迭代反演。该方法即可以弥补反演过程中高频成分的误差,减少对钻井数据的依赖程度,得到较为合理的初始模型,又可提高反演的精度和分辨率.使反演结果更好的反映实际地下地质情况。利用该方法,对大井-将军庙及新疆红沙泉2个勘探区的侏罗系中统西山窑组含煤地层进行波阻抗反演,反演结果与钻井资料进行比较,其中大井一将军庙0802及0809号孔单煤层厚度误差分别为3%、8%.新疆红沙泉多煤层厚度及煤层之间的夹层厚度预测结果除B6煤层误差较大外,其它误差均小于7%.可见该反演方法的计算结果比较准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