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81篇
  免费   1519篇
  国内免费   1501篇
测绘学   200篇
大气科学   902篇
地球物理   1948篇
地质学   3823篇
海洋学   1668篇
天文学   9篇
综合类   473篇
自然地理   3478篇
  2024年   41篇
  2023年   160篇
  2022年   421篇
  2021年   446篇
  2020年   407篇
  2019年   454篇
  2018年   390篇
  2017年   446篇
  2016年   424篇
  2015年   479篇
  2014年   606篇
  2013年   671篇
  2012年   583篇
  2011年   629篇
  2010年   522篇
  2009年   577篇
  2008年   617篇
  2007年   665篇
  2006年   609篇
  2005年   480篇
  2004年   454篇
  2003年   430篇
  2002年   279篇
  2001年   249篇
  2000年   255篇
  1999年   207篇
  1998年   144篇
  1997年   136篇
  1996年   131篇
  1995年   117篇
  1994年   113篇
  1993年   81篇
  1992年   74篇
  1991年   62篇
  1990年   47篇
  1989年   31篇
  1988年   19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9篇
  1979年   3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1.
Based on the theories and methods of cartography on spatial pattern and temporal evolution in Geo-information Tupu (Carto-methodology in Geo-information, CMGI) and the quantitative measurements of pattern and process in landscape ecology, the methodology of landscape information Tupu in studying the swing process of the Yellow River (YR) over the Yellow River Delta (YRD) during 1855―2000 has been demonstrated. The main content includes (1) methodology of landscape information Tupu; (2) evolution process Tupu of YR rump channels; (3) evolution process Tupu of the 7 pieces of subdeltas in YRD during 1855―2000; (4) landscape information Tupu of the modern YRD and the current YRD; (5) landscape information Tupu of YR rump channels on the 7 pieces of subdeltas during 1855―2000; and (6) corridor-matrix landscape information Tupu by YR swings. The methodology of landscape information Tupu here is still primary but we hope that it could provide a new tool for exploring an integrated research on spatiotemporal approaches for landscape "pattern and process".  相似文献   
912.
牛牛坝水电站是美姑河流域“一库五级开发方案”的龙头电站。牛牛坝库区为泥石流多发段。泥石流具有规模较大、分布范围广、发育密度大(1.33条/km)、发生频率高、致灾作用强烈的特点。泥石流灾害是库区重大地质灾害之一。通过系统分析工程区陡峻的地貌条件、发育的区域构造、软硬相间的岩层、广泛分布的堆积体、降雨集中的气候条件及不合理的人类活动等因素对泥石流的影响,揭示了美姑河牛牛坝水电站库区泥石流的成因。  相似文献   
913.
鲁山县四棵树河流域位于豫西伏牛山巨大的伏牛岩基东麓。区内山势陡峭,具大陆性季风气候,多暴雨,近期最大雨量116.9mm/h,日降雨达446mm。山洪泥石流是区内特有的一种自然地质灾害,它具有暴发频次高、暴发突然、流速快、破坏性大等特点,常冲毁道路、耕地和房舍,危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从对区内山地地形、气候、暴雨特征、岩性、土壤、泥石流及其造成的灾害状况等的调查、分析、研究,基本探索出泥石流运行轨迹即地表径流形成区、泥石流形成区、泥石流流通区、泥石流堆积区。根据上述特征,因地制宜地配置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进行全面综合防治,重点对泥石流沟实施工程布防措施和山坡实施水土保持生物工程措施,对病险水库进行除险加固,从而达到标本兼治,防治泥石流灾害的发生和发展,改善生态环境,最终实现人与自然协调共处的目标。  相似文献   
914.
文章在对滑坡周界确定和滑坡体特征研究基础之上,从岩性条件、地质构造及地下水等方面详细分析了滑坡成因。该滑坡发生在侏罗系沙溪庙组(J2s)缓倾角红层中,地层岩性为河湖相紫红色泥质粉砂岩、泥岩和灰绿色粉砂岩互层,软硬相间,该套地层的岩性内在差异构成了滑坡产生的岩性条件。加上边坡呈顺向坡结构,顺坡向节理发育,坡角临空,岩体沿着软弱层发生滑移-拉裂破坏。通过对滑坡进行稳定性计算和分析,结果表明:该滑坡在天然状态、蓄水或地震等不利条件下,整体仍处于稳定状态,只是在相对较陡的滑坡体前缘和库水位附近地形较陡的局部部位,蓄水后可能会产生小规模失稳,但其方量不会太大,加上离坝址较远,所以不会危及工程安全。因此,通过对滑坡成因分析和稳定性评价,为工程建设和移民安置工作提供了重要的保证。  相似文献   
915.
传统BP网络需要预先设定网络隐含层的层数和每层的节点数,使得在预测过程中难以确定网络的最优结构。与之相反,梯级-关联算法(CC)要求初始网络仅含有输入层和输出层,通过运算不断向网络增加隐含节点。在介绍梯级-关联算法原理的基础上,分别运用梯级-关联算法和BP算法对拉萨河拉萨站的月流量进行了预测,结果显示:在不损失预测精度的前提下,梯级-关联算法的运算次数仅为5次,而BP算法则需要运算70 000次,运算效率有很大的提高,同时网络的规模也有所减小。  相似文献   
916.
李世明  马骏  张海敏  刘龙庆 《水文》2007,27(1):89-92,81
2003年8~10月,泾、渭、洛河和三门峡~花园口区间降雨持续50余d,黄河中游出现了历史上罕见的秋汛洪水。为扩大黄河下游河道主河槽的过洪能力,实现黄河下游主河槽的全线冲刷,同时,进一步探索三门峡、小浪底等水库水沙联合调度方式,深化对黄河河道、水库水沙运动规律的认识,黄委会于9月6日~18日进行了黄河第二次调水调沙。该文着重介绍了此次实验中黄河下游主要断面的水文泥沙过程,以及河道冲淤情况,认为花园口水文站来水量26.5亿m~3,冲刷量0.456亿t,整个下游河段基本为冲刷;下游主要断面主槽过洪能力增加幅度为150~400m~3/s,2500m~3/s流量相应水位降低0.04~0.23m,提高下游河道的输沙效率。  相似文献   
917.
乌鲁木齐河流域地下水水位监测网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阐述了乌鲁木齐河流域区域地下水水位监测网的优化设计。基于ARCGIS技术,运用水文地质学方法在叠加合成地下水动态类型分区图的基础上优化设计了区域地下水水位监测网密度;采用时间序列分析方法确定了地下水水位监测频率。首期施工安装了11个新的长期专门监测孔;对73个现有监测孔进行了维修并安装了孔口保护装置,安装了28套水位自动监测仪,初步实现了地下水水位的自动监测。  相似文献   
918.
三峡库区塌岸预测新方法——岸坡结构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水库塌岸是三峡库区重大地质灾害之一。通过三峡库区数百段库岸的塌岸地质现场调查和预测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类似三峡这种山区河道型水库的塌岸预测新方法——岸坡结构法(RBSM),并给出了详细的图解方法和预测步骤。同时,开展了二滩、宝珠寺和龚咀三个运行中的类比水库和三峡水库(139m蓄水)的塌岸预测检验,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适宜于三峡水库以及类似的山区河道型水库塌岸预测,从而为水库塌岸预测与防治工程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919.
滇西北德钦地区金沙江奔子栏古堰塞湖的发现及意义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在川滇交界的云南德钦奔子栏一带的金沙江河谷两岸,发现了发育于第四级阶地之下的湖相纹层状粘土层,其下为边坡碎屑流堆积,表明该湖相层为滑坡碎屑流堵江所形成的。采用U系法测年,获得金沙江右岸湖相粘土层上部和下部的年龄分别为55.4ka±3.5kaBP和82.1ka±6.6kaBP,左岸湖相粘土层为122.0ka±12.4kaBP,表明该古湖发育于晚更新世早中期。孢粉分析结果显示,该湖相粘土沉积期间的古植被为以松为主的常绿针叶林,气候温和较湿。该古堰塞湖的发现不仅对于研究金沙江的河流发育史具有指导意义,而且对了解现代大江大河灾难性地质灾害的形成演化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20.
The newly independent country of Timor Leste is located in the eastern half of Timor Island (Indonesian archipelago). Geological studies of the country’s mineral resources and extractive activities are practically non-existent. There is evidence of the exploitation of ceramic raw materials at outcrop level and two small brick kilns, nowadays inactive, in the Dili and Aileu areas. Near Aileu, there are light-coloured silt-rich deposits, interpreted as overbank deposits, interbedded with ancient river terraces (post-Pliocene) overlying metamorphic bedrock. These sediments are the subject of this study, which encompassed geological mapping and preliminary characterisation. Tectonically, the area is a graben, preserving alluvium and colluvium deposits. Five channel samples representative of the silt-rich deposits were collected. Semi-quantitative mineralogical analysis shows that the samples are made of illite, quartz and kaolinite clays, with accessory illite/vermiculite interstratified minerals and K-feldspar. The chemical data show agreement with the estimated mineralogical composition. The grain size distribution points to a silt-dominated assemblage. Most samples have a satisfactory extrudability but deficient moulding properties. After firing, the sampled raw materials form a final product with possible ceramic capability for whiteware produc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