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73篇
  免费   1520篇
  国内免费   1501篇
测绘学   200篇
大气科学   902篇
地球物理   1941篇
地质学   3823篇
海洋学   1668篇
天文学   9篇
综合类   473篇
自然地理   3478篇
  2024年   34篇
  2023年   160篇
  2022年   421篇
  2021年   446篇
  2020年   407篇
  2019年   454篇
  2018年   390篇
  2017年   446篇
  2016年   424篇
  2015年   479篇
  2014年   606篇
  2013年   671篇
  2012年   583篇
  2011年   629篇
  2010年   522篇
  2009年   577篇
  2008年   617篇
  2007年   665篇
  2006年   609篇
  2005年   480篇
  2004年   454篇
  2003年   430篇
  2002年   279篇
  2001年   249篇
  2000年   255篇
  1999年   207篇
  1998年   144篇
  1997年   136篇
  1996年   131篇
  1995年   117篇
  1994年   113篇
  1993年   81篇
  1992年   74篇
  1991年   62篇
  1990年   47篇
  1989年   31篇
  1988年   19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9篇
  1979年   3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21.
黄河中游地区农村经济发展战略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黄河中游地区是我国自然条件较差、生态环境脆弱、农村经济基础较薄弱的地区之一,本文对该地区农村经济发展的区位、资源等优势条件和生态环境、科技文化等限制因素进行了分析,对农村经济发展的现状和潜力进行了评价和分析,探讨了今后本区农村经济发展的方向与途径等问题。  相似文献   
922.
0.8MaB.P.以来西藏雅鲁藏布江中游地区沙地演化和气候变化   总被引:9,自引:5,他引:4  
靳鹤龄  董光荣 《中国沙漠》1998,18(2):97-104
根据地表沉积相特征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反映,着重讨论了西藏雅鲁藏布江中游沙地形成时代、演化过程和气候变化。沙地早在中更新世中期的0.8MaB.P.就已出现,经历了强烈发展、缓慢发展槿相对稳定和缩小与固定的多次迭覆更替,并呈不断扩大趋势。与此同时,气候也经历了冷干和暖湿的多次变化,并表现出不断向干冷化方向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923.
珠江三角洲城市化进程中耕地面积的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23,自引:1,他引:22  
讨论了1980-1995年珠江三角洲地区7个主要城市在城市化进程中耕地面积的变化特点;分析了城市化发展的不同阶段以及不同速度与耕地面积减少之间的关系。以耕地面积减少系数为主要指标,总结出珠江三角洲地区基于耕地资源利用特征的4种城市化模式。研究发现,部分城市出现的耕地资源过度消耗现象,不应简单地归因于城市化发展,而主要与当地城市发展规划和管理工作不力有关。  相似文献   
924.
珠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研究综合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分析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发展与应用现状的基础上,设计了珠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研究综合信息系统的结构框架。根据珠江三角洲的实际情况,并在经济地理学,城市地理学,区域科学等理论的指导下,开发了针对该区域一体化研究的模型分析系统。基于元数据库的数据集成与模型管理技术,能对不同数据源,不同数据类型与时空特性的多元数据处理与分析。本综合信息系统在区域产业布局,资源窨组合,城市体系空间结构演化等方面得到应用,将为  相似文献   
925.
珠江口沉积柱样^210Pb法年龄测定结果及其环境地球化学意义   总被引:22,自引:3,他引:19  
林瑞芬  闵育顺 《地球化学》1998,27(5):401-411
提供了珠江河口及河道10个沉积柱^210Pb法的CF模式(稳恒放射性通量模式)和CA模式(稳恒初始放射性模式)的年龄测定结果,并据此讨论珠江三角洲近百年来沉积环境的演化,研究结果表明,西江河道和珠江广州河道1980年以前沉积速率为0.5-1.0cm/a.1980年以后沉积速率增长加快,90年代达到4-6cm/a,沉积通量为4-6g/(cm^2.a)河口沉积速率逐年增长趋势,但一般比河道柱样小得多,  相似文献   
926.
 右江盆地三叠纪槽盆相浊流沉积岩系遭受过区域极低级变质作用。依据地质观察和伊利石结晶度、绿泥石-云母堆垛集合体、标志性粘土矿物及白云母(伊利石)b0参数测定资料,阐述了泥质岩石的成岩变质作用经浅层(近)变质作用到浅变质作用的转换特征。变质温度区间为150-350℃,低压类型,具高地温梯度(40-43℃/km).变质级及亚带总体与地层时代及岩层在地层柱中的位置有耦合关系,而与区域变形强度无关。最后指出区域极低级变质作用是印支-燕山构造旋回早期及区域变形前的地质事件,属于地壳伸展构造背景下右江边缘型盆地内部的埋藏型变质作用。  相似文献   
927.
唐登银  高善明 《地理研究》1998,17(4):401-408
黄河是多沙性河流,引黄必带进大量泥沙,沉沙池沉粗排细,能有效处理泥沙。当沉沙池淤满,失去自流沉沙作用时,采用"以挖待沉"可以延长灌区运行年限,但没有扬水沉沙方案优越。根据黄河下游地上河的特殊地貌条件,如果能在河漫滩上建沉沙池,可以解决沉沙占地的难题。  相似文献   
928.
黄河故道的环境特征与整体开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义丰 《地理研究》1998,17(3):289-296
从区域开发的角度,对黄河故道的形成发展与环境的关系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开发构想,为黄河故道生态农业的开发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29.
图们江地区水环境容量及其对区域开发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田卫  俞穆清 《地理科学》1998,18(2):169-175
以COD为控制指标,计算了图们江地区5条河流逐月环境容量以及污水达标排放时的允许污水排放量。结果表明,各月环境容量分配极不均匀,丰水期2个月约占50%,而长达5个月的枯水期环境容量很小,不足全年的10%;即使以1995年污水排放量衡量,污水达标排放时,枯水期图们江干流等5条河流控制断面水质也达不到指定功能水质标准,已无环境容量可利用。因此,河流水环境容量已成为制约图们江地区开发的主要因素,为了确保  相似文献   
930.
淮河流域洪涝变化吸引子维数研究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周寅康  包浩生 《地理科学》1998,18(4):362-367
淮河流域洪涝序列的功率谱表现出了较好的混沌谱特征,这是序列呈分形结构的内在原因。洪涝序列及其不同平滑序列的关联维数表明,序列平滑程度越大,关联维数越小,关联维数反映了序列所在系统的层次,是系统结构复杂性的重要量度,是 系统建模所需独立变量的控制参数。要恰当地描述淮河流域洪涝发生系数,需构造至少5个状态变量的动力学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