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224篇
  免费   2560篇
  国内免费   3159篇
测绘学   804篇
大气科学   1996篇
地球物理   3689篇
地质学   7118篇
海洋学   1308篇
天文学   625篇
综合类   934篇
自然地理   2469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37篇
  2022年   78篇
  2021年   99篇
  2020年   81篇
  2019年   131篇
  2018年   105篇
  2017年   111篇
  2016年   163篇
  2015年   111篇
  2014年   272篇
  2013年   465篇
  2012年   399篇
  2011年   277篇
  2010年   313篇
  2009年   363篇
  2008年   534篇
  2007年   823篇
  2006年   956篇
  2005年   1095篇
  2004年   1115篇
  2003年   895篇
  2002年   878篇
  2001年   853篇
  2000年   810篇
  1999年   971篇
  1998年   1154篇
  1997年   767篇
  1996年   751篇
  1995年   703篇
  1994年   640篇
  1993年   755篇
  1992年   591篇
  1991年   504篇
  1990年   334篇
  1989年   207篇
  1988年   179篇
  1987年   95篇
  1986年   22篇
  1985年   46篇
  1984年   31篇
  1983年   46篇
  1982年   28篇
  1981年   19篇
  1980年   22篇
  1979年   16篇
  1978年   17篇
  1977年   11篇
  1976年   13篇
  1877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河谷风演变过程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浩 《高原气象》1993,12(1):1-11
  相似文献   
992.
993.
994.
HEIFE绿洲区太阳总辐射和地表反射率的分光谱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江灏 《高原气象》1993,12(2):156-161
太阳辐射的分光测量在许多研究和应用领域中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利用HEIFE临泽子站进行的太阳总辐射和反射辐射的分光观测资料,研究了黑河绿洲区太阳总辐射和地表反射率的光谱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在太阳总辐射的光谱能量分布中,紫外和可见光部分的比倒偏小,近红外部分则偏太.在其从冬到夏的季节变化中紫外和可见光部分是由小到大,近红外部分剐是由大到小。在其日变化中0.5μm以下波段是中午大早晚小;0.7μm以上波段是中午小,早晚大;0.5-0.7μm波段的日变化不明显。紫外波段的相对日变化幅度最大.地表反射率的光谱特性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变化特征与地表植被状况有关.各波段地表反射率的日变化型有一定的季节差异,其中波长小于0.7μm部分较为明显,并与地表植被状况有关.在裸露地表各波段反射率与太阳高度角的关系中,近红外波段随太阳高度角增加而增大,紫外和可见光波段则随太阳高度角增大而减小.全波段反射率随太阳高度角增大而增大主要是近红外波段的贡献.这是裸露地表光谱反射率的重要特征之一。  相似文献   
995.
北上热带气旋发展与不发展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重点分析了一个北上热带气旋(8509号台风)变性发展过程中扰动能和扰动有效有效位能的收支平衡关系及其与中纬地区高空环境场、Q矢量散度、旋度特征和锋生锋消现象的联系,并和与此台风前期路径及强度相似、但进入西风带后很快消失了的8406号台风的诊断结是要 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有利的大尺度环境是台风变性发展的主要因子和先决条件,斜压过程是否能有效和大量地制造扰动动能以抵消台风北上过程中的能量耗散是其能否  相似文献   
996.
我们搜集了国际国内地震台网资料、宏观考察资料、地震专题研究报告,对1900—1949年5级以上地震全部进行了核查,重新进行定位处理,并结合宏观考察资料和前人工作成果进行分析研究,得到较为准确的震中位置。通过这项研究,增补了原目录中遗漏的地震,并对目录中的错误进行了修正,从而得到一份较为完整可靠的地震目录。  相似文献   
997.
介绍深地震测深模拟磁带资料在CROMEMCO型微机上实现A/D转换的方法及其效果。在实现A/D转换研究中,进行了时标信号采集方式、六响信号处理、模拟回放电路改进等方法的试验,从而提高了A/D转换精度与效果。经对海城震区实际资料分析可知:该系统A/D转换精度达到了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998.
本文通过改变云峰井孔径试验,探讨了提高地下水观测井映震能力的一种途径。  相似文献   
999.
俯冲带的后撤与弧后扩张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西太平洋地壳年龄较老,因而岩石层较冷和比重较大,俯冲带的角度也较大,活动和成熟的弧后盆地则较多;条件与之相反的东太平洋弧后盆地则较少.本文探讨这种相关关系的力学成因,计算了俯冲板块诱生的弧后上涌地幔流动.计算表明,俯冲角度大及存在后撤俯冲时,有利于在弧后地区产生明显的上涌地幔流,这种深部热物质的上涌会导致弧后扩张.反之,年龄较轻的海洋地块较热和较轻,俯冲角度一般也较小,不易诱生上涌地幔物质流动和弧后扩张.大陆地壳密度小于地幔物质,大陆碰撞区就更不具备弧后扩张的条件.  相似文献   
1000.
南丹铁陨石物态方程用于地核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南丹铁陨石的物态方程和地球的PREM模型出发,求得内外地核交界面处的物质密度为12.83-13.419/cm~3,温度为5440-5680K;地心处物质密度为13.12-13.73g/cm~3,温度为5660-5990K,推估内地核可能由铁镍合金组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