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98篇
  免费   855篇
  国内免费   971篇
测绘学   829篇
大气科学   174篇
地球物理   631篇
地质学   3777篇
海洋学   501篇
天文学   10篇
综合类   593篇
自然地理   909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61篇
  2022年   201篇
  2021年   233篇
  2020年   223篇
  2019年   235篇
  2018年   197篇
  2017年   251篇
  2016年   306篇
  2015年   262篇
  2014年   402篇
  2013年   376篇
  2012年   370篇
  2011年   355篇
  2010年   319篇
  2009年   362篇
  2008年   358篇
  2007年   381篇
  2006年   361篇
  2005年   297篇
  2004年   291篇
  2003年   209篇
  2002年   182篇
  2001年   200篇
  2000年   165篇
  1999年   143篇
  1998年   107篇
  1997年   102篇
  1996年   55篇
  1995年   72篇
  1994年   49篇
  1993年   49篇
  1992年   35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25篇
  1989年   32篇
  1988年   19篇
  1987年   18篇
  1986年   18篇
  1985年   18篇
  1984年   24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3篇
  1976年   2篇
  1975年   1篇
  1973年   2篇
  197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71.
采取多种手段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山东兖州煤田16号煤层的成煤植物进行了详细的研究。研究了16号煤层中的煤核植物群,还通过孢粉分析及分散角质层的研究,对成煤植物群及其在垂向上的演化进行了细致的研究。结合煤岩光片中煤植体的研究,并对照煤系地层大化石所反映的成煤期前后的植物群面貌恢复了16号煤层的成煤植物群。分析并讨论了上述研究方法在反映成煤植物及其演化方面的作用,认为只有通过这种综合研究才可以较准确地反映成煤植物群面貌及其在成煤过程中的变化。  相似文献   
972.
煤岩学随着煤炭工业的发展而发展起来,并被应用于许多科学技术领域。重点评述了煤岩学的应用,并对其发展前景做了初步展望。  相似文献   
973.
李海龄 《地学前缘》1999,6(Z1):233-237
中国的矿井地质工作历经50年的创业、发展和完善,已成为煤矿建设生产中无可替代的一门边缘和应用学科。矿井地质工作贯穿于煤矿设计、建设、生产、开拓延伸。矿井改造直到矿井报废的全过程,涉及到开拓设计、采煤掘进、瓦斯、水文、地压、顶板。地温、安全、环境保护和综合利用等领域。50年来中国矿井地质工作在新井建设和老井挖潜、核实储量、丰富煤田地质理论。完善预测和探查方法等方面都积累了许多可贵的经验,有力地推动中国煤炭工业持续高速度发展。在新的形势下,矿井地质的作用和自身优势尚未充分发挥,因采掘而发生的地质动态变化和环境问题必将成为矿井地质面临的重大课题。矿井地质亟待在改革中前进,在挑战中突破。  相似文献   
974.
苏南地区地面沉降概述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从苏南地区的地层结构特点出发,指出具有中等压缩的粘土和砂土互的地层结构是地面沉降的内因,而抽取地下水及地面荷载的增长是地面沉降的外因,分析几个地面沉降的力学机遇,并从岩土工程角度出发,阐述沉降机理,数学模型等当前地面沉降中亟需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975.
徐年生 《黄金地质》1999,5(1):67-72
纽蒙特矿业公司是世界上人于南非的著名的黄金勘探。生产企业、集采、逸、冶、科、工、贸于一身,从该公司海外开拓、生产与勘探的关系,环境保护意识及勘探和科研费用投入4个方面介绍了其发展史及成功的基本要素。  相似文献   
976.
复合采动影响下边坡岩体变形机制的数值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各类矿产资源的开采过程中,有许多矿区属地下与露天复合开采情况。依据采区的空间对应关系,两种采动影响域中的一部分相互重叠,致使其采动效应相互作用和相互叠加,从而组成一个复合动态系统,因此,边坡岩体变形机理更加复杂,与单一露天开采相比有较大的差异。然而,过去在处理此类问题时近似地按单一露天采动影响下的分析方法,结果与实际情况有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977.
抽水地面沉降预计的随机介质模型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本文视抽水引起的地面沉降为一随机过程,应用随机介质理论和土力学基本原理,建立了随机介质模型,对抽水地面沉降及变形分布进行了分析预测,计算实例表明,该模型是有铲的。  相似文献   
978.
CFG短桩复合地基技术用于高层建筑地基处理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阐述了CFG短桩复事地基技术的特点及应用范围,并列举了2个具体的工程实例,经过实践验证该技术是一项省钱、施工质量容易得到保证且能满足复合地基承载力及最终沉降量要求的新技术。探讨了CFG短桩复合地基设计中的几个理论问题,产提出了该项技术的进一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979.
ntroductionStudyonseismicsourceprocesinshorttermandimminentstagebeforeearthquakeisaconcernedprobleminrecentseismologicalfiel...  相似文献   
980.
南海及其邻近海域SST系统的点概率密度谱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相空间点概率密度谱分析方法对南海及其邻近海域NCEPreanalysisSST候平均资料进行了分析,发现南海与其邻近海域的SST系统的结构均具有混沌特征,南海与孟加拉湾SST系统的耦合谱分布几乎一致;年变化最显著,年际变化次之,季节内变化相对较弱。邻近西太平洋SST系统中的准3a耦合振荡相当显著。对于季节内振荡,西太平洋SST系统强于孟加拉湾和南海的SST系统。结果还表明季节内振荡(30~60d)是一种耦合振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