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8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30篇
测绘学   20篇
大气科学   36篇
地球物理   49篇
地质学   61篇
海洋学   11篇
综合类   7篇
自然地理   2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网点印刷颜色再现物理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讨论网点印刷呈色机理的基础上,提出四色版印刷时,用概率统计中的回归分析方法,修正Neugebauer方程,建立颜色再现物理模型。  相似文献   
12.
大孔隙与大孔隙率矿石的石蜡法体重测定中的修正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伽玛测井解释含量确定铀矿储量时,矿石体重应该是天然状态下的体重,当矿心孔隙度较大而有部分失水,并存在表面大孔隙时,封蜡法所测得的体重系统偏小。对此,本文改进了测定方法,提出了修正方案,并以某矿床为例分析了产生表面孔隙的原因及修正后的具体结果。  相似文献   
13.
黄铁矿热电性研究在庞家河金矿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庞家河金矿载金矿物黄铁矿的热电性测量结果为:热电系数(α)均为正值,平均223.075μv/℃,属空穴型(P型)导电。根据热电系数数值求得的热电性参数数位集中在(50~70)之间,反映庞家河金矿矿体剥蚀程度不大,属中上部出露;相对矿化总长度的剥蚀百分比为30%~35%,并根据热电性参数求得矿体的总延伸深度L=1204m,矿体的尖灭深度L0=805m。该计算结果与后来进行的矿床勘探结果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14.
利用 2 0 0 0年兰州市城区 1km 1km网络化污染源的调查资料 ,对每一网格内影响该市的大气污染源排放量进行了分担率计算 ,结果表明 :兰州城区污染物排放量分担率呈“区域”状连片分布 ,分担率分布广 ,影响范围大 ,从整体看 ,分担率分布出现了 3个中心 ,分别出现在西固电厂南部、城关区铁路局和七里河西站一带 ,与地形走向 ,人口密度分布相一致。  相似文献   
15.
利用深圳气象台1953--2005年的雨量资料,对洪涝的两种统计方法进行了对比分析,并引出了更为科学和合理的“任意连续10d/20d雨量统计洪涝的方法”。通过检验,该方法能够较准确地反映洪涝灾害的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16.
唐山地区干旱演变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区地处干旱和湿润气候的过渡地带,这一地区导致干旱发生的直接原因是干旱的气候和水资源的短缺,主要就是降水量的偏少.从简单实用角度考虑,本文根据唐山地区1956~2005年的水文和气象资料,采用降水距平、径流系数、她表湿润度指数等指标对唐山地区的干旱演变趋势进行分析,揭示出该地区近50年的干旱演变特征.  相似文献   
17.
利用我国西南和华南地区131个测站1961~2010年近50 a降水和NECP资料,采用线性趋势分析、合成分析、功率谱分析等方法,基于秋季降水距平百分率,研究分析了近50 a我国西南和华南地区各级别秋旱的空间分布及时间变化特征,并初步讨论了各级别干旱形成的原因。结果表明:秋季干旱集中在川东、贵州中东部—华南,中旱、重旱、特旱主要出现在华南;近50 a来秋旱有显著增多的趋势,主要体现在轻旱的增多,而重旱和特旱趋势不明显。1960年代秋旱相对较多,1970年代初至1980年代后期秋旱较少,此后秋旱频繁,其中2002年以后秋旱突变性增多,干旱范围扩大的同时,其强度也在增强;秋旱频率具有显著的2.2 a周期,其中重旱有显著的12 a周期,特旱有显著的2.7 a周期;秋旱频率高的地方连旱频率也高,连旱高频区在川东—渝北、黔中—华南,连续5 a以上的秋旱较少,个别地方可达到6 a。700 h Pa上,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印缅槽、高原东部槽等是影响西南、华南地区秋季干湿的主要环流因子。  相似文献   
18.
利用东亚地区1961~2005年高分辨率(0.5°×0.5°)降水格点数据和参加CMIP5的42个全球气候模式数值模拟结果,通过对简单降水强度指数(降水距平百分率)的计算,对比分析了观测和多模式集合的中国地区干旱面积、干旱频率的时空分布以及干旱分布型的变化,评估了全球气候模式的模拟能力。结果表明:多个全球气候模式的集合结果对中国区域的干旱变化特征有一定的模拟能力,能较好地模拟出中国年平均干旱指数的时间变化趋势,但模拟的干旱强度偏弱;多模式集合模拟的严重干旱面积与观测值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与观测相比,模拟的长江以南干旱强度偏强,西北干旱强度偏弱;通过EOF的分析表明,多模式集合可以较好地模拟出西北与长江以南呈反位相及我国东部地区的“旱-涝-旱”或“涝-旱-涝”的分布型。  相似文献   
19.
利用1961-2010年河北省周边7个太阳辐射观测站的资料,拟合得出相对精确的河北省太阳直接辐射经验公式,分析了河北省太阳直接辐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河北省近50 a来太阳直接辐射年总量总体呈明显的下降趋势。其中,下降幅度相对较大的石家庄为25%,下降幅度相对较小的唐山为11%。河北省水平面太阳直接辐射年总量近50 a平均值空间差异较大,<2540MJ·m-2 主要分布在邢台南部,>3510MJ·m-2 主要分布在张家口西北部,大部分地区介于2540-3300MJ·m-2 。河北省太阳能资源开发利用潜力比较大的区域主要在张家口的坝上地区。  相似文献   
20.
Mud sand flow is a kind of solid-liquid two-phase flow formed in collapsing hill and gully basin during rainfall. It is the main way to export erosion product. The discrimination of its fluid type is one of the collapsing hill and gully control theoretical basis. This paper analyzed the basic characteristics of mud sand flow like grain size and so on through fieldwork and sampling.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density of mud sand flow is between 1.16~1.60 t/m3 and the solids content is between 257.03~960.55 kg/m3, both of which decrease from the upper to the lower channel. The slurry of mud sand flow is composed mainly of silt and clay. As the density increases, the particle size distribution curve transforms from a single peak to the bimodal distribution similar to the weathering crust with no sorting, and the grain size of mud sand flow becomes coarser which shows a well positive linear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sediment median particle diameter and density of mud sand flow. The comparison during mud sand flow, hyperconcentrated flow and debris flow shows that collapsing hill and gully mud sand flow, which belongs to an intermediate class between hyperconcentrated flow and debris flow, has a closer link with debris flow. Therefore, mud sand flow can be considered as a sub-class of generalized debris flow that may be called as collapsing hill and gully type debris flow.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