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24篇
  免费   491篇
  国内免费   495篇
测绘学   3304篇
大气科学   302篇
地球物理   986篇
地质学   1103篇
海洋学   491篇
天文学   257篇
综合类   375篇
自然地理   392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42篇
  2022年   162篇
  2021年   203篇
  2020年   196篇
  2019年   288篇
  2018年   141篇
  2017年   320篇
  2016年   314篇
  2015年   333篇
  2014年   319篇
  2013年   369篇
  2012年   377篇
  2011年   348篇
  2010年   296篇
  2009年   297篇
  2008年   357篇
  2007年   383篇
  2006年   350篇
  2005年   331篇
  2004年   293篇
  2003年   220篇
  2002年   187篇
  2001年   179篇
  2000年   155篇
  1999年   104篇
  1998年   122篇
  1997年   107篇
  1996年   92篇
  1995年   76篇
  1994年   57篇
  1993年   54篇
  1992年   37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19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51.
巷道围岩松动圈的地质雷达探测及应用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在简述地质雷达探测原理的基础上, 分析了巷道围岩松动圈雷达探测的可行性。结合华丰矿巷道围岩松动圈探测实例, 提出了松动圈雷达探测方法、图像分析及探测结果应用。结果表明, 采用地质雷达探测巷道围岩松动圈是可行的, 可以用于指导巷道围岩的锚杆支护设计。  相似文献   
152.
疏勒河断裂中段新构造应力场的遥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53.
系统分析了1988~1998年期间新疆4个台站、5套地倾斜仪记录到的异常图像,发现与周围的4级以上及强远震有较好的对应关系.在对图像特征、典型震例研究的基础上,归纳了异常图像的识别标志、与地震关系的定性指标;对异常图像的可能机制作了初步讨论,认为可能是岩石临破裂前的裂隙扩展、断层预滑的直接记录;地倾斜异常图像的研究对地震的短临预报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4.
高分辨率卫星影像已经在一些国家的民用领域得到应用。利用高分辨率卫星影像来收集地震损失评价所需要的各类城市信息不仅高效和有较好的时间分辨率,而且它可以减少以往所必需的大量的代价高昂且费力的城市调查。基于在印度城市台拉登所做的研究,讨论了如何利用高分辨率卫星影像进行城市特征识别的一些问题,同时也简单论述了利用GIS/RS软件综合所得的数据以便用于地震损失评价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5.
近断层地震动对地表结构物造成严重的破坏,它具有明显的方向性和脉冲型特征. 在速度时程中含有大幅值、长周期的脉冲波,对结构响应影响很大. 为简化计算和分析的需要,在既有的等效速度脉冲模型的基础上,建议了较为合理等效速度脉冲模型. 在充分收集脉冲型近断层地震记录的基础上,对等效速度脉冲模型的脉冲周期、脉冲强度及卓越脉冲数等参数进行了研究,并与以往研究者的结果进行比较,以利于近断层区结构的抗震设计.   相似文献   
156.
基于小波变换的图像压缩方法能在高压缩比的前提下保持好的重建图像质量,它的多分辨率特性与人类视觉系统非常相近,小波变换的编码技术被广泛地应用于遥感影像的压缩中。介绍了小波理论的相关知识,着重对嵌入零树小波、等级树分割、小波数据的形态学表示算法等方法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并对图像编码技术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57.
西藏高原西、中、东的分段性及其意义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进  马宗晋 《地质学报》2004,78(2):218-227
经过近几十年的研究,人们已经普遍认为青藏高原是由几条近东西向的块体先后拼贴而成,大型的东西向构造是高原内部最明显的构造特征。然而根据最近所获得的有关西藏高原以及附近地区的重力场、地震层析成像、地震活动性、水平位移速度场以及地质等资料,发现整个西藏高原内部存在着明显的两条重要的南北向或近南北向构造和一些小型的南北向构造,它们将西藏高原划分为西、中、东三个有各自构造特点的部分;西侧的南北向构造沿84°~85°E延伸,东侧的近南北向构造位于92°~94°E之间。这两个构造带在上述的多种地球物理资料中均有良好的显示,是重要的重力异常变异带、重要的热结构边界带、重要的地震活动带,也是明显的地貌陡变带,等等。高原西部地形崎岖,剥蚀最深,布格重力异常最高,目前向北北西方向运动;中部地区地表平坦,发育众多的南北向地堑裂谷,东西向伸展活动最明显,海拔最高,集中分布了7座超过8000m的高峰,目前向北东东方向运动;而东部地区地形也比较崎岖,发育许多目前仍在强烈活动的走滑断层,在这些断层之间,地块相对转动,目前向北东甚至南东方向运动。造成西藏高原东西分段的原因现在还不清楚,笔者等倾向认为造成这种现象可能是由于与欧亚板块发生碰撞的印度板块在横向上也是西、中、东分段的,印度  相似文献   
158.
Introduction Now, shallow seismic reflection wave technique has been used extensively in geological ex-plorations of bridge, dam, high building and so on. Since shallow seismic reflection wave tech-nique is often implemented in industrial zone or city with dense population, the background dis-turbance including industrial noise, life noise, etc is very serious. Furthermore, the disturbance of seismic source is also serious due to short array length and offset of the method. In general, shal-lo…  相似文献   
159.
Although seismic isolation rubber bearings in bridges and buildings have proven to be a very effective passive method for reducing earthquake‐induced forces, a detailed mechanical modeling of the rubber that is used in bearings under large strains has not been established. Therefore, a 3D model of failure behavior and the design criteria for the safety evaluation of seismic isolation bearings have not yet been developed. This paper presents: (1) correlation‐based template‐matching algorithms to measure large strain fields of continua; (2) a failure criterion for rubber; and (3) the design criteria for the safety evaluation of laminated algorithms, data‐validation algorithms were developed and implemented to eliminate possible unrealistic displacement vectors present in the measured displacement field. The algorithms were successfully employed in the strain field measurement of LRB and rubber materials that are subjected to failure. The measured local strains for rubber material at failure were used to develop a failure criterion for rubber. The validity of the proposed criterion was evaluated by applying it to the LRB; the criterion was introduced into a 3D finite element model of LRB, compared with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of bearings failure, and verified. Finally, design criteria are proposed for LRB for the safety evaluation. Copyright © 2003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160.
基于常规扫描仪的植物叶面积计算系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万春  田燕  王鹏云 《气象》2004,30(8):39-41
以计算机和扫描仪的组合技术为基础 ,用ViscalBasic 6 0语言 ,建立了Lea fArea1 0植物叶面积计算系统 ,经过对扫描图片的像素分析 ,实现了植物叶面积测定 ,其测定的误差小于 2‰ ,是一项易于业务化的应用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