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65篇
  免费   2510篇
  国内免费   2573篇
测绘学   1091篇
大气科学   110篇
地球物理   4706篇
地质学   7587篇
海洋学   354篇
天文学   23篇
综合类   1286篇
自然地理   591篇
  2024年   31篇
  2023年   122篇
  2022年   303篇
  2021年   417篇
  2020年   373篇
  2019年   564篇
  2018年   455篇
  2017年   498篇
  2016年   555篇
  2015年   562篇
  2014年   643篇
  2013年   672篇
  2012年   662篇
  2011年   684篇
  2010年   570篇
  2009年   777篇
  2008年   743篇
  2007年   713篇
  2006年   725篇
  2005年   578篇
  2004年   638篇
  2003年   551篇
  2002年   466篇
  2001年   421篇
  2000年   431篇
  1999年   328篇
  1998年   326篇
  1997年   315篇
  1996年   300篇
  1995年   263篇
  1994年   251篇
  1993年   212篇
  1992年   170篇
  1991年   89篇
  1990年   78篇
  1989年   71篇
  1988年   62篇
  1987年   46篇
  1986年   19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6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2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5年   1篇
  1954年   10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北天山东段康古尔塔格带是晚古生代塔里木板块和准噶尔板块碰撞的结果。它是一条复杂的、强烈的高应变带.并具有独特的变形机制、应变序列以及构造变形。本文运用构造-地层研究方法对该碰撞带的构造特征加以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22.
Organic‐rich deposits, uncovered during overburden removal from mantled gypsum karst at Knocknacran opencast gypsum mine, Co. Monaghan, are the best candidate to date for a last interglacial record in Ireland. The two till and organic‐rich deposits (preserved at different quarry elevations) were emplaced on to a Tertiary dolerite surface during high‐energy flood events and subsequently folded and faulted by movement towards sinkholes in underlying gypsum. Uranium–thorium disequilibrium dating suggests that the organic‐rich deposits in the upper section were hydrologically isolated at ca. 41 ka and those in the lower section at ca. 86 ka. Interpretation of the pollen content, although tentative because of the depositional and post‐depositional history of the material, suggests that the organic material originated in a warm stage possibly warmer than the post‐Eemian interstadials. The unusual setting of preservation may indicate that in situ, last interglacial deposits have generally been removed by erosion in Ireland. Copyright © 2004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23.
由于观测条件的变化,观测值方差将产生随机波动。本文根据Bayes估计理论,推导了线性模型待估参数的分布函数及观测值方差估计公式,并将其用于位移检验。计算结果表明,在同样的置信度下,本方法更符合实际。文中还对参数估值的统计性质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4.
临邑洼陷是一个含油气层系较多,结构复杂的复式油气聚集区。本文重点介绍了临邑洼陷圈闭的类型及其成因,从圈闭角度对临邑洼陷油气藏的形成进行了概述,对临邑洼陷下步的勘探工作方向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5.
基于CTI技术的守时系统故障报警实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计算机电话集成(CTI-Computer Telephony Integration)技术在守时系统故障自动报警中的应用。简要介绍了构成报警系统的两个关键产品,电话语音卡和TTS(Text-To-Speech),详细讨论了ActiveX控件(Phonic.OCX)编程接口的一系列事件和方法以及由此而开发的故障报警模块。该模块不仅用于守时主系统的故障报警,也将用于电源系统、钟房环境监控系统的故障报警。  相似文献   
26.
商丹断裂带是北秦岭加里东造山带与中秦岭海西造山带的分界断裂,由韧性剪切应变带、逆冲推覆构造带、地堑断陷带及其所夹持的岩块、岩片、构造岩、褶曲等多种地质体组合成复杂的断裂带。其演化历史至少经历晋宁期俯冲、加里东期碰撞、海西—印支期陆内俯冲、燕山期滑脱推覆和喜山期地堑断陷的复杂演化过程而形成今日所见的复杂断裂构造。  相似文献   
27.
长江三峡工程地壳形变监测网络   总被引:19,自引:10,他引:9  
长江三峡工程地壳形变监测网络,采用了当今高精度GPS、INSAR空间大地测量技术,并与精密水准测量,精密重力测量,精密激光测距和峒体连续形变监测等技术相结合,构成一个空间上点、线、面结合,时间上长、中、短兼顾的高精度,高时空分辨率的地壳形变监测网络。该网络既可获取三峡库区特别是库首区区域形变场和区域应变场的动态变化,监测库区主要断层活动,为水库诱发地震预测及研究服务,又可用于气象、滑坡地质灾害监测等,该监测网络于1997年底开始建设,2001年6月建成,到目前为止,已获得大量宝贵的观测资料,必将产生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28.
利用三峡地区多年的地形变观测资料,分析了该区的地形变特征。结果表明,各断层活动性甚微或基本不活动,区域地壳相对稳定  相似文献   
29.
本文探讨了利用地震矩反演断裂形变带运动学参数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将其初步应用于鲜水河断裂形变带变形分析和运动机制的研究。结果表明,鲜水河断裂带呈现出走向拉伸、倾向压缩的形变格局,由地震矩反演的断裂带剪切形变速率(10.9mm/a)与用地质学估算方法(17mm/a)和现今地壳形变测量(8mm/a)的结果相当。同时,反演出的应变主方向能解释鲜水河断裂现今活动分段性特征以及多种滑动方式共存的现状,从而证明该方法是目前研究区域运动学问题切实有效的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30.
再论贺兰山南部北西向构造成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贺兰山南部分布着多个方向的构造,其中最明显地是一系列的北西向构造,目前这些构造的相互关系以及形成机制还没有得到合理地解释,争论很大;野外构造研究表明,贺兰山南部北西向构造的形成与青铜峡一固原断裂活动有密切的关系,是该断裂由走滑运动向挤压运动转换时的派生构造;从另一角度也说明,在中新生代由青铜峡一固原断裂所限定的地块(卫宁北山)向东运动,而这些北西向构造的形成主要发生在新生代。由于卫宁北山向东运动的动力来源于青藏高原,因此,贺兰山南部北西向构造的形成与青藏高原的演化有密切的联系。所以。作为中国重要地质界限的南北向构造——贺兰山已经被青藏高原的构造活动所叠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