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02篇
  免费   571篇
  国内免费   453篇
测绘学   142篇
大气科学   71篇
地球物理   1083篇
地质学   1297篇
海洋学   215篇
天文学   7篇
综合类   299篇
自然地理   212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41篇
  2021年   48篇
  2020年   72篇
  2019年   87篇
  2018年   75篇
  2017年   101篇
  2016年   99篇
  2015年   116篇
  2014年   144篇
  2013年   128篇
  2012年   89篇
  2011年   102篇
  2010年   104篇
  2009年   134篇
  2008年   142篇
  2007年   136篇
  2006年   149篇
  2005年   134篇
  2004年   155篇
  2003年   131篇
  2002年   115篇
  2001年   114篇
  2000年   106篇
  1999年   90篇
  1998年   83篇
  1997年   83篇
  1996年   87篇
  1995年   108篇
  1994年   69篇
  1993年   47篇
  1992年   52篇
  1991年   34篇
  1990年   38篇
  1989年   21篇
  1988年   20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5篇
  1978年   12篇
  1977年   2篇
  1954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51.
本文利用人工爆破地震资料,在频率域中,用波组频谱比方法计算了福州地区的Q结构,结果发现:该区中地壳低速层Q值明显偏低,仅为40——80,且存在横向变化,地壳上部和下部Q均为200左右;福州盆地与永泰——梧桐地段地壳平均Q也明显偏低,且福州盆地中部Q仅120—150,为全区最低值,低Q区与温泉分布和断裂位置有良好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152.
李蓉川 《地震研究》1990,13(3):246-255
本文对比了1910—1987年发生的长江中下游地震和青藏高原北部地震,发现两者有比较好的对应关系。一般是,青藏高原北部先发生M≥6级地震,而后长江中下游地区发生M≥19/4级地震。对1910年以来的21次地震进行了统计分析,得到复相关系数R=0.74,能够在很高的显著性水平上通过F检验。地震活动在时间、空间、强度上的相关,现代构造运动及应力场等事实表明,长江中下游地震活动可能主要受青藏高原向东的横向推移运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3.
水系分维的构造含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皇甫岗  王海 《地震研究》1990,13(4):389-395
本文运用分数维几何学,研究了河流水系分维与地壳里向运动、活动断裂格局及运动学特征的关联性。结果表明:1)地壳垂向运动控制大型河流主干的总体形态;2)活动断裂格局复杂、水平运动强烈的地区,水系分维值高;3)走滑断裂较斜滑断裂对水系发育的控制强烈,而后者主要起到对水系的分区作用。  相似文献   
154.
In this paper, we introduce the measurements of crustal tilt using the Qionghai Observation System and a preliminary approach to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crustal plane tilt observed by the System and seismic activity in the region around the Qionghai Lake, at Xichang.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observed accuracy may reach the magnitude of 10-7-10-8 radian. The processes of the crustal stress accumulation and release are characterized by the activity of moderate earthquakes (M≥5.0) whose  相似文献   
155.
康岚  罗胜富 《湖南地质》1990,9(1):19-27
本文采用大量实际资料,阐述了常德市的地质构造特征,从第四系及新构造运动的特点论述了常德市不同地段工程地质稳定性的差异,对该市灼规划建设布局和防震、防洪等方面提出了一些新的看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6.
桂阳宝山西矿群孔抽水试验曲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桂阳宝山矿区主要含水层壶天群及梓门桥组白云岩,与桂阳县城联成一坎,据水文地质特征,矿区至县城可划分为3个水文地质单元,在矿区西矿段距县城1.1km以上的K23孔连续抽水55天,抽取水最21.1万吨,主孔水位自322.95m降至267.45m,主孔周围有29个观测孔,控制面积4.6km~2,圈定的降落漏斗为椭圆形,面积0.5km~2。通过对各种试验数据与曲线分析说明试验区含水体主要补给源为降雨渗入,在西矿水位降至267m时,与县城之间无水力联系。  相似文献   
157.
 侏罗纪时东南亚大陆上形成两个大盆地,西为海相盆地,东为陆相红盆。白垩纪时大盆地闭合或解体。第三纪出现裂谷盆地,其发育受燕山期构造格局控制;拉张应力自南向北变弱,裂谷发育自南向北变晚。第四纪为上叠盆地阶段。滇西与泰国各时期盆地的对比研究有助于更好地认识其演化特征,恢复东南亚大陆侏罗纪以来不断碎裂、局部解体的历史。  相似文献   
158.
论株洲—湘潭地区的新构造运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唐晓珊  孙海清 《湖南地质》1991,10(3):177-185
通过对广泛存在于株洲一湘潭地区的新构造的野外调查,依据获取的新构造变形,地貌、水系,现代沉积物等大量实际资料,划分了八个新构造次级单元——构造亚块体及五个新构造活动带。构造亚块体有五次较明显的由早到晚幅度递减的间歇性抬升,新构造活动带变形强度与基底断裂规模成正比,同位素测年获其主要构造变形时间为3.9—5.5万年。  相似文献   
159.
本文从台风和世界上大多数热带气旋的密集生成区与板块相互作用的地壳剧烈活动区相吻合这一现象出发,认为当今台风成因的研究之所以遇到困难的原因之一,就是忽略了剧烈的地壳运动所产生的热流通过海洋这一特殊水解质对其上方大气所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0.
福建漳州地热田及其邻近地区的地壳深部构造特征   总被引:24,自引:5,他引:2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根据1985-1986年在福建省穿过漳州热田地区完成的一条NNE向地震折射剖面资料,采用一维与二维射线追踪和理论地震图拟合、反演等方法,获得了该地区比较详细的地壳与上地幔顶部结构及速度分布图像.结果表明:漳州热田地区正好位于一个地壳厚度突变带上,从漳州市往南向海岸方向地壳上隆,厚度只有29.5km,往北迅速加大到32.0 km左右;在这个突变带上地壳内所有速度界面均发生扭曲甚至错动,它可能是一个断裂带;地壳中部有一个横向延伸有限的低速区,其最低速度小于5.80km/s,顶部深度大于10.2km,这个低速区正好位于漳州市下方的地壳突变带上.作者推断它很可能就是漳州热田的壳内热源体,并可能是一个部分熔融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