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52篇
  免费   445篇
  国内免费   713篇
测绘学   168篇
大气科学   696篇
地球物理   632篇
地质学   1738篇
海洋学   252篇
天文学   16篇
综合类   183篇
自然地理   325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34篇
  2022年   90篇
  2021年   115篇
  2020年   106篇
  2019年   126篇
  2018年   110篇
  2017年   112篇
  2016年   165篇
  2015年   159篇
  2014年   208篇
  2013年   172篇
  2012年   202篇
  2011年   223篇
  2010年   182篇
  2009年   233篇
  2008年   199篇
  2007年   267篇
  2006年   212篇
  2005年   147篇
  2004年   149篇
  2003年   116篇
  2002年   106篇
  2001年   81篇
  2000年   82篇
  1999年   62篇
  1998年   43篇
  1997年   60篇
  1996年   42篇
  1995年   52篇
  1994年   37篇
  1993年   33篇
  1992年   26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4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91.
利用2003年6月至2005年4月乌鲁木齐CINRAD/CC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结合探空资料,通过对108例层状云降雨雷达回波进行分类,对冷云、暖云、有融化带云回波进行研究,初步提出层状云雷达回波的特征参数,可为临近天气预报及人工增雨作业条件的选择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2.
The European Commission funded the RISK-UE project in 1999 with the aim of providing an advanced approach to earthquake risk scenarios for European towns and regions. In the framework of Risk-UE project, two methods were proposed, originally derived and calibrated by the authors, for the vulnerability assessment of current buildings and for the evaluation of earthquake risk scenarios: a macroseismic model, to be used with macroseismic intensity hazard maps, and a mechanical based model, to be applied when the hazard is provided in terms of peak ground accelerations and spectral values. The vulnerability of the buildings is defined by vulnerability curves, within the macroseismic method, and in terms of capacity curves, within the mechanical method. In this paper, the development of both vulnerability and capacity curves is presented with reference to an assumed typological classification system; moreover, their cross-validation is presented. The parameters of the two methods and the steps for their operative implementation are provided in the paper.  相似文献   
993.
本文研究确定设计地震动参数中涉及的若干问题,其中包括基岩水平加速度反应谱衰减关系的选择、震源深度对基岩水平加速度峰值及基岩反应谱曲线的影响、强度包络线函数及输入随机相位的选择、土体非线性特性参数和土层剪切波速值的选择、设计地震动反应谱的标定等问题。本文基于一个典型场地计算剖面,采用一维等效线性化模型并通过逐项变换某些研究参数的方法,研究了各种因素对设计地震动参数可能产生的影响及存在的误差和相应的规律。  相似文献   
994.
混凝土重力坝整体动力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金安桥混凝土重力坝工程的抗震性能研究,对大坝按整体模型和分缝模型分别进行了动力试验。试验中考虑了横缝和动水压力的影响,得到了整个坝体空库、满库时的空间动力特性。并对大坝进行了三维有限元动力分析,与模型试验结果进行了比较,两者符合得较好。  相似文献   
995.
以黑河出山日平均流量作为对比,利用26个降水站点、11个气温站点和14个潜在蒸发站点2000年日资料,模型设计了6套气象因子空间分布方案,进行数值模拟试验,结果表明,在黑河流域现有观测站点的情况下,利用各种空间插值方法所得结果基本相当,考虑地面高程的三维插值与不考虑地面高程的二维插值结果相差不大,补充距离研究区较远的站点观测资料,模型结果反而变差。最终模型采用基于二维算法的最近距离法(nearest),利用2000年资料校正模型,计算与实测黑河日出山平均流量序列的效率系数为0.6101,平衡误差为0.0808%。以1999年资料验证模型,效率系数和平衡误差分别为0.6270和-2.9824%。模型基于水热连续方程模拟了黑河山区流域水热交换和耦合过程,探讨了流域的水量平衡,分析了水量平衡因子的时空分布,其模拟结果表明,内陆河高寒山区流域主要为浅表产流,高山草甸具有拦蓄降水和水源涵养作用,并反映了高山地区浅表土壤地下厚层冰的聚集过程。各种模型结果与本区野外实际调查结果基本一致,也符合当前对寒区流域水文循环过程的定性认识。  相似文献   
996.
云南白马寨镍矿区煌斑岩^40Ar-^39Ar定年和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云南白马寨镍矿区煌斑岩全部为云煌岩.两个样品的40Ar/39Ar定年结果分别为32.46±0.62Ma和32.01±0.60Ma,表明矿区煌斑岩为哀牢山断裂带新生代早期高钾岩浆活动的产物.在化学组成上,矿区煌斑岩具有高M值[100×Mg/(Mg+Fe2+)](67.42~86.35)、高ALK(K2O+Na2O为7.01%~9.81%)、富钾(K2O/Na2O为1.66~2.64)、富大离子亲石元素(如Sr、Rb、Ba等)和LREE、明显的Ta、Nb、Ti负异常的特征.Sr-Nd同位素具有高(87Sr/86Sr)0比值(0.70625~0.70912)和低εNd(-5.22~-3.68)的特征,位于EM1和EM2地幔端元之间,有更靠近EM2的趋势.元素和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表明矿区煌斑岩的源区为交代富集地幔,进一步判别表明源岩处于尖晶石相方辉橄榄岩和石榴石相二辉橄榄岩的混合线上,以尖晶石相方辉橄榄岩为主.源区交代富集的矿物既有金云母,也有角闪石.岩浆演化过程中经历了橄榄石+斜长石±磷灰石±铁钛氧化物的结晶分异.岩浆形成于大陆弧的构造背景,俯冲的陆壳和古特提斯洋壳对富集的源区均有贡献.白马寨镍矿区煌斑岩和哀牢山断裂带新生代早期其它高钾岩浆岩具有相近的年代、一致的地球化学特征,表明它们具有相似的源区,受控于相同的构造背景.  相似文献   
997.
膨胀土胀缩特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南(宁)友(谊关)膨胀土大量的室内试验为基础,研究了膨胀土胀缩时程曲线特征,寻找膨胀土膨胀和收缩曲线的异同点,探求了土的初始含水量、干密度与膨胀变形量的定量关系等。  相似文献   
998.
利用1961~2000年聊城市8个测站汛期降水距平百分率资料,分析了聊城市汛期旱涝气候特征,并利用模糊均生函数的概念建立了相应的旱涝预测模型。将建立好的预测模型用历史资料进行回代检验,并对2001~2003年进行预报试用,拟合值曲线与实况值曲线十分接近,预报结果也和实况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999.
昆明近300年的旱涝变化规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昆明近300年历史旱涝指数和近百年降雨观测资料,研究了旱涝历史气候演变、气候周期变化和年际变化的规律,探讨了厄尔尼诺、太阳黑子、大气环流因子对旱涝气候变化的影响。主要结果有:(1)昆明旱涝气候变化主要存在40年和11年的周期,40年变化周期受厄尔尼诺变化周期影响,11年变化周期受太阳黑子变化周期影响,厄尔尼诺和太阳黑子的周期变化是昆明旱涝周期变化和两大影响因子。(2)昆明降雨年际变化与大气环流  相似文献   
1000.
By using the SLC(Single-Link Cluster)method,this study worked in three respects:(a)set up three-dimensional(3-D)SLC software that can deal with a large catalogue of earthquakes and analyz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earthquakes' clustering and scattering in time-space:(b)defined several parameters to describe the distinguishing feature for the SLC frame and developed a technique to calculate the 3-D SLC frames and these parameters with gradual time-sliding,and inspected their variations with time,especially before large events; and(c)by using these means,treated the earthquake catalogue in the top area of the Kunlun-Altun-Arc as well as some valuable results that had been obtain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