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91篇
  免费   346篇
  国内免费   457篇
测绘学   732篇
大气科学   503篇
地球物理   261篇
地质学   620篇
海洋学   341篇
天文学   82篇
综合类   187篇
自然地理   168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72篇
  2022年   101篇
  2021年   112篇
  2020年   66篇
  2019年   116篇
  2018年   79篇
  2017年   96篇
  2016年   92篇
  2015年   96篇
  2014年   154篇
  2013年   114篇
  2012年   134篇
  2011年   140篇
  2010年   138篇
  2009年   116篇
  2008年   114篇
  2007年   119篇
  2006年   116篇
  2005年   103篇
  2004年   102篇
  2003年   73篇
  2002年   84篇
  2001年   60篇
  2000年   75篇
  1999年   59篇
  1998年   46篇
  1997年   35篇
  1996年   64篇
  1995年   38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22篇
  1990年   24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3篇
  1976年   2篇
  1974年   2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3篇
  1954年   2篇
  1948年   1篇
  1937年   2篇
  1936年   1篇
  192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991.
在将相关检测方法应用于三分向台站记录数据时不能采用台阵数据检测时所使用的基于相关系数束慢度估计的虚假触发筛查方法来控制误检测.为此,本文根据重复事件的震中位置本身固定,各台站记录到的重复事件信号之间的到时差与相应参考事件的信号到时差基本相同的特性,根据两个以上三分向台站的相关检测触发到时差筛查相关检测虚假触发,从而解决了相关检测方法在应用于三分向台站数据时虚假触发过多的问题.利用新疆的三个三分向台站一个月的连续数据对该方法进行测试的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在接近零误检率的情况下对重复地下爆炸进行检测.  相似文献   
992.
大连城市社区宜居性分异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当前人居环境宜居性研究主要集中于城市层次,城市社区的宜居性研究较少,研究社区的宜居,是对城市 宜居性评价的深入,可为城市社区规划提供建议和指导。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对大连市的社区进行调查,充分考 虑评价因子的代表性和多层次性的特点,选取6 项二级指标和24 项单项指标建立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 法获得社区宜居度偏好图,采用层次分析法与地理信息系统软件Surfer 8.0 相结合的方法, 对大连市社区的宜居度 进行初步评价,借用比奇的分异度指数的概念,参考其对社会阶层的分异研究,最后得到社区宜居性分异度指数为 27.6。研究结果表明:大连市社区的宜居度整体评价较好, 市内四区存在较大差异;宜居度的高值区主要分布于风景 优美的地区,以及商业活动的中心和行政中心所在地等地区。  相似文献   
993.
许炯心 《山地学报》2008,26(1):15-21
运用泥沙收支平衡(Sediment budget)的概念确定长江中游宜昌-武汉河段的泥沙输移比,并运用数理统计方法,研究了1955~1997年间河道泥沙输移比对水沙变化的响应.从总体上看,河道泥沙输移比有较显著的增大趋势.输移比的变化可分为4个阶段:1955~1962年为快速增大;1963~1975年亦为增大,但增速减慢;1976~1979年为迅速减小;1980~1997年为较快增大.在分析了若干水沙指标对河道泥沙输移比的影响的基础上,建立了宜昌-汉口河段泥沙输移比与宜昌站的来水量和来沙量以及3口分水比和分沙比、宜昌站洪峰流量之间的多元回归方程.1980~1997年间的方程表明,宜昌站来水量越多、3口分流比越小,宜昌一汉口河段泥沙输移比越大;宜昌站来沙量越少,3口分沙比越大,泥沙输移比越大;宜昌站洪水流量越大,泥沙输移比越小.  相似文献   
994.
三维地层网格剖分方法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周翠英  刘祚秋  董立国  陈恒 《地球科学》2005,30(3):377-380,386
针对三维地层表示中散乱点的三角化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剖分算法——环形三角剖分算法.该算法首先在散乱点中心构造初始三角形,并将其3条边作为初始环形路径;然后对环形路径上的每条线段,都在其外围寻找与两端点所成夹角最大的点构造新三角形,并将其纳入环形路径,从而使环形路径不断向外围扩展;重复此扩展过程直到所有散乱点都处于路径范围内.对上述剖分中遗漏的小块区域形成的“空洞”,利用简单多边形的三角剖分方法实现三角化.此算法时问复杂性介于O(n)与O(n^2)之间,其效率体现在:只搜索外围散乱点,减少了夹角计算过程;只对已扩展点进行“空洞”判断,节省了处理时间.将此环形三角剖分算法应用于广东省东深供水改造工程的三维地层构造与分析中,取得了,良好的剖分效果和执行效率,对地层的任意剖切和开挖分析均具有良好的支持.  相似文献   
995.
近年来,三维成像光谱技术主要是发展和采用积分视场单元方法,即将枧场内的展源目标连续切割成若干单元,重新排列后进入光谱仪器,同时获得展源的高分辨率三维数据立方体(x,y和λ).相对于传统的技术方法,这种基于积分枧场单元的三维成像光谱技术进行一次观测可以同时获取天体各处的二维空间信息和光谱信息.采用积分视场单元虽然在光谱数据处理上会带来很多困难,但由于其在观测时间和效率上具有明显的优点,因此值得采用.该文简要介绍了三维成像光谱技术的原理;评述了目前实现三维成像光谱的三种不同类型的技术系统:小透镜阵系统、光纤加小透镜阵系统、像切分器系统,重点介绍了像切分器系统的有关情况;最后展望了三维成像光谱技术在天文学上的应用.  相似文献   
996.
致密砂岩储层脆性指数精准预测直接关系到储层压裂方案设计和施工效果.本文以吉林大情字井油田青一段致密砂岩储层为研究对象,充分利用测井和脆性指数室内分析测试资料,在岩心归位的基础上,采用交会图相关性分析法开展了脆性指数的敏感性测井参数优选,并结合层次分析法构建了适用于研究区致密砂岩储层的脆性指数测井预测模型.研究结果表明,...  相似文献   
997.
利用潮汐模型NAO.99Jb和FES2014确定了山东邻海的深度基准面模型并对其精度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NAO.99Jb模型确定的深度基准值L10的中误差为23.28 cm,FES2014模型确定的深度基准值L13的中误差为34.37 cm,长周期分潮的相对误差过大导致加入长周期分潮改正项后深度基准值中误差分别增大了11.04 cm和12.38 cm,较其他分潮对深度基准值精度的影响更明显,所以基于潮汐模型构建深度基准面模型时,长周期分潮部分必须加入实测数据改正。进一步采用山东邻海13个长期验潮站实测数据,定量地分析了长周期分潮对深度基准面确定的影响,结果表明,长周期分潮改正项的量值介于13.89~22.39 cm,平均改正值为18.03 cm,在深度基准值中占比达到15.15%。因此,长周期分潮改正对深度基准面的精确确定研究贡献较大,准确的长周期分潮模型是构建高精度深度基准面模型的基础。  相似文献   
998.
为掌握黄河口邻近水域中小型浮游动物的现状并弥补此类重要浮游生物类群在以往调查研究中的欠缺, 于2010 年9 月在黄河口及其邻近海域用浅水Ⅱ型浮游生物网采集了浮游动物样品, 分析了中小型浮游动物的种类组成、丰度分布、优势种、生物多样性及群落结构。本次调查共鉴定浮游动物成体48 种, 浮游幼虫21 类, 桡足类和水螅水母为最主要的浮游动物类群, 分别占浮游动物成体种数的37.5%和20.8%。浮游动物丰度为2 300.1~266 232.0 个/m3, 平均丰度为37 074.3 个/m3。优势种(类)8种, 分别为夜光虫、强额拟哲水蚤、小拟哲水蚤、背针胸刺水蚤、异体住囊虫、桡足类无节幼虫、双壳类幼体以及腹足类幼体, 其中夜光虫为研究水域最主要优势种。对各站位物种组成和丰度进行分析,调查水域中小型浮游动物可划分为4 个组群, 各组群的分布格局受到水温、盐度和海流的共同影响。该研究为此水域生态系统的长期变化研究提供了重要基础资料和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99.
考虑到海岛环境的特殊性、资源承载的有限性,从海岛旅游开发适宜性角度,利用专家打分模型与层次分析模型构建海岛功能分区评价指标体系,确定海岛旅游开发的适宜性评价因子及评价标准。根据旅游资源开发适宜性综合评分结果以及海岛旅游开发的实际情况,合理确定海岛功能分区类型。  相似文献   
1000.
当前产业集群已经成为区域经济研究的热点之一。随着旅游产业上升为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集群则成为区域旅游开发与提升旅游产业竞争力的重要模式。集群竞争力的有效提升不仅可带动旅游产业集群的发展,而且在提升区域经济竞争力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文章借鉴GEM 模型,分析影响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旅游产业集群竞争力发展的各个因素,建立了旅游产业集群竞争力评价的指标体系,采用专家问卷调查与层次分析法确定了评价指标权重,最后经过汇总测算得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旅游产业集群竞争力评分值,根据评分结果,提出促进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旅游产业集群竞争力有效提升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