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38篇
  免费   498篇
  国内免费   415篇
测绘学   123篇
大气科学   228篇
地球物理   869篇
地质学   961篇
海洋学   279篇
天文学   44篇
综合类   111篇
自然地理   436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45篇
  2021年   56篇
  2020年   73篇
  2019年   104篇
  2018年   82篇
  2017年   79篇
  2016年   82篇
  2015年   103篇
  2014年   139篇
  2013年   113篇
  2012年   119篇
  2011年   112篇
  2010年   98篇
  2009年   131篇
  2008年   173篇
  2007年   163篇
  2006年   150篇
  2005年   124篇
  2004年   91篇
  2003年   109篇
  2002年   104篇
  2001年   79篇
  2000年   85篇
  1999年   90篇
  1998年   95篇
  1997年   78篇
  1996年   79篇
  1995年   53篇
  1994年   54篇
  1993年   40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3年   1篇
  195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所讨论的电磁场频率介于传统的低频电磁法和雷达频率之间。在这个频率范围内,传导电流和位移电流都是不可忽略的。采用高密度采样算法计算水平层状磁偶线圈模型的电磁响应,通过对归一化的电磁响应在不同地电情况的模拟,比较分析了高频电磁场响应特征以及位移电流对高频电磁响应的贡献。  相似文献   
42.
考虑关断时间效应的瞬变电磁一维反演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为克服因关断时间校正而带来的误差,尝试直接对包含关断时间效应的瞬变电磁资料进行反演。正演采用将斜阶跃波离散为多个阶跃波之和的方法,反演采用经典的马奎特法。对模型试算的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直接对斜阶跃响应进行反演,结果比较理想,计算速度也可以接受。  相似文献   
43.
王卫平  王守坦 《铀矿地质》2005,21(5):306-309
本文根据国际上采用直升机载频率域电磁系统进行环境和工程勘查的应用效果,结合我国引进的航空电磁系统的性能和特点,探讨了采用直升机载频率域电磁系统在我国进行环境和工程勘查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4.
等距等高电磁波测距三角高程测量及精度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介绍了等距等高电磁波测距三角高程测量的原理,详细深入地分析了这种高程测量方法的精度,通过计算和作图表示,可直观地反映在不同条件下的精度变化情况,讨论了代替国家等级水准测量的范围和条件,可供生产实际和进一步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45.
亚洲赤道地区大气动能的纬向传播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基于 1980~ 1997年 85 0hPa逐日NCEP/NCAR再分析资料讨论了亚洲赤道地区 (0°~ 5°N)大气动能的纬向传播特征。结果表明 ,在亚洲季风区内 ,赤道地区大气动能 (K)的最强中心位于 75°~ 90°E ,次强中心在索马里急流区 (5 0°E附近 )。在 0°~ 5°N ,90°E以东 ,平均的大气动能扰动和赤道上经向风扰动主要起源于西太平洋 ,并向西经南海传播到孟加拉湾。而在孟加拉湾动能中心与索马里急流区之间 ,动能传播方向比较复杂。以上事实说明赤道地区东亚季风系统确实是存在的 ,与印度季风系统中扰动的传播方向不同 ,东亚季风系统中动能和经向风扰动在东西方向上主要受西太平洋的影响。在亚洲赤道季风区 ,这两个系统的交界处约在 95°~ 10 0°E附近 ,比过去界定的偏西 5~ 10个经度。  相似文献   
46.
波包传播诊断的理论基础和计算方法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文中提出了一种新的利用实际观测资料研究波包传播的诊断方法 (WPD) ,并通过理想资料和实际资料的计算证明了该方法的可用性和广泛性  相似文献   
47.
In the context of tower measured radiation datasets.following the correction principle meetinga diagnostic equation in data quality control and in terms of a technique for model construction ondata and ANN(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retrieval for BP correction of radiation measurementswith rough errors available,a BP model is presented.Evidence suggests that the developed modelworks well and is superior to a convenient multivariate linear regression model,indicating its wideapplications.  相似文献   
48.
西拉沐沦河流域地处中国地貌大势三大台阶之中台阶与低台阶的过渡区。该区的中度抬升和下切,造成了西拉沐沦河流域考古文化遗址在空间上的垂向迁移;频繁的迁移也导致了考古遗址在堆积形态上主要表现为单一型,体现了不同考古文化之间“间断”的,不稳定的传承方式。位于中国地貌大势之低台阶上的汶泗流域,属自下古生代以来就十分稳定的剥蚀区,这些自然条件造成了汶泗流域遗址在堆积形态上主要表现为叠置型,考古文化在时空上,很少随着时间做空间上的改变,基本上在同一水平空间稳定不动,体现了不同考古文化之间“连续”、稳定的传承方式。两个流域的对比研究说明,不同地域、不同的自然条件,可以造成考古文化演替与传承模式的区域分异  相似文献   
49.
电磁波CT技术在探测堤坝工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应用电磁波CT探测技术对流溪何竹料段大堤和丰顺县虎局水库大坝渗水通道进行了探测研究,由于电磁波的吸收系数和地层结构有密切关系,因此,电磁波CT是通过能量的变化观测反演吸收系数的分布,进而推测地下构造的分布,利用电磁波的吸收系数为层析物理量,在钻孔中进行透射观测,以优于0.5m的分辨率清楚地揭示了测区内渗水层位的分布情况。  相似文献   
50.
Uniform models for the Earth–ionosphere cavity are considered with particular attention to the physical properties of the ionosphere for the extremely low frequency (ELF) range. Two consistent features have long been recognized for the range: the presence of two distinct altitude layers of maximum energy dissipation within the lower ionosphere, and a “knee”-like change in the vertical conductivity profile representing a transition in dominance from ion-dominated to electron-dominated conductivity. A simplified two-exponential version of the Greifinger and Greifinger (1978) technique widely used in ELF work identifies two slopes in the conductivity profile and, providing accurate results in the ELF communication band (45–75 Hz), simulates too flat a frequency dependence of the quality factor within the Schumann resonance frequency range (5–40 Hz). The problem is traced to the upward migration, with frequency increasing, of the lower dissipation layer through the “knee” region resulting in a pronounced decrease of the effective scale height for conductivity. To overcome this shortcoming of the two-exponential approximation and still retain valuable model analyticity, a more general approach (but still based on the Greifinger and Greifinger formalism) is presented in the form of a “knee” model whose predictions for the modal frequencies, the wave phase velocities and the quality factors reasonably represent observations in the Schumann resonance frequency rang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