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15篇
  免费   570篇
  国内免费   1113篇
测绘学   346篇
大气科学   1982篇
地球物理   403篇
地质学   518篇
海洋学   238篇
天文学   55篇
综合类   135篇
自然地理   121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72篇
  2022年   90篇
  2021年   125篇
  2020年   140篇
  2019年   182篇
  2018年   112篇
  2017年   131篇
  2016年   127篇
  2015年   145篇
  2014年   203篇
  2013年   187篇
  2012年   195篇
  2011年   171篇
  2010年   173篇
  2009年   212篇
  2008年   172篇
  2007年   211篇
  2006年   210篇
  2005年   142篇
  2004年   146篇
  2003年   107篇
  2002年   74篇
  2001年   87篇
  2000年   63篇
  1999年   66篇
  1998年   38篇
  1997年   41篇
  1996年   35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26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2004年末黄淮暴雪的特点分析和数值模拟   总被引:8,自引:4,他引:8  
王东勇  刘勇  周昆 《气象》2006,32(1):30-35
利用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和中尺度数值模式模拟分析了2004年12月20日夜里起到22日黄淮出现的大范围暴雪天气过程。发现黄淮地区暴雪天气形成的原因和特点明显不同于梅雨锋暴雨。多普勒雷达探测资料可以很好地反映这场暴雪的特点:对流高度不高,平均高度3~4km左右,最高不超过8km。在强降雪时近地面925hPa附近伴有很强的超低空急流,东北偏东风,风速达12~14m·s-1。高低空垂直切变明显,有很强的斜压性。高分辨率的中尺度数值模式可以很好地模拟出这次过程的演变和特点。  相似文献   
992.
双线偏振多普勒天气雷达识别冰雹区方法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曹俊武  刘黎平 《气象》2006,32(6):13-19
利用美国KOUN雷达的一次强对流天气过程的观测资料,讨论分析了利用双线偏振雷达观测资料识别冰雹区的方法,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利用模糊逻辑法识别冰雹的识别模式,并对其得到的结果进行分析和讨论,为国内未来的双线偏振雷达业务运行提供参考和帮助。分析结果表明;基于模糊逻辑法利用双线偏振雷达观测资料建立的识别模式,不仅可以反映出实际的冰雹区位置,而且还可以对其分类。其识别的结果比较符合实际的天气过程。  相似文献   
993.
肇庆市一次超级单体的多普勒雷达资料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郭媚媚  麦冠华  胡胜  何华庆 《气象》2006,32(6):97-101
利用广州S波段多普勒雷达资料,对2004年7月1日夜间发生在广东省肇庆市的一次强对流天气过程进行分析,发现引起这次强对流的风暴具有超级单体风暴的特征。这个超级单体南边出现两条明显的出流边界,分别位于钩状回波的西南和东南。相应的中低层径向速度图呈现一个弱中尺度气旋,旋转速度达12m·s-1。该超级单体的移动方向在盛行风向的右侧约30°,属于右移风暴。  相似文献   
994.
05.7.23河北暴雨中尺度分析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侯瑞钦  景华  张迎新  张文君 《气象》2006,32(7):88-94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和卫星、自动站、加密雨量站、多普勒雷达等资料,对2005年7月22—24日河北中南部大暴雨过程进行天气动力学和中尺度分析,结果表明:这次暴雨是在有利的大尺度环流下产生的;副热带高压及热带系统造成的低层水汽堆积及高层的强辐散为强对流发生提供了热力和动力条件;整个过程中主要有三个强对流云团活动,地面对应有3个中-β尺度雨团产生,雨团一般出现在中尺度辐合线或中尺度气旋性环流偏向暖湿气流一侧;强雷达回波和正负速度对、逆风区等特征对强降水具有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995.
余建华  杨林增  陈秋萍 《气象》2006,32(9):95-98
利用Visual Fortran和Visual Basic编程语言及有关算法,研发了多普勒雷达定量测量武夷山九曲溪降水软件系统,利用2002-2004年建阳CINRAD雷达28个过程的回波强度资料和福建省中北部27个地面雨量站与武夷山九曲溪10个自动雨量站的降水资料,通过“最优化处理法”和“相关性检验”等算法确定了三个不同区域三种不同降水类型的9组最优A、b值。利用所得的最优A、b值与最优混合扫描的回波强度资料作为输入,其生成的三种降水产品,在运用雷达定量估测降水方面,比建阳CINRAD雷达的PUP降水产品效果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996.
根据探地雷达的探测原理及技术参数影响因素,提出了工作频率的选择方法。以广州和商丘两地的两个探测实例,介绍了如何根据管径、埋深确定天线频率、天线距、采样点距、时窗等探地雷达技术参数;并选择已知埋深的管线,对波速进行实地测定,以便在探地雷达剖面上对目标体的埋深作出精确解释。  相似文献   
997.
随着变频枝术的发展,流体输配管网中用户分支用变频泵代替调节阀的分布式变频调节系统越来越受到关注。通过与传统设计方案相比,本文定量分析了分布式变频调节系统运行节能的原因和不同调节方式的节能差异。在所给的算例中,考虑了十种方案,包括传统设计方案、四种分布式非混水变频调节方案和五种分布式混水变频调节方案。对于非混水变频调节方案和分布式混水变频调节方案两个类型中,区别是在用户分支是否安装了变频泵。随着变频泵的增多,主循环水泵的扬程逐渐变小。用户变频泵的扬程也随着混水和非混水系统的不同,而呈现不同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998.
多普勒天气雷达风场退模糊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9,自引:3,他引:16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文章提出了对多普勒天气雷达的风场信息进行预处理的“K-邻域频数法”,该方法物理统计意义比较明确,能够有效地处理风场信息中的“噪声”问题。在此基础上,设计了单径向的速度扩展算法,并提出了“双径向-双切向”的方法, 其效果与美国WSR-88D。NSSL和FSL的算法相当。该文还设计了一个界面十分友好的人机交互方法,可以达到约90%以上的速度扩展正确率,是对传统的人机交互方法的极大改进。  相似文献   
999.
杨梅 《气象》1998,24(6):32-35
利用713型测雷达资料,对江西强降水回波参数特征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强降水与回波顶高、回波强度、水平尺度及地形等有关,为强降水天气预测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000.
利用航天雷达图像不仅可以对不同类型岩石进行识别,而且能够揭示一定埋深的隐伏地质体特征。将该图像应用于1∶5万区调中,能够丰富地质填图内容,提高区调成果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