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4篇
  免费   93篇
  国内免费   105篇
测绘学   20篇
大气科学   75篇
地球物理   122篇
地质学   209篇
海洋学   120篇
天文学   8篇
综合类   11篇
自然地理   8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44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91.
中国蛇绿岩的分布、时代及其形成环境   总被引:23,自引:22,他引:23  
中国蛇绿岩分布很广,主要在中国的西部,西南部和北部,中部和南部较少,蛇绿岩形成的时代可分为元古宙,早古生代、晚古生代和中-新生代四个时期,中国元古宙蛇绿岩分布零星。星生宙蛇绿岩主要分布在古亚洲洋,秦祁昆洋,古特提斯洋,新特提斯洋和和环太平洋等5个区域,古亚洲洋蛇绿岩位于塔里木和华北地块之北的中国北方,秦祁昆洋位于塔里木、华北和扬子地块之间,古特提斯洋和新特提斯洋位于中国的西南地区,环太平洋带有东北和台湾的蛇绿岩,中国蛇绿岩的地和玻安岩产出,指示产于消减带之上的构造环境,在这些蛇绿岩中也有MORB产出,可能是弧后盆地环境的,也可能有正常大洋岩石圈碎片的残留。古特提斯蛇绿岩MORB发育,而减少与消减作用有关的岩石组(IAT和玻安岩),推测形成在陆间洋盆环境。  相似文献   
192.
四川盆地三叠纪海相沉积石膏和卤水分布广泛 ,经δ3 4 S分析样品的系统整理研究 ,发现其与全球海相三叠纪δ3 4 S的研究成果有明显差异 ,这对全球海相三叠纪δ3 4 S的研究是一个重要补充和贡献。对地层划分对比、卤水产层判别和成因、蒸发岩形成环境、咸化发展方向及成钾预测等方面的分析研究也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3.
湖南地热资源的构造制约与勘查标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湖南省境内地热资源的区带分布特征,分析了NE向或NNE向花垣-永顺-桑植断裂、靖县-溆浦断裂、新宁-娄底-宁乡断裂、连云山-双牌断裂、临武-郴州断裂、汝城-桂东断裂对区域地热资源分布的控制作用。地热资源的分布主要受区域主干断裂控制,局限于主干断裂上盘的一定范围内,其赋水岩层主要为古生界灰石和花岗岩破碎带,单个热泉的产出距主干断裂20-40km,热泉温度分布不仅与赋水围岩有关,而且与热泉产出部位的构造强度关系密切,其中构造强度较大的湘西北及湘东南地区以中温热泉为特征,而在构造强度较小的湘东及湘西南地 区则以低温热泉为主。在 综合地热分布相关的构造控制因素前提下,提出了省内寻找地热资源的构造标志。  相似文献   
194.
系统阐述了新桥矿伴生金银的赋存状态和分布规律 ,对综合利用矿产资源 ,提高金银的回收率 ,以及深部资源预测、外围找矿均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5.
T106物理量预报场在强对流天气落区预报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通过分析我省近几年来强对流天气过程的T106部分物理量预报场的分布特征,发现其中的θse、K和ω预报场对预报我省强对流天气有较好的指示意义。并据此给出我省强对流天气动态落区预报的判据和2001年试用情况。  相似文献   
196.
研究了土壤有机质及全氮在霍林河中下游的科尔沁和向海两个自然保护区湿地表层土壤中的水平分布及其在土壤剖面中的垂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与科尔沁自然保护区相比,向海自然保护区的空间分异程度较高,其表层对有机质及全氮的持留作用较强,碳的固定速率比氮累积更慢一些;盐碱化程度较高,湿地植被净化效应较显著;pH值对有机质和全氮的影响也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97.
王彩会  陈杰  黄晓燕 《江苏地质》2008,32(2):122-125
在全面的水质调查的基础上,对苏锡常地区采集潜水水样进行分析。测试结果表明:苏锡常地区潜水水质在空间分布上具有较为明显的分带性。通过分析认为:苏锡常地区潜水的水质在空间上的差异与含水层及其包气带的沉积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基底构造的继承性差异沉降运动、气候冷暖交替引起的海面频繁升降以及河流、湖泊的搬运与沉积均对区内潜水水质的水化学特征的形成起到控制性作用。  相似文献   
198.
南岭大瑶山高速公路浓雾的宏微观结构与能见度研究   总被引:20,自引:2,他引:20  
南岭山地地处南亚热带湿润型季风气候区,每年9月至次年5月有华南准静止锋活动时均会有浓雾发生,每月浓雾日可高达15—18 d,尤其是中国目前最长的京珠高速公路通过南岭主脉大瑶山的乐昌—乳源段,路面海拔高度从200 m增至800多米,山地的抬升使雾害更加严重。在南岭大瑶山高速公路开展的两次多学科综合野外观测,内容包括目测能见度、器测能见度、雾滴谱、雾含水量、系留探空、双参数低空探空、雾层湍流扩散、气溶胶粒子谱、气溶胶成分谱、雾水样品成分、雨水样品成分。对典型个例进行了天气学分析,雾的宏观结构特征分析,雾的微物理特征分析。认识到南岭山地浓雾发生频率高,雾害十分严重,是典型的平流雾和上坡雾,实质上是出现在相对较高海拔高度上的低云,与华南锋面活动尤其是华南准静止峰的活动密切相关,局地地形的作用也非常重要。其特点是浓雾持续时间长、能见度极其恶劣、团块结构明显、雾滴尺度大、浓度不高、含水量较大、雾层内的湍流扩散能力比晴空区强,与中国过去研究较多的辐射雾差别较大。发现雾含水量与能见度呈明显的反相关关系,含水量较大时能见度较小;南岭山地雾含水量等微结构特征量的起伏变化,除与雾体本身的结构不均匀有关外,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平流因素的影响,南岭山地下垫面的不均匀性,雾体随环境风的平移过程中,不规则的爬坡、翻越山坡的运动是造成雾体结构不均匀、振荡起伏变化的另一个重要原因。该地气溶胶粒子谱是呈单调下降的幂函数谱,次微米粒子浓度甚高,南岭山地气溶胶中含有高浓度的硫酸盐粒子,是优质凝结核,有利于雾的形成。雾的存在可以清除大气中的微量成分,雾滴可以包含浓度很高的污染物成分。同时,较之云滴而言,雾滴也很容易被地表物体(如植被、建筑物等)的垂直表面所截获,构成另一类清除过程。在南岭这样的大面积森林地区,这类清除过程可能是很重要的。研究本地区雾的特征变化,对建立本地区雾的预警预报系统有很大的现实意义,并为开展消雾试验提供了基本资料。  相似文献   
199.
The hydro-meteor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flood from August 2002, which affected a great part of the Czech territory, particularly the Vltava and Labe river basin, were compared with corresponding conditions during similar flood events in the summer seasons of 1997, 1890, 1897 and 1903. The comparison shows analogies in synoptic conditions and causal precipitation heights. The heaviest precipitation fell in the area of a considerable horizontal pressure gradient on the rearward side of the cyclone which advanced very slowly to the north-east across Central Europe and created conditions for the transport of moist air as well as for an organized long-term updraft enhanced in orographically exposed regions. The varying features of the individual events were based on the spatial–temporal distribution of causal precipitation and also on the very different saturation of the catchments. It was chiefly the extraordinary time concentration of precipitation together with the highest catchment saturation that made the flood in 2002 the most extreme.The extremeness of meteorological fields during two episodes in July 1997 was compared with two episodes in August 2002 with the aid of the reanalysis data from ECMWF. The first episode in 1997 and the second episode in 2002 were the most similar and more extreme in terms of the large-scale fields of basic meteorological quantities. The similar features of these episodes are specifically an intensive influx of moisture into Central Europe and intensive upward motions in the precipitation area. The extremeness of upper- and low-level potential vorticity fields was evaluated to diagnose the behavior of the cyclone and frontal precipitation bands accompanying it. The suitable spatial configuration of positive upper- and low-level potential vorticity anomalies induced an additional amplification of upward motions in the precipitation area that apparently contributed to triggering the heavy precipitation over Central Europe. On the whole, quantities reached more extreme values during the second episode in 2002.  相似文献   
200.
本文简要介绍分布式数据库原理,并利用其软件分层结构(4层)实现了辽宁地震财务会计报表管理系统。该系统各层任务明确,下层为上层提供服务,相互间分工协作,共同完成辽宁地震财务会计报表管理系统的各项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