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98篇
  免费   761篇
  国内免费   515篇
测绘学   1565篇
大气科学   439篇
地球物理   1442篇
地质学   994篇
海洋学   366篇
天文学   35篇
综合类   523篇
自然地理   710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42篇
  2022年   173篇
  2021年   195篇
  2020年   199篇
  2019年   254篇
  2018年   198篇
  2017年   284篇
  2016年   256篇
  2015年   274篇
  2014年   266篇
  2013年   331篇
  2012年   340篇
  2011年   328篇
  2010年   233篇
  2009年   289篇
  2008年   265篇
  2007年   325篇
  2006年   303篇
  2005年   253篇
  2004年   195篇
  2003年   170篇
  2002年   142篇
  2001年   105篇
  2000年   105篇
  1999年   99篇
  1998年   84篇
  1997年   66篇
  1996年   55篇
  1995年   43篇
  1994年   50篇
  1993年   31篇
  1992年   28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3篇
  1977年   4篇
  1976年   1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云南地区地震宏观异常特征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付虹  万登堡  张立 《地震研究》2003,26(3):209-216
经历史震例及近几年地震震前短临跟踪预报实践,对宏观异常进行深入剖析,认为:宏观异常内容和数量多少与震级有关;宏观异常不只是短临和临震异常信息。也有不少是中短期、短期异常信息;宏观异常分布在震中及附近地区;最早出现的宏观异常地点对未来地震震中有一定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102.
轴地壳岩浆房是活动扩张中心海洋地壳结构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轴地壳岩浆房通过深部岩浆源的补充,内部岩浆的同化熔融、结晶分异等岩浆房过程,其中的岩浆会破裂上覆的岩石层形成岩浆破裂,并沿岩浆破裂继续向上迁移。本文建立了岩浆迁移的层流模型,从理论上对岩浆迁移问题进行了探讨,并将遗传算法引入到该问题中来,用遗传算法求解了描述岩浆驱动破裂传播的积分方程。如果假设岩浆破裂在远离破裂末梢处的权限宽度为1M,则靠近末梢,破裂的宽度逐渐加大,在末梢处宽度为2m左右。并根据文献对岩浆流体的一些观测参数计算得出,岩浆破裂权限宽度不会很大,一般在1m左右的量级。  相似文献   
103.
为了适应实时GIS的变比例尺显示与网络GIS的快速矢量数据传输,提出了数字地图的在线综合概念,讨论了对线目标的在线简化算法。提出的两个在线简化算法都是对DP简化算法进行改造,使算法对时间的复杂度从θ(n)~θ(n2)的乘法运算改进为θ(1)~θ(n)的赋值运算,并讨论了减少算法所涉及的空间复杂度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04.
均数理论在确定未来震中位置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文祥 《华南地震》1997,17(4):55-61
应用MDCB方法确定未来的发展地点,主要是用多台MDCB型仪器测出的异常方位角进行交汇。如何确定哪个交汇点有可能发展是关键的问题。应用均数数学理论中对从偶数求解的逆向运算方法,可为地震短临预报研究提供一种新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105.
1996年阿图什6.9级地震参数与宏观震中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杨成荣 《内陆地震》1997,11(2):154-159
对通过计算机定位得到1996年3月19日阿图什6.9级地震基本参数的可靠性进行了分析与论证,并对该次地震微观震中与宏观震中差异较大的原因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6.
井间电阻率层析成象的某些进展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用有限元法作电阻率层析成象的核心问题是Jacobi矩阵的求取和反演成象算法的研究。本文主要论述了这两方面的最新进展,即求取Jacobi矩阵的格林函数法,用于反演成象计算的平滑度约束反演。文中通过理论模型的成象计算,比较了两种反演算法的成象效果。  相似文献   
107.
遗传算法在上地幔速度结构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遗传算法是近年来发展较快的一种求解非线性优化问题的有效方法。本文通过对遗传算法基本原理的介绍,对该方法的特点进行了分析。我们采用WKBJ理论地震图作正演,遗传算法作反演,对用体波波形反演上地幔速度结构的方法进行了研究。在WKBJ理论地震图的计算中,通过计算主要射线的平均吸收特征时间,考虑了衰减随距离的变化,通过对不同震源引入不同的虚拟界面,同时对多个地震的波形记录进行反演。探讨了观测误差对反演结果的影响。对理论记录的反演表明,用遗传算法研究上地幔速度结构具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8.
影响上海市地价空间分布的区位因子分析   总被引:28,自引:5,他引:28  
杜德斌  徐建刚 《地理学报》1997,52(5):403-411
本文采用GIS技术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以土地批租地块为样本,分析上海市地价与城市区位因子的线性关系。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南京路,市中心和淮海路是影响上海市寺价空间差异的主要区位因子,外滩,次级商业中心和交通结节点对地价的影响很小,表明上海市地价的空间分布具有很高的向心性。  相似文献   
109.
Data recorded by the Italian Telemetered Seismic Network (ITSN) of the Istituto Nazionale di Geofisica (ING) have been widely used in recent years to image slab structures and to find evidence for active processes along the Italian Peninsula. However, the use of seismic data for geostructural purposes may be affected by the well-known trade-off between earthquake location and seismic-velocity parameters. Furthermore, the confidence ellipse predicted by standard procedures may be inadequate for the representation of the probable error of a computed localization. This paper evaluates the probable errors on the hypocentre determinations of the seismic events recorded by the ITSN, using a Monte Carlo method.
We compute synthetic arrival times using a 1-D velocity model appropriate as an average for the Italian area. The hypocentres used are all those recorded by the ITSN during the period January 1992 to March 1994 (1972 events). Station locations are those of the current ITSN configuration. The synthetic arrival times are perturbed with a Gaussian distribution of errors and input to ING's standard hypocentral location procedure, but using crustal velocities differing by 10 per cent from those used to generate them. Each simulation is repeated at least 30 times. Average absolute shifts of hypocentres are assessed in grid cells of linear dimension 33 km covering the whole Italian region.
For regions within the ITSN, shifts are typically 5–10 km in location and up to 20 km in depth. However, for offshore and coastal regions, they are much greater: 50 km or more in both location and depth (far exceeding the equivalent uncertainties quoted by ING bulletins). Possible consequences of this are highlighted by producing a cross-section of subcrustal hypocentres from the Adriatic to the Tyrrhenian Sea, where the large uncertainty in depth precludes any confident interpretation of dipping tectonic features.  相似文献   
110.
We present a new method for centroid moment tensor (CMT) inversion, in which we employ the Green's function computed for aspherical earth models using the Direct Solution Method. We apply this method to CMT inversion of low-frequency seismic spectra for the 1994 Bolivia and 1996 Flores Sea deep earthquakes. The estimated centroid locations agree well with those obtained by multiple-shock analyses using body-wave data. This shows that it is possible to obtain reliable CMT solutions by analyses of low-frequency seismic spectra using accurate Green's functions computed for present 3-D earth model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