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545篇
  免费   2654篇
  国内免费   2853篇
测绘学   1066篇
大气科学   2313篇
地球物理   5989篇
地质学   5208篇
海洋学   1428篇
天文学   425篇
综合类   847篇
自然地理   776篇
  2024年   61篇
  2023年   160篇
  2022年   336篇
  2021年   461篇
  2020年   434篇
  2019年   550篇
  2018年   424篇
  2017年   451篇
  2016年   510篇
  2015年   582篇
  2014年   682篇
  2013年   716篇
  2012年   735篇
  2011年   744篇
  2010年   705篇
  2009年   762篇
  2008年   716篇
  2007年   917篇
  2006年   866篇
  2005年   780篇
  2004年   734篇
  2003年   668篇
  2002年   583篇
  2001年   525篇
  2000年   486篇
  1999年   528篇
  1998年   473篇
  1997年   418篇
  1996年   417篇
  1995年   403篇
  1994年   297篇
  1993年   234篇
  1992年   163篇
  1991年   132篇
  1990年   99篇
  1989年   90篇
  1988年   82篇
  1987年   35篇
  1986年   19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20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4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9篇
  1978年   5篇
  1977年   7篇
  1973年   2篇
  1971年   2篇
  195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同时采用4个台站的国际超导重力仪长期连续重力观测资料和国际地球自转服务中心提供的同步地球自转参数,研究了极移引起的地球重力场变化特征。利用自回归模型估计了各序列的功率谱密度和积谱密度,结果表明极移导致的重力效应的主要能量集中在Chandler摆动和周年项附近,叠积后实际重力观测与极移重力信号理论值之间的差异分别为0.4%和3.9%,说明超导重力仪可有效监测极移导致的重力变化。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丰富的实际资料,论证了地下水的卤素元素(F、Cl、Br、I)的形成、含量及其分布规律与含水介质成分、上覆岩土性质、地下水退流条件、氧化还原环境、地下水矿化度之间的关系。根据江汉平原东部区和鄱阳湖区地下水中Br、I元素的调查研究结果及它们形成的控制因素与分布规律,结合长江三角洲南部区水文地球化学环境条件分析对比,指出该区是一个形成Br、I矿泉水的有利地区。  相似文献   
13.
用比电导法研究两种活性炭自稀水溶液中吸附强电解质硫酸铬和硫酸铜的吸附平衡特性。结果表明,在本文的研究条件下,两种活性炭对硫酸铬和硫酸铜都有吸附作用。同时,活性炭吸附硫酸铜的吸附平衡特性可以用 Freundlich 方程式来描述。研究的结果对固体在溶液中的吸附基础理论以及处理工业废水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从知道某些天体具有磁场起,人们就对其磁场的起源提出种种解释,例如有电池说,转子说,化石说,发电机说等等。但由于这些学说都分别与某些观测事实相抵触而未被公认,因此星球磁场的起源一直是未能解决的命题。余先河先生提出,星球的磁场起源可能与所受的引力有关,行星的磁场强度正比于其所受卫星的引力;正比于卫星与行星的引力连线转动的相对角速度。本文对这两方面的命题分别进行了相关分析,得到其相关系数分别为:r=0.8481和r=0.8425,它们都在a=0.01的信度水平上相关。结果表明余新河关于行星磁场起源的设想是有基础的。本文还对其统计结果和可能机制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5.
Extensive examination of large numbers of spatially orientated thin sections of orientated samples from orogens of all ages around the world has demonstrated that porphyroblasts do not rotate relative to geographical coordinates during highly non-coaxial ductile deformation of the matrix subsequent to their growth. This has been demonstrated for all tectonic environments so far investigated. The work also has provided new insights and data on metamorphic, structural and tectonic processes including: (1) the intimate control of deformation partitioning on metamorphic reactions; (2) solutions to the lack of correlation between lineations that indicate the direction of movement within thrusts and shear zones, and relative plate motion; and (3) a possible technique for determining the direction of relative plate motion that caused orogenesis in ancient orogens.  相似文献   
16.
昆仑山口大地震与地形变异常的讨论   总被引:7,自引:5,他引:2  
针对昆仑山口大地震,总结了多种地形变(大地测量)手段所显示的异常变化及其时空分布,结果显示:8.1级大震前存在空间尺度大,时间尺度的地形变前兆异常,简要介绍了相关的异常图像,给出了初步解释,并对未来震情的发展进行了探讨,认为近期内强震活动向华北迁移的可能性不大。  相似文献   
17.
Recent results on chaos in triaxial galaxy models are reviewed. Central mass concentrations like those observed in early-type galaxies - either stellar cusps, or massive black holes — render most of the box orbits in a triaxial potential stochastic. Typical Liapunov times are 3–5 crossing times, and ensembles of stochastic orbits undergo mixing on timescales that are roughly an order of magnitude longer. The replacement of the regular orbits by stochastic orbits reduces the freedom to construct self-consistent equilibria, and strong triaxiality can be ruled out for galaxies with sufficiently high central mass concentrations.  相似文献   
18.
季江徽  刘林 《天文学报》2005,46(3):282-293
用直接数值积分方法通过模拟不同的行星构型探讨了HD82943行星系统(由两颗共振的巨行星组成)的长期动力演化,同时,还研究了在相空间的轨道运动.在对系统长达107年数值积分中,发现所有的稳定轨道均与2:1共振相关联.典型地,在相同的时标内,两个共振幅角θ1和θ2同时(或其中之一)存在秤动.由于共振幅角在一定范围内的秤动,因而使两颗行星轨道半长径被约束而表现为规则运动模式.另外,利用分析模型(包含了外行星偏心率e2的因素),还讨论了对于不同取值的e2和相对近星点经度θ时,内行星在相空间的运动,并发现2:1轨道共振对于相对较小的e2以及当θ=0°时易于保持.此外,适中的e2将导致系统的两颗行星进入深度共振状态.再者,分析模型和数值计算的结果吻合得很好,两者都揭示了行星系统的2:1共振结构.  相似文献   
19.
形变大地测量学的进展、问题与地震预报   总被引:12,自引:7,他引:5  
简要概括了形变大地测量学的革命性进展,研讨了它的科学特色、功能和定义以及对地球科学和防灾减灾的推动。形变大地测量学有助于从根本上击破多年来制约地震预报的“瓶颈”,但也存在不少急待解决的问题。着重研讨了在21世纪前10年,形变大地测量学如何依托多年的学科积累并充分受益于人造卫星和数字化等新技术,开展创新性研究和试验以推进地震预报。为此,对当前的研究工作提出了12条科学技术途径。最后对学科名称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自动高精度测距系统。该系统能以5×10-7的测距精度测定多个观测点的形变,可作为跨断层动态连续观测的新仪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