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8篇
  免费   167篇
  国内免费   590篇
测绘学   31篇
大气科学   9篇
地球物理   112篇
地质学   1133篇
海洋学   187篇
天文学   11篇
综合类   33篇
自然地理   2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39篇
  2019年   50篇
  2018年   43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60篇
  2015年   57篇
  2014年   61篇
  2013年   89篇
  2012年   79篇
  2011年   99篇
  2010年   72篇
  2009年   79篇
  2008年   81篇
  2007年   83篇
  2006年   100篇
  2005年   81篇
  2004年   90篇
  2003年   55篇
  2002年   48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35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5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地下水对软 巷道的支护具有重要影响,需要采取避开或封闭措施。在具有膨胀性和崩解性的软岩巷道中,地下水流存在自动现象,本文研究了它的机理。  相似文献   
142.
张阳明  杨昌锐 《探矿工程》1999,(3):21-22,24
通过大量的碎石桩工程资料,分析了碎石桩法对杂填土,素填土和亚粘土,粉砂和轻亚粘土,粘土,淤泥质土和淤泥的加固效果。  相似文献   
143.
结构性软土的损伤及其对地基沉降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孙红  赵锡宏 《岩土力学》1999,20(1):19-21,26
通过室内试验,研究了软粘土的结构性及其在受力过程中的损伤特性,并讨论结构损伤对地基瞬时沉降和固结沉降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常规方法低估地基的瞬时沉降,夸大地基的固结沉降。  相似文献   
144.
中华鳖(Trionyx sinensis)历来有活品消费的习惯,离水停食是其批量销售环节必须承受的胁迫。因此,探究离水停食对其商品价值的影响过程与机制,对于明确其活体销售货架期具有重要指导价值和现实意义。以2020年5月20日同池起捕后离水停食处理0 d(S0实验组)、4 d(S4实验组)、8 d(S8实验组)、12 d(S12实验组)、16 d(S16实验组)的雄性商品鳖[平均体质量(546.86±94.70) g]为研究对象,在常温条件下较系统开展了离水停食对其翻身能力、血清生化、裙边质构及脏器酶活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实验鳖连续翻身次数呈S4≈S8>S0≈S12≈S16,且均主要集中于1 min内;(2)血清TP、ALB、TC、LDL-C均无组间差异(P>0.05),GLU-O呈S0≈S4≈S  相似文献   
145.
软土动力特性动三轴试验研究   总被引:9,自引:4,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许多学者对软土在动力作用下的变形特性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经验公式,但其经验公式参数较多且试验复杂,不易被一般工程技术人员掌握运用。本文采用天津滨海地区软土为研究对象,进行钻探取样、波速测试、室内静力学和动三轴试验,获取该地区软土的静、动力学参数,并利用相对简单的模型对残余应变和软化指数随振次的变化规律采用最小二乘法进行拟合,取得很好的效果。成果表明,利用简单的模型对软土的动力特性进行区域性研究是可行的。该成果可为今后软土动力特性和软土震陷计算方法研究提供参考和基础性资料。  相似文献   
146.
建立了软悬挂状态下隔水管动力分析模型,采用有限单元法对模型进行离散,结合Newmark-β法对动态方程求解,并对模型进行验证,最后选取南海某口深水井实际参数,对软悬挂状态下隔水管动力特性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软悬挂状态下隔水管底端横向位移最大,顶部铰接处弯矩最大。软悬挂状态下,隔水管横向位移与弯矩随着海底隔水管总成(LMRP)重量增加而减小,随着平台运动速度、平台航向与海流方向夹角增大而增大;回收隔水管减小悬挂长度有利于减小最大横向位移,但会造成弯矩轻微增加;采用旋转刚度适当较大的挠性接头则有利于减小隔水管挠性接头以下整体位移与弯矩。研究成果为钻井平台避台撤离时隔水管的安全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47.
为了研究近代海相沉积软土的变形特征,本文对珠江三角洲河口地区的全新世海相沉积的软土进行了室内单轴压缩与不同围压下作用下的三轴固结不排水(CU)、不固结不排水(UU)的剪切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原状土和重塑土样的孔隙比随压力的增大而下降,且与加压方式有密切关系,加压幅度越小,土的扰动破坏越小;原状土样固结系数随着压力增加而递减,整体近似符合指数函数分布,重塑土样固结系数随着压力增加逐渐增大,整体近似符合线性函数分布。在相同的固结压力下,原状土样的强度低于重塑土样的强度。土样的应力应变曲线为应变硬化型,且围压对重塑土的影响小于原状土。  相似文献   
148.
软基上的空心方块斜坡堤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根据实际工程需要,提出了一种适宜建造在软土地基上的新的空心方块斜坡堤型式。这种新型结构是利用各空心方块之间以及空心方块本身的空隙,降低堤身单位体积的重量以及堤身断面总重量,从而满足软土地基承载力和整体稳定的要求:结合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工程的北导堤堤头部位2.6km长的软基段,对空心方块斜坡堤的设计和试验研究情况作概要介绍。  相似文献   
149.
In 1986, the Malaysian Highway Authority constructed a series of trial embankments on the Muar Plain (soft marine clay) with the aim of evaluating the effectiveness of various ground improvement techniques. This study investigates the effect of two such ground improvement schemes: (a) preloading of foundation with surface geogrids and synthetic vertical drains and (b) sand compaction piles. The paper is focused on the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of settlements and lateral displacements of the soft foundation. In scheme (a), the numerical predictions are compared with the field measurements. In scheme (b), only the numerical analysis is presented and discussed in the absence of reliable measurements due to the malfunctioning of the electronic extensometer and inclinometer system during embankment construction. The current analysis employs critical state soil mechanics, and the deformations are predicted on the basis of the fully coupled (Biot) consolidation model. The vertical drain pattern is converted to equivalent drain walls to enable plane strain modelling, and the geogrids are simulated by linear interface slip elements. The effect of sand compaction piles is investigated considering both ideal drains and non-ideal drains, as well as varying the pile stiffness. © 1997 by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150.
地震动输入界面的选取对深软场地地震效应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天津和上海两个典型的深厚软弱场地为研究背景,探讨了地震动输入界面对场地地表地震动参数的影响。对于场地1(天津)和场地2(上海),分别选择7个和8个剪切波速(υs)大小不同的土层位置作为地震动输入界面,并选用Taft、Northridge地震加速度记录和南京人工波作为输入地震动,将Taft波、Northridge波和南京人工波的加速度峰值水平调整为0.35m/s^2、0.70m/s^2和0.98m/s^2,用SHAKE91程序对这两个场地进行了不同的地震动输入界面、输入地震波和峰值加速度水平的128种组合的场地地震反应分析。与从假想基岩面(υs≥500m/s)输入地震动的结果(假想的实际值)相比,可得到如下结论:(1)随着地震动输入界面深度(剪切波速)的增加,场地地表加速度反应谱逐渐地向实际值接近;(2)地震动输入界面的深度相同时,地震动加速度峰值水平越高,两者的加速度反应谱谱值的相对差异也越大;(3)对于一般建筑物,可以把剪切波速为400m/s左右的土层作为地震动输入界面;对于中长周期的建筑物,则应慎重选择地震动输入界面,最好选取υs≥500m/s^2的土层或基岩面作为地震动输入界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