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12篇
  免费   505篇
  国内免费   1058篇
测绘学   319篇
大气科学   326篇
地球物理   439篇
地质学   2464篇
海洋学   139篇
天文学   50篇
综合类   257篇
自然地理   81篇
  2024年   23篇
  2023年   43篇
  2022年   82篇
  2021年   128篇
  2020年   163篇
  2019年   169篇
  2018年   146篇
  2017年   183篇
  2016年   183篇
  2015年   187篇
  2014年   208篇
  2013年   222篇
  2012年   216篇
  2011年   204篇
  2010年   164篇
  2009年   171篇
  2008年   168篇
  2007年   193篇
  2006年   176篇
  2005年   159篇
  2004年   108篇
  2003年   109篇
  2002年   67篇
  2001年   62篇
  2000年   81篇
  1999年   69篇
  1998年   48篇
  1997年   60篇
  1996年   43篇
  1995年   59篇
  1994年   34篇
  1993年   31篇
  1992年   31篇
  1991年   24篇
  1990年   26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4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新兴边缘学科——GPS气象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GPS气象学的基本原理和GPS气象学的广阔应用领域,并介绍了GPS气象学的分类。  相似文献   
92.
措勤地区在泥盆纪浅海碳酸盐台地的背景基础上,在石炭纪—早二叠世发育了一套陆源碎屑为主的海相沉积,古地理呈北部以陆棚海为主、南部发育斜坡-深海相的特征。早石炭世永珠组陆棚浅海限于北部的甲龙到阿布勒一带,其南侧至格嘎一措勤一线发育较宽的斜坡相沉积,晚石炭世时发生海侵,并随着冰期气候的盛行在边缘斜坡海环境内沉积了多套冰海砾岩,随着冰期气候的结束和海退,早二叠世昂杰组陆棚海沉积范围向南扩展到格嘎-达雄南部,陆棚海地边缘发育了生物礁或生物滩。古地理演化反映了研究区在早石炭世受南北向拉张的构造背景下形成了不同于泥盆纪碳酸盐台地的陆棚海—斜坡—深海盆地的古地理格局,晚石炭世拉张达到鼎盛,其后的早二叠世主要发育了稳定陆棚海沉积。  相似文献   
93.
河北平原南部曲周地区一河间洼地剖面中240cm,160cm和80cm深度处的AMS14C测年结果分别为10210±80aB.P.,8270±70aB.P.和6500±60aB.P.。由这3个测年数据和代用指标数据相结合推测的曲周地区全新世古环境状况及其变化与其他研究者在其他地区,尤为河北平原其他地区所获的结果是相同或相似的,并且在时间上是吻合的。由这3个数据推导的沉积物的埋深、厚度、堆积速率以及岩性等特征大都是这一剖面所处沉积环境和构造活动部位的反映,与前人有关河间洼地沉积的基本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的阐述是相符的。充分认识河间洼地沉积物的特征,尤为其与河道沉积等的差别,对于更全面、深入地了解河流系统可能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94.
柴达木北缘超高压变质带中的岛弧火山岩   总被引:45,自引:3,他引:45       下载免费PDF全文
青藏高原北部柴北缘发育一套与超高压变质带并行的早古生代岛弧火山岩带,岛弧火山岩以玄武岩类为主,包括一些中酸性岩类,岩石以普遍遭受绿片岩相蚀变为特征,区别于该地区普遍遭受角闪岩相区域变质的元古代的基性火山岩。该早古生代的岛孤火山岩显示三组地球化学特征:①VTG-Ⅰ,岛弧拉斑玄武岩(IAT);②VTG-Ⅱ,高Al次钙碱性-碱性过渡型玄武岩;③VTG-Ⅲ,较N-MORB更亏损的拉斑玄武岩(异常MORB)。研究认为前两组火山岩是成熟岛弧两个发育阶段的特征性产物:洋壳俯冲到陆壳的初用,由俯冲洋壳和地幔楔的部分熔融形成岛弧拉斑玄武岩(IAT),随着俯冲板块的速度加快和岛弧周围地壳的加厚,则形成钙碱性玄武岩(CA)、高Al玄武岩。第三组火山岩形成于弧间盆地,由亏损的地幔楔高度部分熔融形成比N-MORB亏损的的火山岩(异常MORB)。岛弧火山岩的锆石LA-ICP-MS法U-Pb年龄为514.2±8.5 Ma,说明柴北缘在早古生代发生过洋壳向陆壳的俯冲作用。鉴于该地区代表陆-陆俯冲作用的柴北缘超高压变质岩石也是形成于早古生代(494Ma),认为陆-陆俯冲作用发生在洋-陆俯冲作用之后,二者时间和空间相伴随。  相似文献   
95.
The aim of this study is to predict peak particle velocity level at a limestone quarry located in Istanbul, Turkey. The ground vibration components were measured for 73 blast events during the bench blast optimization studies during a long period. In blasting operations; ANFO (blasting agent), gelatine dynamite (priming) and NONEL detonators (firing) were used as explosives at this site. Parameters of scaled distance (charge quantity per delay and the distance between the source and the station) were recorded carefully and the ground vibration components were measured by means of vibration monitors for every event. Then, the data pairs of scaled distance and particle velocity were analyzed. The equation of scaled distance extensively used in the literature was taken into consideration for the prediction of peak particle velocity. At the end of statistical evaluations, an empirical relationship with good correlation was established between peak particle velocity and scale distance for this site. The established relationship and the results of the study are presented.  相似文献   
96.
桥梁气象专题研究与服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实际开展的桥梁气象专题研究,分析桥梁气象研究与服务如何面对国内大型桥梁建设发展趋势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提出开展桥梁气象研究与服务的必要性,并从桥位气候背景、桥位气象参数取值、桥梁气象研究方法以及桥梁施工及营运期气象服务与保障等方面介绍桥梁气象专题研究及服务应开展的主要内容,同时,给出一个已投入实际使用的桥梁施工期气象环境监测与预警系统的建设思路。  相似文献   
97.
GPS水汽遥感中的大气干延迟局地订正模型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在GPS遥感水汽过程中,大气干延迟模型的精度直接影响水汽遥感的精度。根据广东清远站1995~2001年的气象探空资料,计算了GPS水汽测量中的实际大气干延迟。在此资料基础上,利用地面气象要素建立了大气干延迟的年和分月局地订正模型。分析结果表明,年模型的精度优于目前广泛使用的普适模型;月模型与年模型相比,效果不是很明显,建立局地分月订正模型意义不大;在对高度角的敏感程度上,局地模型略大些;当高度角小于75时,大气干延迟弯曲路径与直线路径之差ΔS随天顶角增大而迅速增大。  相似文献   
98.
李原  王瑾  薛宁  索有贤 《西北地质》2004,37(1):58-62
东昆仑西段布喀达坂峰地区的山间盆地中发现一套早更新世河湖相地层,岩石组合为:泥晶灰岩、砂砾石层、泥岩夹生物碎屑层,未见底,顶部被晚更新世地层覆盖。从获得的电子自旋共振测年资料及古生物显示,其时代相当于早更新世,与柴达木盆地七个泉组以及东昆仑垭口盆地羌塘组时代相当。它的发现对分析本地区以及相邻地区在早更新世时的气候演变及高原隆升具有一定的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99.
四川雅安地质灾害时空预警试验区初步研究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借鉴美国旧金山湾和香港地区的经验,提出了地质灾害监测预警试验区建设和研究思路。经过近两年的工作,初步建成了四川雅安地质灾害监测预警试验区。取得的阶段性成果主要有:(1)根据现场考察和试验区地质灾害数据库,统计研究了降雨型滑坡的几何特征;(2)建成了由20台遥测雨量计构成的降雨观测网,取得了2002年4月~2003年8月的降雨观测数据;(3)结合历史降雨资料分析,初步研究了雅安试验区的年、日、小时和十分钟最大降雨特征;(4)研制了斜坡岩土体含水量野外监测仪,取得了桑树坡试验点2003年4月~8月的实时监测数据;(5)自上而下分4层研究了斜坡岩土层含水量变化,发现了岩土层含水量变化对降雨过程的滞后性;(6)基于区域地质灾害评价预警的递进分析理论与方法(AMFP),利用地质灾害因子分析结果,分别计算了雅安试验区地质灾害"发育度"和"潜势度";(7)利用2003年8月23~25日的过程降雨观测资料,对雅安试验区在该降雨过程中发生的地质灾害事件进行了时空预警反演模拟研究,计算出的地质灾害"危险度"分布比较符合实际,"危险度"可以作为预警指数使用。  相似文献   
100.
我国早更新世古人类遗址时代的确定对于认识早期人类起源、扩散与演化具有重要意义。对元谋人化石的各种年龄测定结果和认识分歧进行了综合评述。综合分析认为,在翔实的岩石地层学和古生物地层学基础上,开展高分辨率磁性地层学研究是解决包括元谋人在内的这一时期哺乳动物时代科学问题的最有效的研究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