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90篇
  免费   1037篇
  国内免费   430篇
测绘学   216篇
大气科学   647篇
地球物理   4546篇
地质学   1251篇
海洋学   160篇
天文学   16篇
综合类   154篇
自然地理   467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51篇
  2022年   125篇
  2021年   144篇
  2020年   148篇
  2019年   205篇
  2018年   167篇
  2017年   186篇
  2016年   164篇
  2015年   200篇
  2014年   316篇
  2013年   288篇
  2012年   313篇
  2011年   323篇
  2010年   288篇
  2009年   363篇
  2008年   394篇
  2007年   330篇
  2006年   362篇
  2005年   330篇
  2004年   286篇
  2003年   257篇
  2002年   227篇
  2001年   198篇
  2000年   225篇
  1999年   213篇
  1998年   224篇
  1997年   169篇
  1996年   194篇
  1995年   203篇
  1994年   123篇
  1993年   109篇
  1992年   71篇
  1991年   45篇
  1990年   41篇
  1989年   26篇
  1988年   48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2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12篇
  1978年   6篇
  1977年   10篇
  1954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杨雪雪  刘强 《海洋科学》2021,45(10):32-39
作为破坏性最强的海洋灾害,风暴潮灾害每年都给我国沿海地区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运用科学的方法模型合理预测风暴潮灾害经济损失对指导沿海地区的防灾减灾工作意义深远。本文基于风暴潮灾害的成灾特点建立了风暴潮灾害直接经济损失预评估指标体系,由于评估指标数据高度非线性,采用核主成分分析(KPCA)对高维非线性数据进行降维优化,并利用径向基函数(RBF)神经网络对降维后的数据进行训练,从而实现对风暴潮灾害直接经济损失的预测。选取广东省1996—2018年的32个风暴潮灾害损失样本对模型进行仿真测试,结果表明,KPCA-RBF预测模型集成了核主成分分析和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的优势,预测结果精度高,学习收敛速度快,对风暴潮灾害数据序列有较好的非线性拟合能力。  相似文献   
992.
为准确定位风暴的强弱及灾害的大小,文中提出了泊松-二维对数正态分布,并将其用于海岸地区台风暴潮致灾强度的长期预测。选取青岛地区建国以来所出现的主要台风暴潮作为观测资料,以水位和显著波高系列组成样本,进行了台风暴潮重现期的统计推算。提出了判别台风暴潮致灾强度的新标准。实例显示,新标准概念清楚,简单易行,适用于青岛地区台风暴潮的强度确定。基于新模式的风暴潮强度随机分析方法对我国其它海岸地区的防潮减灾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993.
基于信息扩散理论的气象灾害风险评价方法   总被引:32,自引:8,他引:24  
探讨了以灾害样本为集值的基于信息扩散的模糊数学理论模型的气象灾害风险评价方法,利用西北五省区主要农作物旱灾面积资料,对西北农业旱灾进行风险评价实例分析,通过比较表明西北农业受旱指数,成灾指数发生灾损的概率风险估计值与实际农业旱灾较吻合,该方法对灾害样本少以及小区域范围的灾害风险评价也较适合。  相似文献   
994.
20世纪90年代鄱阳湖洪水特征的分析   总被引:8,自引:10,他引:8  
闵骞 《湖泊科学》2002,14(4):323-330
20世纪90年代,鄱阳湖平均水位超过近50年来的任何10年,年最高水位出现近100年来的最大值,灾害性洪水年年都有,大洪水接二连三;洪水位明显偏高,大洪水显著偏多,是有水文资料记载以来典型的丰水时期;本文从水文,统计角度分析这10年里的洪水特征,探讨高水位形成的原因。  相似文献   
995.
This paper presents results of observation and analysis of the response of one of the longest cable-stayed bridges in the world to the Hyogoken–Nanbu (Kobe) Earthquake of 17 January 1995. It is determined that interaction of the foundations of the bridge towers with the supporting soil plays a decisive role in the overall structural behaviour. The key factor governing the changes of the soil properties at this site is pore-water pressure buildup, which results in liquefaction of the saturated surface soil layers under large dynamic loads. Models of the soil and structure are created and initially validated by accurately simulating the system response to a small earthquake. Soil parameters reflecting the pore-water pressure buildup in the strong earthquake are determined by an advanced non-linear effective stress analysis, combining the Ramberg–Osgood model of stress–strain dependence with a pore pressure model based on shear work concept. They are utilized to investigate and simulate the interaction of the foundation and the supporting soil using the program SASSI with the flexible volume substructuring approach. The results show a good agreement with the observations and have useful implications to the scientific and engineering practice. © 1998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996.
卫星遥感在自然灾害管理和应对中发挥了越来越多的作用。火点遥感在火灾频发的时候也被寄予厚望。梳理了火山、环境、气候、火灾等方面对火点遥感的需求,中国火灾监测的行业用户对时空分辨率需求迫切程度不同;概述了用于火点遥感监测的卫星数据源特点,光谱维度上以热红外敏感波段最重要,卫星轨道特点也是影响火点遥感监测能力重要因素;在分析火点遥感物理原理和方法的基础上,综述了当前火点遥感方法的研究进展及优缺点。按照火灾发生的灾前、灾中、灾后3个阶段,分别讨论了当前火点遥感提供信息支撑的能力。火点遥感用于发现火灾仍需要与地面监测等手段联合使用。  相似文献   
997.
The strong earthquake that struck Shaanxi, Shanxi and several other Chinese provinces in 1556 is generally considered as the deadliest of all earthquakes. It is said that the Chinese annals reported 830,000 casualties. We give here a translation into French of the relevant passage of the annals, as well as of a testimony of a survivor Qin Keda, and of a text engraved on a stela.  相似文献   
998.
1730年(清雍正八年)7—8月,我国黄淮地区连续暴雨17 d,引起黄河、大运河和淮河暴涨、决堤的大范围洪涝灾害。这是小冰期中相对温暖时段气候背景下的极端气候事件。本文依据历史文献记载复原了1730年夏季暴雨时段的天气实况,绘制了暴雨区域图显示强降雨中心移动动态和水灾地域分布图,概述当年气候特点,指出暴雨事件与台风活动的关联。1730年是太阳活动周极小年的前3年、有重大火山活动,是极强的厄尔尼诺事件后的第2年。这些天气特点和背景条件与现代罕见的1975年河南“75?8暴雨”相似。  相似文献   
999.
基于地壳黏弹模型在GPS观测资料和地震位错数据为约束条件下,应用有限元数值模拟方法对2001年昆仑山8.1级、2008年汶川8.0级和2015年尼泊尔8.1级特大地震引起的地壳形变分布特征进行了模拟计算,获得了地震位移场和形变场.这3次大地震分别发生在青藏高原的北部、东部边界和南部边界,尽管震级大小基本相当,但发震区域和发震断层性质都各不相同,其各自产生的地壳形变场分布特征存在明显的差异,主要表现为形变场区域大小、幅值大小等的差异,以及在不同地壳深度也存在明显的差异,这些差异主要取决于地震断层性质和地下介质结构的不同.通过模拟计算,可以进一步了解大地震产生的应力加卸载区分布特征,对预测未来地震发生区域范围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00.
本文利用主成分分析、震间位错反演和小波技术分析了鲜水河断裂西北段的跨断层形变资料(1986—2013).结果表明:以左旋走滑为主的断层长期运动为跨断层资料的主要信息,且符合负指数函数的运动规律,随着断层深度的增加,滑动量逐渐减弱.从炉霍段、道孚段到乾宁段,断层闭锁程度逐渐增强.2001年昆仑山M8.1地震发生后,鲜水河断裂西北段地壳浅层(地表以下30km)的左旋走滑明显减弱,到2013年的累积减弱量为3~13mm.5·12汶川M8.0地震发生前,断层滑动出现周期4~5年的增强信号.4·20芦山M7.0地震发生前,断层滑动首先出现低频信号(4~5年周期)增强,随着地震发生临近,强信号频率逐渐升高,直到出现周期为1年的强信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