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37篇
  免费   755篇
  国内免费   1733篇
测绘学   26篇
大气科学   1000篇
地球物理   569篇
地质学   2278篇
海洋学   1143篇
天文学   19篇
综合类   228篇
自然地理   362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55篇
  2022年   106篇
  2021年   136篇
  2020年   126篇
  2019年   184篇
  2018年   163篇
  2017年   166篇
  2016年   160篇
  2015年   175篇
  2014年   254篇
  2013年   255篇
  2012年   247篇
  2011年   248篇
  2010年   204篇
  2009年   259篇
  2008年   242篇
  2007年   293篇
  2006年   295篇
  2005年   239篇
  2004年   241篇
  2003年   239篇
  2002年   215篇
  2001年   148篇
  2000年   145篇
  1999年   158篇
  1998年   100篇
  1997年   106篇
  1996年   84篇
  1995年   76篇
  1994年   63篇
  1993年   50篇
  1992年   42篇
  1991年   39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35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The newly discovered three alkali-rich intrusive rock belts in the Mt. Kunlun Mt.Altun region of southern Xinjiang are the Lapeiquan-Yitunbulak alkali-rich intrusive rock belt,the Gez-Taxkorgan alkali-rich intrusive rock belt and the Beilisai-Abulash alkali-rich intrusive rock belt. The former two belts were formed during the Yanshanian period, and the third one was formed during the Himalayan period, which is the youngest alkali-rich intrusive rock belt in China. The discovery of the alkali-rich intrusive rock belts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in shedding light on the history of tectono-magmatic activities in this region.  相似文献   
122.
昆仑山口西8.1级地震地表破裂的类型与性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通过对昆仑山口西8.1级地震地表破裂全带的考察认为:本次地震形成的地表破裂带长达350-400km,由地震裂缝,鼓梁(包)、塌陷、陡坡等基本形态组成,属构造性破裂,并具有明显的继承性和新生性。  相似文献   
123.
昆仑山口西8.1级地震前青海省形变及地温前兆特征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对青海省地倾斜、地应力、深井地温3种前兆手段在昆仑山口西8.1级地震前异常的分析与研究,得出了强地震远场前兆的一些初步特征,并与近场前兆异常特征做了比较,这对该省今后强震短期预报将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124.
通过对青海省气象部门观测的3.2m气象地温资料相关距平、均值的处理和分析,总结了各自的异常形态。结果表明,3.2m气象地温异常对中震有一定的中长期前兆意义,作为预报地震的辅助手段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25.
Based on cross-dating tree rings from the Tianmu Mountain, Zhejiang Province, the tree rings α-cellulose δ 13C time series was measured. By spectrum analysis, the variation of tree-ring δ13C sequence shows a quasi periodicity of 4.4 years, which is coincident with the standard cycle of El Nino. After removing the long-term decrease trend of the δ13C variation related to atmospheric CO2 concentration, the response of the δ13C to climate elements was analyzed using meteorology data from a nearby weather station. 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re is a distinct relativity between high-frequency variation of tree ring δ 13C series and seasonal climate parameters, e.g. Temperature and precipitation, with a significant time-lag effect. In addition, the high frequency also reflects the strength change of the East Asian Monsoon. The multiple regression method was employed to reconstruct the historical climate, and to analyze the climate change and trend in the last 160 years in the northern Zhejiang Province.  相似文献   
126.
多种驱动力作用下东亚大陆形变及应力场演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将印度板块持续地向北推进、下伏地幔小尺度对流对增厚大陆岩石层的搬离作用以及剥蚀作用视为形成现今东亚大陆形变和应力场格局的主驱动力。在一梯形区域内,利用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了东亚大陆在不同的边界条件、不同的剥蚀率系数及不同的岩石力学参数条件下的形变及应力场格局。与现代空间大地测量技术 CGPS)以及利用地震观测得到的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本文模型预测的结果与上述的观测结果有较好的吻合,其西部地区比东部吻合得更好。说明控制东亚大陆西部形变和应力场基本格局的主驱动力,来源于印度板块对欧亚板块的碰撞、挤压,而对东部地区还应当考虑其与太平洋板块和菲律宾板块的相互作用。与此同时,下伏地幔小尺度对流对增厚大陆岩石层的搬离作用以及风化剥蚀对应力场的演化过程也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127.
2001年昆仑山口8.1级巨震后中国大陆、云南地震趋势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石绍先  曹刻 《地震研究》2002,25(3):220-226
分析研究了2001年11月14日昆仑山口8.1级巨震对中国大陆云南未来几年地震趋势的影响,指出巨震后6年大陆可能仍然处于地震活跃期,其间大陆西部发生7.0级以上大震可能性较大;受2000-2001年欧亚带东南段大震活动过程及巨震调整影响,未来1-3年云南省可能进入新的活跃期,6.5级以上强震危险性增加。  相似文献   
128.
东南极格罗夫山存在一套经历了峰期麻粒岩相变质作用的镁铁质麻粒岩和斜长角闪岩。对含石榴石的镁铁质麻粒岩的详细研究则显示了近等温降压 (ITD)的顺时针PT演化轨迹 ,与拉斯曼丘陵有相似的演化历史。岩石的主量元素组成和玄武岩一致 ,并且具有拉斑玄武岩演化趋势。进一步的地球化学研究表明 ,这套玄武岩为洋岛型玄武岩 (OIB)和洋中脊型玄武岩(MORB)的组合。OIB型具有大体类似的地球化学性质 ,它们均富集Ti(TiO2 =2 .68% )、REE( =2 0 2 μg/g)、LREE[(La/Yb) N=4.8]、Ti/Y( =343)、Zr/Y( =3.1 ) ,具洋岛玄武岩的特征 ,推测岩浆来源于富集地幔源区 (EM)。而MORB型以低Ti (TiO2 =1 .1 %— 1 .31 % ) ,明显低于OIB的P的含量 (P2 O5=0 .1 %— 0 .2 % ) ,低REE ( 4 7— 93μg/g)、LREE/HREE( 2 .2 7— 2 .5 4 )、(La/Yb) N( =1 .30— 1 .62 )为特征 ,具洋中脊玄武岩的特征。MORB和OIB组合的出现说明在泛非期该区可能存在过洋盆。  相似文献   
129.
格罗夫山:我国新发现的一个陨石富集区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刘小汉  琚宜太 《极地研究》2002,14(4):243-247
中国南极考察队在1998—2000年两次对南极洲格罗夫山地区进来了考察,共回收32块陨石,根据陨石的分布位置和岩石化学类型的差异性,初步确定格罗夫山是我国新发现的一个陨石富集区,但是该区的陨石富集模式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