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9篇
  免费   51篇
  国内免费   49篇
测绘学   18篇
大气科学   30篇
地球物理   42篇
地质学   125篇
海洋学   44篇
天文学   6篇
综合类   38篇
自然地理   3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8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2 毫秒
111.
华北滹滏平原地下水位下降与灌溉农业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华北粮蔬主产区滹滏平原浅层地下水位不断下降成因问题,基于大量实测资料和相关分析方法与MapGIS技术,通过对近50年来区内地下水位、粮蔬播种强度、有效灌溉面积变化特征和降水量、气温变化下地下水位下降对粮蔬播种强度响应机制研究,结果表明:1980年前粮蔬播种强度每增加0.01或夏粮和蔬菜播种面积每增加1万hm2,研究区地下水位下降幅度为0.36 m或0.43 m;1980年以来随粮蔬播种强度增大,地下水位下降幅度明显增大,粮蔬播种强度每增加0.01或夏粮和蔬菜播种面积每增加1万hm2,地下水位降幅分别达0.69 m和1.15 m。不仅与因播种强度增大导致农业开采量增加有关,而且还与1980年以来降水量不断减少密切相关。降水量减少100 mm,区内农业开采量增加35.7 mm。  相似文献   
112.
5月22日,中国(太原)煤炭交易中心公布本期交易综合价格指数为104.44点,较上期环比下降0.85个百分点。对于"煤炭黄金十年结束"的说法,去年业内还存在争议,今年就基本认可了。今年1~4月,国内煤炭市场延续了去年的下行态势,截至目前仍没有任何向好迹象。去年以来,全国煤炭经济运行形势发生了较大变化,煤炭需求放缓,进口煤大幅增加,库存居  相似文献   
113.
九龙江口南港水位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石码站1980年以来多年潮位统计资料,分析九龙江口南港潮位变化及其原因.结果表明,近十多年来,南港低潮位持续下降,而高潮位变化不大,2005年平均潮差达4.0 m以上.大量挖取砂和径流量减少是导致低水位下降的主要原因.南港已成为受潮汐影响明显的河口潮流段,其深度基准面应按照海区性质,选用理论最低潮面.  相似文献   
114.
土地利用对地下水位下降的影响--以河北平原为例   总被引:16,自引:3,他引:13  
许月卿 《地理研究》2005,24(2):222-228
本文利用简化的水量平衡模型,模拟了河北平原1985-1995年多年平均降水入渗系数和含水层给水度,在此基础上计算出各用水部门和各种农作物平均每年引起的地下水位下降幅度。结果表明:农业用水是引起河北平原地下水位下降的主要因素,其次是工业用水和生活用水。小麦引起的地下水位下降幅度最大,谷子最小。生产单位产值的小麦消耗地下水量最大,引起的地下水位下降幅度也最大,生产单位产值的蔬菜消耗地下水量最小,引起的地下水位下降幅度也最小。实现河北平原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调整种植业结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15.
地下水动态的异常变化既有可能是地震前兆异常信息,也有可能是某种环境干扰所引起的,如何及时识别并排除环境干扰,对于成功判定地震前兆异常至关重要。马鞍山皖27井水位自2012年10月以来反复出现下降型异常,下降程度超正常年份最低值,最大降幅达70cm。为了准确客观地判定该异常的成因,本文利用水化学和物理相结合的方法对皖27井地下水动态变化成因及开采干扰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大气降水在皖27井水补给源中占了一定的份额,除此之外,还存在深部补给来源;深井抽水活动影响着皖27井水位的变化,但不能将皖27井本次异常变化完全归因于深井抽水,区域构造活动是引起本次水位异常的主要原因。本文所采取的异常识别与分析方法,为今后地下水动态异常识别及前兆判定工作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16.
李琴 《地下水》2019,(1):58-59,105
双河市位于中国西北边陲,地表水资源有限,为满足城市日益增长的用水需求,地下水开采程度较高。结合地下水实际开采量对双城中心城区2009-2017年地下水埋深动态变化进行分析,研究区域地下水多年超采状况及地下水位下降程度,结果表明:双河市作为资源型缺水城市,中心城区地下水多年平均超采量为961万m3,多年平均超采率为19. 3%,地下水位呈持续下降状态。针对该状况,提出应通过加强节水意识、全面实行节水、引入外调水量和开展非常规水源供水等措施缓解地下水超采现状,保障城市发展的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及水生态环境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17.
针对静宁县庙堡水源地水位严重下降的现状,从气候、含水层破坏、地下水开采等方面分析了地下水位下降的主要原因,并提出遏制地下水持续下降、加强地下水监测、缓解供水压力的对策与措施,为甘渭子河流域地下水资源的保护、合理配置、可持续性开发利用乃至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18.
新疆塔里木板块台地和斜坡相区,如柯坪、巴楚和塔中井下奥陶系牙形刺序列由下而上可综合为:特马豆克阶的Variabiloconus aff.bassleri生物带,Cordylodus angulatus生物带,Chosonodina herfurthi-Rossodus manitouensis生物带,Glyptoconus quadraplicatus生物带和Tripodus proteus生物带;弗洛阶的Serratognathus diversus生物带和Serratognathoides chuxianensis-Erraticodon tarimensis生物带;达瑞威尔阶的Lenodus variabilis生物带,Yangtzeplacognathus crassus生物带,Dzikodus tablepointensis生物带,Eoplacognathus suecicus生物带和Pygodus serra生物带;桑比阶的P.anserinus-Yangtzeplacognathus jianyeensis生物带,Baltoniodus variabilis生物带和B.alobatus生物带下部,以及凯迪阶的Belodina confluens生物带,Yaoxianognathus neimengguensis生物带,Y.yaoxianensis生物带和Aphelognathus pyramidalis生物带。台地和斜坡相区普遍缺失奥陶系大坪阶的牙形刺生物带,在弗洛阶与达瑞威尔阶之间可能由于海平面的下降事件而未接受沉积。柯坪大湾沟和巴楚一间房剖面仅发育Baltoniodus alobatus生物带下部,在B.alobatus生物带与Belodina confluens生物带之间可能也有间断。  相似文献   
119.
文章从一维地下水运动和渗透力学的角度,分析比较潜水位上升与承压水位下降对岩溶地区透—阻型盖层中阻水层渗透稳定性的影响,重点讨论了承压水位下降速度(降速)与下降深度(降深)对阻水层中渗透坡降的影响,结果表明:地下水位变化(潜水位上升或承压水位下降)产生的非稳定渗流不利于岩溶洞穴开口上方阻水层的稳定,承压水位的下降对岩溶开口附近处阻水层中渗透力的影响远大于潜水位的变化;在承压层水位最大降深确定的条件下,承压水位下降速度愈快,岩溶开口附近处阻水层中向下渗透力愈大。因此,在覆盖型岩溶地区抽取地下水时,为了减缓或避免覆盖型塌陷的发生,应同时控制好最大降深和最大开采速度。   相似文献   
120.
海底冷泉形成的一种可能机制是海平面下降引起天然气水合物的分解.本文基于对冷泉渗漏特征的分析,建立了二维轴对称模型,利用有限元方法定量分析了南海区域海平面下降对冷泉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末次冰盛期(26.5~19.0ka BP)海平面下降引起的冷泉活动可以持续到现在,但是从水合物停止分解至今,超孔隙压力的极值在持续减小,而流体向海底的渗漏达西速度先快速减小、然后缓慢减小.同时发现,流体向海底的渗漏达西速度与管状通道的渗透率、通道周围介质的渗透率以及通道的半径等有关,估计目前的冷泉活动还可以持续10000年以上.海平面下降引起的天然气水合物分解,可能是影响全球气候变化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