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1篇
  免费   46篇
  国内免费   42篇
测绘学   66篇
大气科学   45篇
地球物理   124篇
地质学   165篇
海洋学   53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42篇
自然地理   62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36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This paper presents a fuzzy set-based robust geotechnical design (RGD) methodology for the design of shield-driven tunnels. Here, uncertain geotechnical parameters required for analysis of tunnel performance (referred to herein as the structure safety and serviceability performance of tunnel cross section) are represented as fuzzy sets. Given fuzzy input parameters, the performance of a shield-driven tunnel will be uncertain, which is expressed in this study as a fuzzy factor of safety, according to the analysis of vertex method. Then, the fuzzy factor of safety for a given design is used to evaluate the failure probability and design robustness, which are, in turn, employed in the proposed RGD framework. Note that a design is considered robust if the performance of the shield-driven tunnel is insensitive to the variation of its uncertain geotechnical parameters. Within the RGD framework, each candidate design in the design space is analyzed for its safety state (in terms of failure probability), design robustness, and cost. The goal of the RGD of a shield-driven tunnel is to bring the safety state to an acceptable level, while maximizing the robustness and cost efficiency simultaneously. To this end, a multi-objective optimization is performed and a Pareto front is obtained, which provides a trade-off that may be used to select the most preferred design. Through an illustrative case, the effectiveness and significance of this new robust design methodology is demonstrated.  相似文献   
72.
孔翔  胡泽鹏 《地理研究》2022,41(8):2092-2108
跨国科研合作是“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内容,而相互信任则是科研合作的重要基础。由于“一带一路”沿线各国的经济规模和社会文化环境差异都较大,文化邻近对于增进国家间相互信任,进而推动跨国科研合作就具有重要价值。考虑到以往研究主要以合著科研论文数量来测度国家间的科研合作水平,可能放大了经济规模、人口规模、发文总量等的影响,本研究基于2007—2020年间“一带一路”沿线66国间的合著科研论文数量,以改进的Salton指数表征的科研论文合作强度测度国家间科研合作水平,采用社会网络分析、回归分析和GIS空间分析等方法,探究沿线各国在2007—2013年和2014—2020年两个时间段内科研合作强度的演变过程,并以此为基础,着重考察文化邻近的可能影响。研究表明:① 综合分析论文合作规模和合作强度,能够识别出建立在语言、宗教等文化要素邻近之上的两国间真正的强合作关系,宗教邻近有助于增进互信,语言邻近有助于增进相互理解,方便了科研合作过程中的交流和沟通。② 2007年以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间的科研合作空间格局已由“两核九中心”转变为“一核八中心”,中国成为网络中唯一的核心,与其他国家的加权度中心性差距不断扩大。③ 国家发文量、国家间经济发展差距、政治关系、地理距离、语言邻近和宗教邻近等均对科研合作强度有显著影响,其中文化(语言和宗教)邻近的影响最为显著,但也趋于减弱,语言邻近的影响要强于宗教邻近,并且只有语言相同或属于同一语支能够显著促进国家间的科研合作。中国作为“一带一路”倡议的发起国,与沿线大多数国家并不具有天然的文化邻近,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科研合作网络的建设。未来,有必要更加重视跨文化交流和沟通,以增进科研合作领域的信任关系,推动科研合作取得实效。  相似文献   
73.
针对在选择机械零件材料时采用传统方法所具有的主观性缺陷,本文结合设计实例,运用模糊数学理论,建立了零件材料选择的模糊综合评判的数学模型,能从多种可用材料中较客观、合理地确定出最适用的一种材料,从而提高了设计质量.  相似文献   
74.
方红 《辽宁气象》2008,24(1):60-62
将模糊综合评价及马尔可夫链同时运用到空气质量的评价中,可克服大气环境系统所固有的模糊性及随机性。通过1994—1998年芜湖市大气环境监测数据计算表明:不仅预测结果准确,而且由于应用了模糊数学方法,使得结果较为可信,且整个过程计算简单,是一种较适合的方法。  相似文献   
75.
基于模糊聚类分型的数值产品暴雨预报释用方法   总被引:7,自引:6,他引:1  
严明良  王锰  于波  范淦清 《气象科学》2008,28(5):581-585
本文阐述了一种基于数值产品的预报信息场的暴雨预报释用方法,提出了对暴雨历史样本形势场使用模糊聚类的客观分型技术,用条件概率让小概率事件成为相对的大概率,更有利于暴雨指标的提炼;该释用方法包含的信息量全面,以历史暴雨样本同期的包含大气三维空间压、温、湿、风及其释演的物理量,构建出25个数值产品参数指标作为鉴别暴雨的基础,同时也勾划出各暴雨型发生期大气高温、高湿、对流不稳定等机理结构特征,且均有具体物理量数据表述.预报方法的研究过程中探索了某些物理量场预报暴雨落区的规律;建立了暴雨预报工具,充分利用了现有业务中的质量较好的预报产品设立预报工具的起报条件,减少了暴雨空报率.  相似文献   
76.
该文在生成的灰度图象上加上随机噪音,用最大后验(MAP)估计方法、模糊C-均值方法和Otsu阈值方法进行了分割计算,对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绘出了分割随噪音的标准差变化曲线,对噪音图象使用了不同的滤波方法处理之后,并进行计算。  相似文献   
77.
基于GIS建模的海水环境质量可变模糊识别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柯丽娜  张一民  韩旭  王辉  王权明  王利 《地理科学》2017,37(8):1251-1258
基于对立统一与质量互变定理的可变模糊评价方法引入海水水质综合评价,构建基于对立统一与质量互变定理的海洋环境质量可变模糊评价模型,首先分析可变模糊评价方法的原理和方法,然后结合GIS栅格数据在表达空间信息方面具有的独特优势,以栅格数据为基础,利用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叠置分析、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建模等计算,建立基于多源栅格数据的海水环境可变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得到莱州湾2004~2010年海水环境空间分布图。实践证明,该模型应用于海水水质综合评价是完全可行的,为海洋环境领域的多目标综合评价与决策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78.
雅鲁藏布江中部流域沙地植被的分类和排序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沈渭寿 《中国沙漠》1997,17(3):269-273
选用模糊聚类分析方法,利用群落组种的相对盖度作为优势度指标,将该区沙地植被划分为22个群系,群系下又划分出了不同的群丛。同时,采用主分量分析(PCA)模型,对10个常见的群落类型进行了二维排序,比较直观和真实地反映了不同群落类型在土壤砾石化程度和土壤潜在肥力2个环境梯度上的分布情况。  相似文献   
79.
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在水文地质分区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一实例说明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在水文地质分区中的应用。该法简单可行,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80.
岩质边坡稳定性多人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系统研究   总被引:28,自引:2,他引:26  
以工程地质分析法为基础,针对边坡稳定性工程地质评价时评价指标多层次及多人参与的特点,应用系统工程与模糊数学知识,建立了岩质边坡稳定性多人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模型。从影响边坡稳定性因素的构成关系入手,构造了描述边坡稳定性综合评价的评价指标多层次有序评价树(MOET)结构,建立了MOET中评价指标的知识量化方法:包括4种隶属函数与集成式指标权重获取方法,给出了基于知识的模糊推理算法及其计算机程序框图,研制出岩质边坡稳定性多人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系统(SM2FCERS2).实例证明该系统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