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0篇
  免费   46篇
  国内免费   76篇
测绘学   70篇
大气科学   158篇
地球物理   113篇
地质学   90篇
海洋学   54篇
天文学   133篇
综合类   24篇
自然地理   3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51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5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该研究模拟了全球各区域2008-2050年的经济发展和碳排放状况,并将该模拟结果设定为基准情景。在基准情景中全球GDP随时间增长,而全球的碳排放同样表现出增长趋势。为了模拟碳税政策的减排效应及其对经济的影响,本文构建了其他3种碳税政策情景。情景1,将碳税收入作为一般性财政收入,此时全球升温减缓,世界碳排放下降显著,但中国、印度、俄罗斯、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等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严重受创,世界经济不均衡加剧。情景2,将各区域的碳税收入汇总之后按照比例统一分配,该情景下,世界碳减排规模较情景1略有下降,但世界各区域的经济较基准情景得到更好的发展。情景3,碳税税率随时间阶段性增长,此时,碳税政策对全球升温的控制更显著;世界各区域,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地区),经济增长更迅速。另外,碳税收入用来提升区域技术进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产业的优化升级。碳税政策与技术进步的协同减排政策,考虑了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均衡性,兼顾了气候治理的公平性,是一种有效、可行的全球气候治理政策。  相似文献   
102.
《Geofísica Internacional》2014,53(4):385-398
Reflectance spectral curves were analysed by a derivative method. Derivative reflectance spectra revealed concealed peaks of both reflectance and absorption curves of Caribbean seawater and elements contained within it. Reflectance curves showed a predominant blue colour (400–500 nm) characteristic of Caribbean oligotrophic waters, conspicuous peaks result from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chlorophyll a and seawater. Reflectance curves had a similar spectral response. This paper analyses reflectance spectra of surface seawater at 31 stations in the Caribbean Sea during the summer of 2001.  相似文献   
103.
鲍艳  张宇  吕世华  左洪超 《高原气象》2005,24(4):487-495
为了进一步检验裸土参数化的气候模拟性能,本文在文献[1,2]的基础上,利用NCEP再分析资料和Xie等全球降水资料与CCM3模拟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加入裸土参数化方案的CCM3能较好地再现冬季东亚和中国地区区域气候的主要特征,模式较原CCM3能更好地模拟地表温度和东亚及中国西北地区的降水,对东亚季风环流的模拟也较接近实际。同时,该方案在CCM3中的加入改进了青藏高原冬季降雪带及夏季高原东南部降水中心的模拟,提高了模式对高原冬夏季降水的模拟能力,从而再次说明利用观测资料对模式参数修正及参数化方法的改进是提高数值模式模拟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04.
一个"移径北翘台风"的环流及结构特征   总被引:12,自引:8,他引:4  
吴德平  梁冰 《广东气象》2005,(3):7-8,13
0307号台风“伊布都”进入南海后一度西北偏西方向移动,但登陆前12h,移向突然折向西北,特别是登陆前3h移径明显北翘,直向偏北方向移动。通过分析大气环流形势、卫星云图以及雷达探测资料,发现副高轴“东落西抬”、副高减弱以及台风“9”字型螺旋结构改变均对台风的北翘有很好的指示作用。另外,副高控制下的“晴空区”有零星对流云发生,也对副高的减弱有很好的预示作用。  相似文献   
105.
太阳辐射能是海冰融化的最主要能源,基于在2008年8月21~27日北极加拿大海盆中部为期8天的冰站考察中海冰光学观测数据,研究了北冰洋中央密集冰区海冰吸收的太阳辐射能.通过现场直接观测,确定了海冰透射率、反照率、吸收率及其随冰厚的变化,得出海冰对太阳短波辐射的吸收率大约为到达冰面太阳辐射的16%,大部分被冰雪表面反射.为期3天的对太阳辐射的观测表明,虽然到达北冰洋中央密集冰区的太阳辐射能并不少,但由于云和雾覆盖的时间所占的比例很大,有将近57%被大气削弱,其余的又有77%左右被冰雪表面反射回太空,海冰吸收的热量只有10.2W/m2,相当于每天融化2.6mm的冰,1m厚海冰全部融化需要380天,不足以为海冰融化提供足够的热量.因此北冰洋中央密集冰区终年被海冰覆盖,即使在北冰洋海冰面积骤减的现状下,那里的海冰密集度仍然接近100%.然而,文章的结果指出:大气中云和雾大幅度减少、积雪层融化、海冰厚度减小、融池的比例增加等因素都会大幅度增加海冰吸收的热量,未来这些过程的发生有可能导致北冰洋密集冰区的海冰快速融化.  相似文献   
106.
太阳辐射能是海冰融化的最主要能源,基于在2008年8月21~27日北极加拿大海盆中部为期8天的冰站考察中海冰光学观测数据,研究了北冰洋中央密集冰区海冰吸收的太阳辐射能。通过现场直接观测,确定了海冰透射率、反照率、吸收率及其随冰厚的变化,得出海冰对太阳短波辐射的吸收率大约为到达冰面太阳辐射的16%,大部分被冰雪表面反射。为期3天的对太阳辐射的观测表明,虽然到达北冰洋中央密集冰区的太阳辐射能并不少,但由于云和雾覆盖的时间所占的比例很大,有将近57%被大气削弱,其余的又有77%左右被冰雪表面反射回太空,海冰吸收的热量只有10.2 W/m2,相当于每天融化2.6 mm的冰,1 m厚海冰全部融化需要380天,不足以为海冰融化提供足够的热量。因此北冰洋中央密集冰区终年被海冰覆盖,即使在北冰洋海冰面积骤减的现状下,那里的海冰密集度仍然接近100%。然而,文章的结果指出:大气中云和雾大幅度减少、积雪层融化、海冰厚度减小、融池的比例增加等因素都会大幅度增加海冰吸收的热量,未来这些过程的发生有可能导致北冰洋密集冰区的海冰快速融化。  相似文献   
107.
利用中国太阳分光观测网的观测资料结合MODIS(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的气溶胶产品分析了北京、兰州、上海3个典型区域城市的气溶胶光学特性。结果表明:北京AOD(气溶胶光学厚度)年平均为0.41±0.35,春夏高,秋冬低,Angstrm波长指数α年平均为1.40±0.85表现为细模态粒子,MODIS的光学厚度为0.52±0.39与地面观测相关系数为0.91,存在系统性高估;兰州AOD年平均为0.55±0.21,夏季最低,秋冬较高,α年平均为0.95±0.20表现为粗模态粒子,MODIS光学厚度为0.43±0.21与地面观测相关系数仅为0.07,存在系统性低估;上海AOD年平均为0.55±0.21,无明显季节变化,α平均为1.03±0.25,MODIS光学厚度为0.74±0.30与地面观测相关系数为0.75,存在系统性高估。城市地理位置和复杂地表等原因造成反照率的不确定,MODIS气溶胶产品在这3个城市的反演效果仍有很大提升空间。  相似文献   
108.
Conspicuous excess brightness, exceeding that expected from coronal and zodiacal light (CZL), was observed above the lunar horizon in the Apollo 15 coronal photographic sequence acquired immediately after orbital sunset (surface sunrise). This excess brightness systematically faded as the Command Module moved farther into shadow, eventually becoming indistinguishable from the CZL background. These observations have previously been attributed to scattering by ultrafine dust grains (radius ∼0.1 microns) in the lunar exosphere, and used to obtain coarse estimates of dust concentration at several altitudes and an order-of-magnitude estimate of ∼10−9 g cm−2 for the column mass of dust near the terminator, collectively referred to as model “0”.We have reanalyzed the Apollo 15 orbital sunset sequence by incorporating the known sightline geometries in a Mie-scattering simulation code, and then inverting the measured intensities to retrieve exospheric dust concentration as a function of altitude and distance from the terminator. Results are presented in terms of monodisperse (single grain size) dust distributions. For a grain radius of 0.10 microns, our retrieved dust concentration near the terminator (∼0.010 cm−3) is in agreement with model “0” at z=10 km, as is the dust column mass (∼3–6×10−10 g cm−2), but the present results indicate generally larger dust scale heights, and much lower concentrations near 1 km (<0.08 cm−3 vs. a few times 0.1 cm−3 for model “0"). The concentration of dust at high altitudes (z>50 km) is virtually unconstrained by the measurements. The dust exosphere extends into shadow a distance somewhere between 100 and 200 km from the terminator, depending on the uncertain contribution of CZL to the total brightness. These refined estimates of the distribution and concentration of exospheric dust above the lunar sunrise terminator should place new and more rigorous constraints on exospheric dust transport models, as well as provide valuable support for upcoming missions such as the Lunar Atmosphere and Dust Environment Explorer (LADEE).  相似文献   
109.
2011年3月日本福岛核电站核泄漏在海洋中的传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使用全球版本的迈阿密等密度海洋环流模式对2011年3月日本福岛核电站泄漏在海洋中的传输以及扩散进行了数值模拟。数值模式中核废料(示踪物)排放情景采取等通量连续排放,排放时间从3月25日开始,分别持续20 d以及1 a,两种情形分别积分20 a。为了减少海洋环流年际变化带来的数值模拟的的不确定性,20 a的模式积分分别用2010年、1991-2011年、1971-1991年以及1951-1971年4个不同时段的NCEP/NCAR逐日再分析资料作为大气强迫场,因此每种排放情形包含4个数值试验。模拟结果的分析表明,不同核废料排放情景及其在不同时段大气资料对海洋模式的驱动下,模拟的示踪物总体的传输扩散路径(包括表层以及次表层)、传输速率以及垂直扩展的范围没有显著的差异。集合平均数值模拟的结果显示:在两种排放情景下,日本福岛核泄漏在海洋的传输路径受北太平洋副热带涡旋洋流系统主导,其传输路径首先主要向东,到达东太平洋后,再向南向西扩散至西太平洋,可能在10~15 a左右影响到我国东部沿海海域,且海洋次表层的传输信号比表层信号早5 a左右。通过进一步分析模式积分过程中最大示踪物浓度随时间变化发现,在积分第20 a(2031年3月),海洋表层和次表层浓度的最高值分别只有模式积分第一年浓度的0.1%和1%。在积分的20 a里,排放的核废料主要滞留在北太平洋海域(超过86%±1.5%的核废料在积分结束时,滞留在北太平洋),而在积分的前10 a(2021年之前),几乎所有的核废料滞留在北太平洋;在核废料的垂直分布上,主要集中在海洋表层至600 m的深度,在积分的20 a时间里,没有核废料信号扩散至1 000 m以下的深度。数值模拟的结果也表明核废料浓度减弱的强度以及演变的时间特征主要受洋流系统的影响,与排放源的排放时间长短关系不大。值得指出的是,更加准确地评估一个真实的核泄漏事故对海洋环境所造成的可能影响,还需要考虑大气中的放射性物质的沉降以及海洋生态对核物质的响应。  相似文献   
110.
使用全球版本的迈阿密等密度海洋环流模式对2011年3月日本福岛核电站泄漏在海洋中的传输以及扩散进行了数值模拟。数值模式中核废料(示踪物)排放情景采取等通量连续排放,排放时间从3月25日开始,分别持续20 d以及1 a,两种情形分别积分20 a。为了减少海洋环流年际变化带来的数值模拟的的不确定性,20 a的模式积分分别用2010年、1991-2011年、1971-1991年以及1951-1971年4个不同时段的NCEP/NCAR逐日再分析资料作为大气强迫场,因此每种排放情形包含4个数值试验。模拟结果的分析表明,不同核废料排放情景及其在不同时段大气资料对海洋模式的驱动下,模拟的示踪物总体的传输扩散路径(包括表层以及次表层)、传输速率以及垂直扩展的范围没有显著的差异。集合平均数值模拟的结果显示:在两种排放情景下,日本福岛核泄漏在海洋的传输路径受北太平洋副热带涡旋洋流系统主导,其传输路径首先主要向东,到达东太平洋后,再向南向西扩散至西太平洋,可能在10~15 a左右影响到我国东部沿海海域,且海洋次表层的传输信号比表层信号早5 a左右。通过进一步分析模式积分过程中最大示踪物浓度随时间变化发现,在积分第20 a(2031年3月),海洋表层和次表层浓度的最高值分别只有模式积分第一年浓度的0.1%和1%。在积分的20 a里,排放的核废料主要滞留在北太平洋海域(超过86%±1.5%的核废料在积分结束时,滞留在北太平洋),而在积分的前10 a(2021年之前),几乎所有的核废料滞留在北太平洋;在核废料的垂直分布上,主要集中在海洋表层至600 m的深度,在积分的20 a时间里,没有核废料信号扩散至1 000 m以下的深度。数值模拟的结果也表明核废料浓度减弱的强度以及演变的时间特征主要受洋流系统的影响,与排放源的排放时间长短关系不大。值得指出的是,更加准确地评估一个真实的核泄漏事故对海洋环境所造成的可能影响,还需要考虑大气中的放射性物质的沉降以及海洋生态对核物质的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