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4篇
  免费   107篇
  国内免费   213篇
测绘学   6篇
大气科学   165篇
地球物理   77篇
地质学   500篇
海洋学   97篇
综合类   42篇
自然地理   31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41篇
  2020年   34篇
  2019年   35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31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70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61篇
  2011年   56篇
  2010年   51篇
  2009年   42篇
  2008年   41篇
  2007年   64篇
  2006年   53篇
  2005年   61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46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37篇
  1999年   41篇
  1998年   32篇
  1997年   31篇
  1996年   25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61.
2010年春节前后广东全省性低温阴雨过程成因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利用NCEP再分析资料和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对2010年春节前后广东低温阴雨天气的特点和成冈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这一天气过程具有持续时间长、范围广、影响大、日平均气温异常偏低和降水频繁的特点;造成本次低温阴雨的主要环流形势为乌拉尔山阻塞高压和蒙古横槽均异常偏强和长时间稳定维持,东亚大槽偏弱、副热带高压偏强和中低纬环流...  相似文献   
962.
粤北302铀矿床围岩蚀变的地球化学特征和成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粤北302铀矿床ZK23-2钻孔为研究对象,通过显微镜下薄片鉴定、岩石地球化学和流体包裹体分析等对该矿床的围岩蚀变进行研究。结果表明,302矿床蚀变种类繁多,蚀变类型主要有:碱性长石化、硅化、绢云母化、红化、绿泥石化、绿(褐)帘石化、碳酸盐化、高岭石化等。矿床表现出明显的垂直分带和水平分带特征。从上至下,将ZK23-2划分为4个蚀变带:红化、绢云母化带→硅化、红化、强绢云母化带(铀富集带)→绿泥石化、绢云母化带→弱蚀变或正常花岗岩带。岩石的主量元素、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均规律变化,微量元素分布模式和稀土元素配分模式均与赋矿围岩长江岩体的趋势一致,说明蚀变作用对它们的影响小,致使蚀变岩石基本保持原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各蚀变带包裹体的均一温度均低于220℃,属于中低温热液,惰性气体N2在各蚀变带包裹体中普遍存在,强蚀变带的包裹体气相成分中均含CO2,表明在铀矿的形成过程中,铀的溶解、迁移以及富集成矿作用与CO2气体密切相关并发生在N2环境中。此外,成矿期脉石矿物包裹体的均一温度和压力为正相关的平滑曲线,表明围岩蚀变的分带特征主要是由成矿热液流体的混合作用引起的。  相似文献   
963.
李晓敏  张杰  马毅  吴培强 《海洋通报》2011,30(4):447-450
基于SPOT-5假彩色合成影像,在现场踏勘的基础上,对粤西海岛海岸带地物进行了全面的分析,总结了地物的遥感影像特征,建立了耕地、园地、林地、居民地及工矿仓储用地、水域和滩涂6类典型地物的遥感解译标志.采用典型样区与样点相结合的方法,对基于该解译标志提取的结果进行了踏勘验证,经检验,解译精度在90%以上.粤西海岛海岸带卫...  相似文献   
964.
粤北地区钨成矿规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粤北地区钨锡矿床成因类型有三大类,工业类型主要有八种.石英脉型钨锡矿是目前最主要的工业类型,此类矿床不仅可在浅变质碎屑岩、花岗岩中以“五层楼”式产出,而且也可在碳酸盐岩中以“五层楼”式产出.钨锡成矿时期在中侏罗世晚期到早白垩世,晚侏罗世是矿床形成集中期.钨锡矿床沿岩浆岩带分布,均与岩浆作用有关.钨锡矿田沿岩浆岩带分布于...  相似文献   
965.
广东沿海地区风暴潮易损性评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阔  李国胜 《热带地理》2011,31(2):153-158,177
从系统学角度出发,对广东省沿海地区(阳江-汕尾岸段)风暴潮灾害易损性因子进行综合分析,提出从社会经济、土地利用、生态环境、滨海构造物和承灾能力5个方面对风暴潮承灾体进行易损性评估,建立广东省沿海地区风暴潮易损性评价指标体系.依托国际通用的海岸易损性评估模式并对其进行改进,建立与广东省沿海地区相适应的风暴潮易损性评价模型...  相似文献   
966.
基于IPA模型的广东科学中心游客感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设计旅游特征感知因子量表,通过问卷调查获取第一手资料,采用SPSS作为数据分析工具,运用重要性-绩效分析模型(IPA)和比较研究法,分析和讨论游客对广东科学中心旅游特征的感知.研究结果显示,教育价值、科技价值、可体验性、可参与性、更新速度和解说服务是科技馆特有的主要旅游特征,这些特征对科技馆未来的工作重点和营销资源配置战略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967.
对广东现有143条政区名称按照政区地名、命名规律、名称出现最早时间和距今(截至2007-12-31)时限等属性建立广东省政区地名数据库,并进行分类统计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全省143条政区名称中,有一半政区地名在明代及明代以前就已产生.改革开放以来,出现大量以“市”和“区”为通名的新政区地名,但专名多保留不变.在空间分布...  相似文献   
968.
广东省外资分布的地域差异是导致省内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重要因素之一。总结归纳了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省利用外资的时空差异特征,根据利用外资的增长速度将广东省利用外资的过程划分为4个阶段,并分析各阶段的主要特点。运用空间自相关方法对各市利用外资的空间集聚和差异现象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广东省外资由分散分布逐渐趋向于集聚分布;外资在珠江三角洲地区集聚的同时,逐渐表现出向粤北地区扩散的趋势,粤北地区将有可能成为广东另一个外资集聚地区。  相似文献   
969.
基于投入产出理论的京沪粤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产性服务业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贡献越来越大。北京、上海和广东是我国经济发展最具活力的3个代表性地区。利用2007年三地投入产出表,通过整理分析,计算三地的主要产业直接与完全消耗系数、影响力与感应度系数、生产诱发系数及最终依赖度系数等指标,分析三地的主要产业结构及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现状。北京市已呈服务型经济结构,生产性服务业发展领先于全国,上海市的生产性服务业中金融业与物流业有显著优势,广东省物流业占主导地位;上海与广东经济结构外向型特征明显。京沪粤三地应因地制宜,引导生产性服务业自主创新与科技进步,促进本地生产性服务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并向内地及全国辐射。  相似文献   
970.
近50年广东省雷暴、闪电时空变化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33,自引:12,他引:33  
用1957-2004年广东省24站和1951-2004年曲江、广州、汕头、湛江4站的年、月雷暴、闪电的观测资料,研究了广东省年、月的雷暴日、闪电日的时、空分布特征。对年雷暴日、闪电日的经验正交分解表明,在研究的时间段内。广东省年的雷暴日、闪电日都有明显减少的趋势。广东省平均每10年雷暴日减少4.8天、闪电日减少9.5天。雷暴日和闪电日的趋势变化有明显的区域特征,雷暴日减少最明显的是在广东雷州半岛的湛江、徐闻;广东东南部的雷暴日、闪电日则减少不多。闪电的负趋势比雷暴的负趋势更明显。研究表明,雷暴日、闪电日的长期趋势有明显的季节变化。5-9月是雷暴日、闪电日减少最明显的月份,冬季(12、1、2月)的雷暴日、闪电日略有增加。1983年以后广东冬季的雷暴、闪电比1980年以前更加频繁。广东雷暴、闪电的减少是气候变化的一个反映,它们与广东省雨日的气候变化比较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