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0篇
测绘学   7篇
大气科学   6篇
地球物理   5篇
地质学   28篇
海洋学   18篇
综合类   9篇
自然地理   38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2篇
  194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12.
云南小中甸盆地湖相沉积记录的最近5 次Heinrich事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小中甸盆地厚15.3 m的湖相沉积进行系统的粒度、孢粉和地球化学元素分析,结合 14C年代测定,发现小中甸盆地在最近40 ka 以来经历了5 次湖泊收缩事件,其形成年代可以同北大西洋的Heinrich 事件H0-H4逐一对比,指示西南季风不仅在其水汽源区,而且在其控制的内陆腹地对最近40ka 以来的Heinrich 事件都存在敏感的响应。与在水汽源区所表现不同的是,Heinrich 事件在内陆地区主要表现为干旱。通过与西南季风水汽源地之一的阿拉伯海深海沉积记录和格陵兰冰芯记录进一步对比发现,小中甸盆地仅对千年尺度的Heinrich 冷事件信号敏感而对D/O (Dansgaard-Oescher) 暖事件缺乏明显记录,这与阿拉伯海的响应模式有较大差异。分析周边环流形势认为,冰期青藏高原对西南季风“抽吸”作用的减弱是造成小中甸盆地D/O暖信号记录不明显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
为加强对商丘市涉密测绘成果使用单位的日常监督管理,强化测绘地理信息行业事中事后监管,3月1日至2日,商丘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联合商丘市委机要保密局组成联合检查组,对辖区内5家涉密测绘成果使用单位开展涉密测绘地理信息成果保密检查。  相似文献   
14.
李兴防  鲁爱华 《地理教学》2011,(6):44-49,43
一、专题适应训练 右图为“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图中数码所代表的地球圈层正确的有  相似文献   
15.
王银平 《湖北气象》2004,23(1):47-48
2000年初,位于长江中游南岸和幕阜山北麓的大冶市气象局首次被湖北省气象局命名为“全省气象部门明星台站”,同年4月10日中国气象报在第三版显著位置以《变双管为双扶,穷星为明星》为题报道了该局由落后而先进的转变过程。此后,“怎样高标准建设明星台站”这一问题现实地摆在了大冶市局领导班子面前,同时在职工当中引发了一场以“如何以实际行动为明星台站增光,以强烈责任感为明星台站增色,以突出业绩为明星台站增辉”为主题的大讨论。从此,掀开了大冶地方气象事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新篇章。  相似文献   
16.
据湖北省神农架天鹅洞一支石笋11个230Th年龄和254个δ18O数据,建立了28.5~22.0kaB.P.同位素分辨率平均约30a的东亚季风气候变化序列。该石笋δ18O曲线与南京葫芦洞石笋记录在重叠时段基本一致,说明本区石笋δ18O反映了区域性东亚季风经向环流特征。在24.3kaB.P.左右,石笋δ18O明显正偏,持续时间近1ka,指示一次显著的弱夏季风事件,与北大西洋倒数第二次冰漂碎屑事件(Heinrich2)同步发生,可视为东亚季风气候对H2事件的响应。高分辨率的δ18O序列揭示了H2事件的内部结构特征:(1)事件发生的突变性,石笋δ18O记录指示事件发生时在100a内δ18O从-8.59‰迅速正偏为-6.75‰,振幅达1.84‰;(2)事件结束的渐变性,δ18O正偏到-6.75‰后便以阶梯状缓慢负偏到-8.86‰至事件结束,持续时间近900a。这一过程与末次盛冰期东亚季风气候H1事件表现的季风强弱转换方式基本一致,说明末次盛冰期东亚季风气候H型事件具有共同的内部结构特征。研究表明,末次盛冰期东亚季风气候H事件的突变可能受北大西洋驱动并经青藏高原冰川变化放大。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嘉兴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秀洲分局全面推进自然资源法治建设,规范行政权力运行,严格规范行政执法,强化事中事后监管,预防和有效化解自然资源争议,营造良好法治环境,充分发挥法治对自然资源管理改革的引领和保障作用,取得了明显成效,群众满意率大幅上升.在系统总结经验的同时,该局深入查找不足和问题,分析原因,有针对性地研究改...  相似文献   
18.
南极15ka以来海洋沉积物的环境磁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东南极普里兹湾陆坡区NP95-1及西南极长城湾NG93-1两柱样系统的环境磁学研究,获得了南极地区15.0~5.5kaB.P.以来的古气候变化序列。结果表明,磁学参数较好地记录了古气候变化及沉积环境变化的信息。NP95-1柱样较好地记录了Heinrich1事件、新仙女木事件以及波令-阿罗德暖期,其中Heinrich1事件发生于14.3kaB.P.,新仙女木冷期为11.7~10.3kaB.P.,10.3kaB.P.以后,南极地区进入全新世。在全新世,两柱样记录了在10.0kaB.P.及6.0kaB.P.前后两个暖期,其间夹有小幅气温下调的时段;6.0kaB.P.后,两柱样均有气候颤动变冷的记录。  相似文献   
19.
新的作战样式催生地质环境下工程构筑选址这一全新的命题。本文探究了地质要素对工程构筑选址的影响,将工程分成三大类,总结三类工程的地质影响要素;通过分析土体、岩体的物理化学和力学性质对工事的作用,总结陆域水体对岩体和建筑材料的物理化学作用,梳理主要的构造、地质灾害和资源类型对工程的影响,明确了六大类地质要素在工程构筑选址中的影响特性,为下一步确定各要素在工程构筑选址中的权重以及构建工程构筑选址信息模型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0.
随着全球变化问题研究的深入,末次冰期一系列数百至数千年时间尺度的气候突变事件逐步进入人们的视野并快速引起了广泛重视,对300ka特别是近130ka以来气候波动事件的研究成为近年来古气候研究的热点,也是进展最快的研究主题之一,例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