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6篇
  免费   62篇
  国内免费   258篇
测绘学   24篇
大气科学   2篇
地球物理   126篇
地质学   445篇
海洋学   43篇
综合类   19篇
自然地理   3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44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40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31.
两种晶粒大理岩的力学性质研究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尤明庆 《岩土力学》2005,26(1):91-96
矿物结构是影响岩石力学特性的根本因素。对晶粒0.5~1 mm细晶微风化大理岩和晶粒0.2~0.5 mm粉晶风化大理岩,进行了超声波测试和单轴、常规三轴压缩试验。粉晶大理岩晶粒尺度较小,滑移界面较多,粘接强度稍有变化就显著影响变形,即单轴压缩强度离散性较小而杨氏模量离散性较大,杨氏模量是细晶大理岩的1/3 左右,而单轴压缩强度仅低20 %。细晶大理岩的杨氏模量与围压无关,粉晶大理岩的杨氏模量随围压而增大,但进入延性变形阶段后两种大理岩的三轴强度完全相同。岩样的剪切破坏角都是随围压增大而减小,最后达到Coulomb准则确定的数值。在较高围压下,试样的承载极限与应力路径、材料强度以及内部的缺陷关系不大。晶粒的摩擦决定了大理岩的强度、变形特性。  相似文献   
632.
自由边界形状与近边界裂纹相互作用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方恩权  蔡永昌  朱合华 《岩土力学》2009,30(11):3318-3323
大量的研究表明, 岩爆发生条件与岩石的力学性能有关。岩体中微裂纹的形成、扩展和汇合对岩体的力学性能产生显著影响,可以导致材料的逐渐劣化直至破坏。对于单轴压缩的岩石试件,其破坏型式主要是微裂纹的摩擦滑移、自相似平面扩展和弯折扩展。基于断裂力学机制,对单轴压缩荷载下3种不同边界形状,即直边、凸形、凹形情况下近边界原生斜裂纹的扩展进行了理论研究,并运用FLAC数值模拟技术,建立了基于Interface界面单元的裂纹扩展数值模型。近直边界及凸形边界情况的裂纹扩展使用梁渐近模型来解析薄片岩层的屈曲断裂问题,对于近凹形边界情况给予简化,提出了裂纹-圆-椭圆相互作用的修正模型并进行理论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基于Interface界面单元的裂纹扩展的数值模型正确,解析解与数值解吻合较好,相应的梁渐近模型及裂纹-圆-椭圆模型可以合理地分析应力调整过程中裂纹的扩展和裂纹与不同洞室表面形状的相互作用问题,为岩爆工程及理论研究提出了新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33.
深部开采上覆岩层采动裂隙网络演化的分形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志国  周宏伟  谢和平 《岩土力学》2009,30(8):2403-2408
借助相似模拟材料模型试验,模拟了在深部开采条件下上覆岩层采动岩体裂隙分布状态,运用分形几何理论研究了采动岩体裂隙网络分形维数随开采宽度、采场矿山压力、岩层沉降的动态演化规律,并分析了断层对采动岩体裂隙网络分布演化的影响以及采动岩体裂隙网络在三带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随开采宽度增加,采动岩体裂隙网络分形维数呈现总体增大趋势,在断层影响下表现出降维特点;分形维数与超前工作面压力和岩层沉降均具有非线性关系;三带采动岩体裂隙网络均具自相似性,冒落带、裂隙带、弯曲带分形维数比为1.082 3:1.139 4:1。  相似文献   
634.
对考虑拦污栅-坝体的动力相互作用的弹性连接和刚性连接的拦污栅-坝体以及不作耦联分析的拦污栅-坝体这三种不同模型结构形式的动力特性和动力响应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发现,拦污栅的不同模型结构形式对大坝的抗震安全性分析有重要影响,考虑拦污栅-坝体的动力相互作用后,坝体损伤开裂的程度明显加大,坝顶的水平位移响应也明显提高。按《规范》规定的对拦污栅和坝体不作耦联分析的抗震计算方法,所得结果对坝体是偏于不安全的,而如考虑拦污栅-坝体之间的弹性连接,所得结果则是偏于安全的。  相似文献   
635.
砂岩高温前后超声特性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焦作砂岩经历不同温度(100 ℃~1 200 ℃)前后超声纵、横波波速和几何尺寸进行了量测,进行了单轴抗压强度试验,计算了超声波纵波经过岩样的衰减系数,应用波速与弹性模量的关系计算了岩样的裂隙密度。比较了经历不同温度前后的岩样体积、超声波速、衰减系数的变化。结果表明,岩样在经历高温后内部微裂隙发展,使结构致密性下降,超声波速降低;对经历不同温度后的岩样波速改变与强度变化规律有明显差异,但超声衰减系数与强度变化规律相似,可以为强度评价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636.
SH波作用下浅埋裂纹附近半圆形凸起的地震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Green函数、复变函数及多极坐标法研究了浅埋裂纹附近的半圆形凸起地形对SH波的散射问题。首先求解出适合本问题的Green函数,即含有半圆形凸起的弹性半空间内任意一点承受时间谐和的出平面线源荷载作用时位移场的解答。然后,从半圆形凸起地形对SH波的散射问题出发,利用本问题的Green函数在基体内构造裂纹。最后给出了浅埋裂纹附近的半圆形凸起地形对SH波散射的位移场。通过算例讨论了裂纹对地表位移幅值的影响,结果表明裂纹在一定情况下具有减震作用。  相似文献   
637.
We present a detailed analysis of the source properties of Long-Period (LP) signals recorded at Campi Flegrei Caldera (Italy) during the last (2005–2006) mini-uplift episode. Moment Tensor inversion via full-waveform modelling of broad-band seismograms indicates a crack-like source with a significant volumetric component. From auto-regressive modelling of the signal's tail we evaluate the dominant frequency and the attenuation factor of the oscillating source. Considering the acoustic properties of a fluid-filled crack, these values are consistent with the resonant oscillations of a crack filled by a water–gas mixture at variable gas–volume fraction. For these fluids, the crack size would be on the order of 40–420 m, a size range which is consistent with the spatial spreading of LP hypocenters. Analysis of temporally-correlated time series of seismological and geochemical data indicates that climaxing of LP activity was preceded by swarms of volcano-tectonic (VT) events and rapidly followed by a consistent increase of both thermal emissions and gas fluxes recorded at the surface (1 month — 2/3 days, respectively). Following these observations, we propose a conceptual model where VT activity increases permeability of the medium, thus favouring fluid mobility. As a consequence, the hydrothermal system experiences pressure perturbations able to trigger its resonant, LP oscillations.  相似文献   
638.
论赤平极射投影在山口岩水利工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论文首先简单介绍了水利工程中分析岩质边坡稳定性常用的一种图解法——赤平极射投影法,然后介绍了这种方法在山口岩水利工程稳定性分析中的具体应用,因其在该水利工程的坝基和岩质边坡稳定性分析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满足了工程实践的要求,故希望对其它水利工程坝基抗滑和岩质边坡的稳定性分析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39.
谢其泰  王建力 《岩土力学》2006,27(Z2):621-626
在试验室进行裂纹稳定扩展及非稳定扩展的研究,其试验基座以楔形劈裂试验为基础改良而成,考虑材料的均质性,试验试体采用供铺设地板或建筑用外墙之天然石材。试验过程中利用裂缝应变片即时记录系统求出试体在稳定扩展及非稳定扩展下的裂纹扩展速度及其分形特性。结果表明,稳定扩展速度范围约在0.113~313.043 cm/s;非稳定扩展速度范围约在0.094~2 489.816 cm/s;亚临界分形维数范围约在0.994 3~1.036 6;起裂断裂韧性范围约在1.891 5~3.500 1 MPa?m1/2;分形亞臨界斷裂韌性范围约在2.063 6~3.712 8 MPa?m1/2。  相似文献   
640.
施明明  张友良  谭飞 《岩土力学》2013,34(5):1313-1318
由应变能密度因子理论得出裂纹沿着形状改变比能密度因子最小的方向扩展,但理论中所使用的应力强度因子是在拉应力作用下计算得出的,而自然界中的岩体通常处于压应力场中。因此,在修正的应变能密度因子理论的基础上,结合压缩荷载作用下的裂纹尖端应力强度因子,并考虑裂纹面之间的摩擦作用得出了针对压缩荷载作用下的岩石裂纹扩展的应变能密度因子理论,并运用该理论分析了裂纹倾角、围压以及裂面摩擦力对破裂角的影响,将分析结果与已有的试验和数值分析结果进行比较,取得了良好的一致性。分析得出,在单轴压缩荷载作用下临界破裂荷载随着裂纹倾角的增大而先减小、后增大,并且一个裂纹倾角对应多个破裂角,即裂纹朝多个方向发展;在三轴压缩荷载作用下,破裂角与围压大小有关。此研究成果可为压应力场中岩石裂纹扩展的数值模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