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6篇
  免费   62篇
  国内免费   258篇
测绘学   24篇
大气科学   2篇
地球物理   126篇
地质学   445篇
海洋学   43篇
综合类   19篇
自然地理   3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44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40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51.
唐世斌  黄润秋  唐春安 《岩土力学》2016,37(6):1521-1529
经典断裂判据在分析岩石起裂角度及强度时,往往只选择裂尖应力场展开式中的r1/2奇异应力项,而将高阶的O(r1/2)项以及非奇异应力项(T应力)忽略,造成理论预测并不能完全吻合实际的试验结果。在充分考虑非奇异应力项对裂纹扩展影响作用的基础上,利用最大周向应力判据重新研究了岩石类材料脆性破坏的I、II及I-II复合型裂纹扩展。研究结果表明:(1)纯I型裂纹状态下,T应力为负时(压缩),裂纹的扩展是稳定的;而当T 应力为正时(拉伸),只有当 ,裂纹才沿着裂纹方向扩展(经典断裂判据所预测的方向),而其他情况下裂纹的扩展将发生偏转;(2)纯II型裂纹时,不仅沿着裂纹方向的T应力影响起裂角度及强度,垂直裂纹面上的N应力也同样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3)对I-II型裂纹而言,修正后的最大周向应力准则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且正的T应力增大开裂角,而负的T应力降低开裂角。通过控制T应力的大小,可以对裂纹扩展方向加以控制,从而使得裂纹扩展偏离最危险的方向,最大地限度阻止或延缓结构整体断裂的发生。  相似文献   
652.
章统  刘卫群  查浩  费晓东 《岩土力学》2016,37(Z2):761-768
岩性体振动裂隙扩展是路基、桥梁、振动施工和防震等领域共同关注的问题。通过自制惯性加载装置联合振动实验台,对12组含边中穿透裂隙的板状相似岩样进行振动加载试验,观测裂隙扩展和贯通规律,并利用PFC颗粒流软件建立试验对应模型,进一步分析裂隙扩展的控制机制。结果表明,不同区域振动变形的相位差会促进裂隙的扩展行为;边裂隙的起裂方向与振动方向夹角较小,约在±10°以内,且与振向相同的边裂隙最容易扩展,与振向相同的边—中裂隙对最容易贯通;破坏频率与裂隙间距呈正相关性,并且随着裂隙倾角和振向夹角的增大,裂隙扩展越来越困难,垂直振向的裂隙最难扩展;振动裂隙扩展路径为裂尖最近路线,符合能量最小原理。  相似文献   
653.
泥页岩非构造裂缝形成机制及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泥页岩非构造裂缝是泥页岩中常见的裂缝类型。非构造裂缝对页岩气成藏与保存评价具有重要意义。在前人研究成果基础上,考虑泥页岩本身固有的特性,初步提出泥页岩裂缝的分类方案,划分了非构造裂缝的类型,并总结各类非构造裂缝的形成机制。依据野外露头和岩心观察,描述了泥页岩非构造裂缝的特征。初步分析认为,在泥页岩非构造裂缝中,成岩层理裂缝、欠压实超压裂缝和生烃超压裂缝与页岩气成藏和保存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654.
泥页岩单轴抗压破裂特征及UCS影响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确认识泥页岩单轴抗压破裂特征及UCS影响因素对探究泥页岩破裂机制、钻完井设计、压裂评价、微裂缝预测、测井解释及地震响应等方面均具有重要参考价值。本文在对国内外近些年有关泥页岩单轴抗压及UCS研究系统调研及近期研究成果全面分析基础上,对泥页岩破裂特征及UCS影响因素进行了综合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泥页岩单轴加载曲线的非弹性段变形机制受微裂缝的滑动、新微裂缝的产生、扩展及孔隙坍塌的综合影响。泥页岩单轴抗压破裂呈张性或张剪性,张性破裂易发生于刚度较高、固结程度较强的部位;而剪性破裂易发生于刚度较低、固结程度较弱的部位。S型破裂准则可以较为准确的描述泥页岩从单轴到三轴发生破裂时所对应的强度变化。从地质学角度,对影响泥页岩UCS的因素进行了归纳,分别为矿物组成、层理面角度、分选性、微组构、有机质含量及分布、孔隙度、水分、微裂缝8方面因素,详细分析了不同影响因素的影响机制。在这些影响因素中,微裂缝由于分布特征复杂,其对泥页岩单轴抗压破裂及UCS的影响机制研究尚不深入。因此建议未来应加强泥页岩微裂缝参数的定量化研究,从微观尺度研究微裂缝对泥页岩单轴抗压破裂的具体影响机制,该研究可以为页岩油气勘探、开发提供科学指导。  相似文献   
655.
656.
Crack reservoir beds have large proportion in China.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exploration in basins, the ratio of the crack reservoir beds will grow year after year. There have been 15 crack buried hill reservoirs since the first wellbore was successfully drilled in carbonate rock and Zhengjia granite in the Zhuangxi area in the 1980s[1]. Also mudstone-crack reservoirs and compact low-penetrability reservoirs have been discovered.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exploration and exploitation in oil fi…  相似文献   
657.
本文从地形、地貌、地层及地质构造等方面对马圈痒地热田的成因进行了分析和论述。提出了本热田为断裂裂隙热储系统的深循环式的热田。它的补给源为地表降水,补给通道是云门山山前大断裂,加热过程是在基底断裂裂隙运动中进行的、其热源为岩浆活动热,上涌通道是两个隆起上的断裂裂隙。上涌后进入第四纪热储层后与冷水混合,形成了一个“蘑菇状”的热水体。这种模式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相似文献   
658.
针对均匀弹性半空间不同深度(20m,40m,80m)的细裂缝,由下向上分别垂直和斜(30°)入射一脉冲波,计算裂缝附近地面运动的时程反应和传递函数的幅值谱。计算结果与均匀半空间自由场做了对比,以说明竖向地裂缝对地震波传播和附近地面运动的影响。此外,对断裂周边一般结构抗震设计是否要考虑它的影响,提供了一点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659.
Introduction The caustics method has been introduced into seismology in recent years and preliminary in- vestigation indicates that it is effective to study the compressive stress (strain) of transparent sam- ples such as plexiglass (XU et al, 2001, 2002; Xu et al, 2000, 2002; XIONG et al, 2000, 2002). Especially, as a seismological concept, earthquake nuclei, becomes clearer according to the caustic shadow, which combines plastic area, nucleation area and crack concentration area together …  相似文献   
660.
在社会日趋发展和信息技术取得巨大进步的今天,许多勘查设计单位原有的工程资料管理方法已不能完全满足社会各方面工程实践的要求,使用先进的工程资料管理系统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工程资料档案管理系统是一卜具有重要理论研究意义及广阔应用前景的研究课题。文章结合鹧鸪山隧道这一重大工程,利用visual Basic和Access开发了一个适用于广大工程建设资料管理的软件。在系统开发过程中,解决了以下问题,即利用WinRAR软件实现文,牛的压缩及解压缩,利用SQL语言实现文件多种查询方法。通过调用文件存放地址实现文件的打开功能。工程资料卡当案管理系统的使用将解决工程实际中存放、保管资料的各种问题,消除了传统资料保存方式的弊端。工程资料档案管理系统具有使用方便、查询快捷等优点,具有实用价值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