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4篇
  免费   167篇
  国内免费   284篇
测绘学   7篇
大气科学   32篇
地球物理   31篇
地质学   1104篇
海洋学   4篇
综合类   24篇
自然地理   14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37篇
  2018年   33篇
  2017年   35篇
  2016年   52篇
  2015年   45篇
  2014年   66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50篇
  2011年   42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52篇
  2008年   47篇
  2007年   72篇
  2006年   43篇
  2005年   52篇
  2004年   53篇
  2003年   54篇
  2002年   44篇
  2001年   37篇
  2000年   35篇
  1999年   64篇
  1998年   39篇
  1997年   35篇
  1996年   35篇
  1995年   25篇
  1994年   26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22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2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湖南早震旦世沉积建造浊流沉积及锰矿成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主要从沉积建造角度讨论了各种不同构造古地理、古生物、古环境、地球化学及同位素地质,对早震旦世锰矿成矿的控制。并且把湖南早震旦世地层划分出五个沉积建造系列;恢复了湖南省早震旦世大地构造-沉积建造理想剖面,另一方面,对早震旦世地层的形成,提出了"浊流成因"的新认识,初步阐述了浊流产生的动力条件。最后提出了"多源、生物-浊流沉积成矿模式"。  相似文献   
992.
试论湖南境内喀斯特洞穴发育及成矿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指出湖南境内喀斯特洞穴,因大地构造发展的差异,使洞穴发展不平衡。据洞穴发育时代,分为六个成洞期,并对地洼区洞穴形态,成洞条件,洞穴类型等做了论述。同时对地洼洞穴矿床特征,成矿机理,矿床分类及洞穴矿床演化规律进行了探讨,指出地洼区洞穴发育及洞穴成矿的研究意义。  相似文献   
993.
湖南省三合圩锡矿区位于香花岭矿田北侧,为全隐伏锡铅锌多金属矿。通过找矿实践及矿床地质特征研究,认为三合圩矿床主要控矿条件是隐伏侵岩体及断裂扩容构造,总结了矿区找矿预测模型,并预测了找矿有利靶区。  相似文献   
994.
湖南沅江是我国砂矿金刚石的重要产地,石榴子石和金刚石是砂矿中常见的重矿物,与金刚石相关的石榴子石特征研究,对揭示湖南砂矿金刚石的来源与形成条件有重要意义。本文随机选取湖南沅江辰溪地区金刚石砂矿中160粒碎屑石榴子石和5粒金刚石包裹体中的石榴子石,采用矿物学、地球化学并借鉴统计学方法对它们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显示,碎屑石榴子石主要为铁铝-锰铝榴石系列,其中个别石榴子石含有金刚石包裹体。聚类分析、线性判别、逻辑回归分析计算显示,部分G3榴辉岩型石榴子石与金刚石可能具有成生联系。同时,两个采集地点的石榴子石类型、主微量元素具有一定的差异,其中一个地点的石榴子石样品DJZ-7-1具有与金刚石更强的亲缘性。基于本文碎屑石榴子石Si值大于3.02以及前人对湖南金刚石限定的温压条件进行分析,认为湖南金刚石可能形成于深度小于220 km的橄榄岩-榴辉岩混杂区,该区域系钾镁煌斑岩型金刚石来源的优势区域。据此,建议可在辰溪赤岩村河段上游区域进一步寻找幔源G3型石榴子石以及钾镁煌斑岩,以期发现原生金刚石矿床。  相似文献   
995.
苗儿山岩体位于湘西南与桂北交界处,为由晋宁期、加里东期、印支期和燕山期花岗岩组成的复式岩体。其中,加里东期花岗岩构成该复式岩体的主体,可划分为六个侵入次。本次通过锆石LA-ICP-MS测年,获得第一、第二、第六侵入次的年龄分别为(428.1±3.6)Ma、(420.3±3.4)~(421.3±3.2)Ma和(408.3±3.5)Ma。加里东期花岗岩的(87Sr/86Sr)i为0.71765,εNdt)为-9.7,δ18O值为9.8‰,总体属壳源弱过铝-强过铝质花岗岩,形成于碰撞挤压峰期之后挤压减弱、应力松弛的后碰撞构造环境,其早期和晚期的源区岩石类型和形成温度有所区别:早期花岗岩的上地壳源区成分较为复杂,不仅存在泥岩,还有砂屑岩和/或变质火成岩,其形成温度较高(>875℃);晚期花岗岩的源岩为上地壳泥岩,属典型的S型花岗岩,其形成温度较低(<875℃)。  相似文献   
996.
湖南涝年主汛期降水低频振荡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基于1986—2015年湖南逐日降水数据以及同期NCEP/NCAR再分析资料,分析旱涝年主汛期(5—7月)降水低频振荡特征,并利用位相合成方法研究涝年主汛期20~50 d低频环流演变特征。结果发现,湖南地区20~50 d和10~20 d的低频降水方差贡献比都具有南高北低的分布特征,10~20 d的低频振荡在旱涝年中皆较普遍存在,而20~50 d的低频振荡只在涝年普遍存在,20~50 d低频振荡对涝年有一定的指示意义。对涝年主汛期20~50 d低频降水进行位相合成发现,在活跃位相(中断位相),夏季南亚高压和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简称西太副高)纬向异常接近或者重叠(分离),湖南地区降水偏多(偏少),且两个高压的强度、范围、以及脊线位置和湖南地区主汛期降水关系较密切。南海反气旋(气旋)、河套地区槽(脊)系统以及湖南地区的垂直速度和比湿配合度高,且随位相变化存在明显的周期振荡,其中南海反气旋(气旋)和河套地区槽脊系统配置与湖南低频降水有着高度的时间一致性,湖南地区的低频垂直速度和低频比湿较低频降水有一个位相的超前滞后关系。此外,随着位相的演变,低频南北风高值区皆有明显的北传特征。  相似文献   
997.
基于RBF的湖南省土地生态安全动态预警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徐美  朱翔  刘春腊 《地理学报》2012,67(10):1411-1422
基于1996-2010 年湖南省土地生态安全的相关数据, 从压力、状态、响应3 方面构建湖南省土地生态安全预警指标体系, 运用RBF模型对2011-2015 年湖南省土地生态安全演变趋势进行预测, 并结合预警指数和警度标准对1996-2015 年湖南省土地生态安全警情状况进行分析, 结果表明:① RBF模型有较高的模拟精度, 能够较好地拟合2011-2015 年湖南省土地生态安全各系统的发展趋势。② 就各子系统的安全警度而言, 1996-2010 年湖南省土地生态安全的压力和状态系统的警度呈波动上升趋势, 响应系统的警度呈下降趋势, 2011-2015 年, 压力系统将逐步由“中警”(黄灯) 转变为“重警”(橙灯), 状态系统将处于“中警”(黄灯) 状态, 响应系统将处于“无警”(绿灯) 状态。③ 总体而言, 1996-2010 年, 湖南省土地生态安全警度呈略有下降态势, 2011-2015 年, 预警指数将处于0.42 左右, 警度将处于“中警”(黄灯) 状态。④ 影响湖南省土地生态安全的主要因素包括农业经济比重、建设占用耕地面积量、自然灾害受灾面积比重、人均建设用地面积、第三产业比重、自然保护区面积比重等, 是今后调控的重点。  相似文献   
998.
湖南省虚拟水战略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气象数据对湖南主要农产品的单位虚拟水含量进行计算,根据2003年湖南农畜产品的生产和消费数据,采用动态平衡的方法分析湖南2003年主要农畜产品虚拟水生产和消费的态势.结果表明,湖南为典型的虚拟水输出型省份,为全国的粮食和水资源安全做出了巨大贡献.湖南今后一段时间内要坚持农业基础地位,调整和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提高水资源利用率,确保主打水密集型农产品的优势地位以及倡导生态型消费模式,降低人均虚拟水消耗水平.确保其在全国的虚拟水输出大省地位,以便在全球虚拟水战背景下赢得先机.  相似文献   
999.
同心锑矿床产于新元古界板溪群五强溪组,变质砂岩和板岩为矿体赋存的直接围岩.五强溪组地层中锑丰度高,比克拉克值高出90~500倍,比区域背景值高出3~25倍,为矿源层.由主干断裂派生而成的次级构造——断裂、裂隙、层间破碎带和层间剥离,都是矿体赋存的场所,通过华夏系断裂构造改造、迁移而富集成矿.矿床受一定的地层控制,改造富集作用明显,成矿物质来自地壳上部矿源层.初步认为同心锑矿为沉积-改造层控型矿床.  相似文献   
1000.
麻阳铜矿床(又称九曲湾铜矿床)位于湖南省沅麻盆地中段南部,其南部靠近雪峰山,开采历史悠久,是一类十分罕见的产于砂岩中的自然铜矿床。含矿岩系主要为上白垩统锦江组,矿体呈层状或似层状产出,少数为短距离内尖灭的透镜体,严格受灰白-灰绿色砂岩控制;矿化主要以胶结物产出,自然铜占总资源量的90%左右。测试了麻阳铜矿不同工作面的红色粉砂岩、自然铜砂岩(矿石)、辉铜矿砂岩(矿石)及自然铜、辉铜矿的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含量,应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合矿物组合特点认为,与Cu有较强正相关的Fe、Ag、As、Ba、Sr等元素对矿化形成条件有指示意义。铜矿化的形成与成岩期热液活动有着密切联系,流体可能来源于低温、弱还原的地下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