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74篇
  免费   1473篇
  国内免费   2679篇
测绘学   1017篇
大气科学   770篇
地球物理   1897篇
地质学   5183篇
海洋学   872篇
天文学   397篇
综合类   519篇
自然地理   671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121篇
  2022年   278篇
  2021年   290篇
  2020年   362篇
  2019年   442篇
  2018年   363篇
  2017年   354篇
  2016年   449篇
  2015年   479篇
  2014年   596篇
  2013年   604篇
  2012年   634篇
  2011年   700篇
  2010年   568篇
  2009年   625篇
  2008年   562篇
  2007年   508篇
  2006年   567篇
  2005年   476篇
  2004年   394篇
  2003年   369篇
  2002年   270篇
  2001年   209篇
  2000年   178篇
  1999年   163篇
  1998年   146篇
  1997年   113篇
  1996年   95篇
  1995年   81篇
  1994年   98篇
  1993年   53篇
  1992年   42篇
  1991年   28篇
  1990年   31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4篇
  1978年   3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01.
Changes in hydrogeological properties of the River Choushui alluvial fan aquifer before and after the 1999 Chi-Chi earthquake, Taiwan, have been identified using pumping tests. Three wells, SH2, YL2 and SC2, located in a compressional zone with high coseismic groundwater levels, were tested. The threshold of the aquifer deformation with respect to transmissivity (T) is greater than that with respect to storage coefficient (S). Decreases in the post-earthquake S are approximately 60% at SH2 and SC2, indicating aquifer compression after the Chi-Chi earthquake. Changes in the post-earthquake T range from 61% increase to 0.8% decrease. Moreover, results from anisotropy analysis of T at SC2 further illustrate that normal stresses induced by the Chi-Chi earthquake have consolidated soil particles. Soil particles dilated laterally after the earthquake, resulting in an increase of the equivalent T. The changes in hydrogeological properties have a considerable influence on spatiotemporal fluid pressure and horizontal groundwater movement, resulting in different amounts of drawdown during post-earthquake pumping.  相似文献   
102.
遥感技术在煤炭资源开发状况监督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高分辨率遥感图象可以快速查明煤炭资源开发状况以及煤炭资源开发的合法性(界内开采、界外开采、越界开采)等,对煤矿安全生产及维护矿业秩序具有重要意义。以我国中部某煤炭开采密集区为试验区,选择不同分辨率的遥感数据,从矿山铺助设施、道路、矿堆、矸石的特征出发,进行矿山开采状况遥感解译;以地理信息系统技术(GIS)为支撑实现采矿权数据、规划数据图层与遥感专题数据的叠加分析和相关分析,判断非法与越界矿山,评价矿产资源开发与保护规划执行情况。  相似文献   
103.
煤炭地质勘查单位,通过几十年的艰苦奋斗,不仅为国家找出了大量的煤炭资源,同时也积累了丰富的管理、施工和技术工作经验,以及大量的地质资料。应该发挥自身优势,充分利用大量的以往地质资料,结合新的找矿理论和先进的地面勘查手段,加大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逐步提升专业技术人员的学识和科技水平,加强基础地质工作,不断寻找新的工作靶区,把握住煤炭勘查市场的主动权。抓住机遇,做好资金积累,加强资本运做,充分利用已有探矿权,走探采一体化道路,做精做强到做大地勘单位,是生存和发展的良好出路。  相似文献   
104.
以国家重大产业技术开发专项“西部煤炭资源高精度三维地震勘探技术”项目的由来、意义和总体研究目标为引,概括的介绍了项目依托工程中各个专项技术研究完成情况,并对非均匀介质成像技术、高精度三维地震静校正技术、高密度采集技术、特观技术、岩性反演技术、属性体解释技术等六项重大关键技术取得的突破性进展进行了重点说明。指出随着我国煤炭生产重点的逐步西移,应加强诸如叠前、叠后深度偏移技术的研究,以解决复杂山区三维地震面元内地震反射波散射问题,提高其三维地震勘探精度,为西部煤炭工业做出新贡献!  相似文献   
105.
106.
依托“西部煤炭资源高精度三维地震勘探技术”工程,对晋城矿区进行了旨在提高小断层,小陷落柱探测能力的高密度三维地震勘探。根据面元选择因素及该区地质任务,采用5m×5m网格进行野外数据采集;考虑炮检距、方位角、覆盖次数、排列片横纵比及煤层埋深(350~500m)等因素,采用中点放炮、60道接收,24次覆盖(横向4次,纵向6次)的8线16炮束状观测系统,基岩中激发。原始资料经同一处理流程后,获得5m×5m×1ms、5m×10m×1ms、10m×10m×1ms及2.5m×2.5m×1ms不同单元的三维数据体多个,通过对比可以发现小断层,小陷落柱在其小面元叠加时间剖面、顺层切片及相干切片都有清晰的反映。实例说明,小面元采集技术可以提高对小构造的纵、横向分辨能力,满足山区对三维地震精确勘探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7.
在平顶山矿工路路面改造工程中,使用GX-2型及RD-4000型地下管线探测仪探测地下管网布设情况。根据地下管线种类、管线布设方位、埋置深度、探测难度大小进行了多次试验,在此基础上确定了电磁探测技术与方法:利用直连法提高被测管线中的交变电流,压制邻近平行管线和地下介质中的异常反映;在多管并存、且间距较小的情况下,应选择“梯度法”对磁场水平分量垂直梯度ΔHx进行观测,以得到最大清晰异常;另外,还应根据具体情况,合理选择诸如压制旁侧管线法、选择发射法、偏移感应法、动源发射法等发射方式,保证目标管线中有较强异常呈现。在管线密集区,应尽可能地降低工作频率,以减小旁侧管线中产生的二次电流及二次磁场;为防止信噪比下降,可适当减小收发距,以提高接收机的灵敏度。  相似文献   
108.
成矿理论与勘探实践证明,东部一些老矿由于勘探深度、范围的限制以及认识上的局限,在矿区深部、周边仍有一些矿未能发现和查明,其中相当一部分仍具有找矿潜力;而寻找西部新的煤炭资源是国家“稳定东部发展西部”战略需要。针对中国东西部不同的地质条件和勘探目标,其地震勘探野外施工方法及资料处理原则有所差异;而资料解释在东部以查明地层赋存形态、煤层赋存范围、构造发育特征为主,西部则以寻找煤系地层波阻抗差异明显、连续性好的反射波组为解释重点。地震勘探技术在中国东西部的二个典型地震时间剖面佐证了其在深部找矿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09.
An iterative inverse method, the sequential self-calibration method, is developed for mapping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a hydraulic conductivity field by conditioning on nonreactive tracer breakthrough curves. A streamline-based, semi-analytical simulator is adopted to simulate solute transport in a heterogeneous aquifer. The simulation is used as the forward modeling step. In this study, the hydraulic conductivity is assumed to be a deterministic or random variable. Within the framework of the streamline-based simulator, the efficient semi-analytical method is used to calculate sensitivity coefficients of the solute concentration with respect to the hydraulic conductivity variation. The calculated sensitivities account for spatial correlations between the solute concentration and parameters. The performance of the inverse method is assessed by two synthetic tracer tests conducted in an aquifer with a distinct spatial pattern of heterogeneity. The study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developed iterative inverse method is able to identify and reproduce the large-scale heterogeneity pattern of the aquifer given appropriate observation wells in these synthetic cases.  相似文献   
110.
鉴于目前地震学综合定量预报指标的缺乏和预报工作的急需,尝试使用“对比筛选法(简称CSM方法)”进行地震学定量预报指标的提取试验。较之以往作法的进展在于:1.同时使用“有震”和“无震”两类样本对比筛选;2.对不同地区的地震学参数进行了归一化处理。这样做的显著优点是:1.可以较有效地提取“有震异常”和“正常变化”指标;2.提取的异常和预报指标具有定量化和普适性特点。 试验研究使用大华北地震区资料,研究对象取中强地震。经内符和外推检验,证明该方法提取的异常和预报指标有效性和实用性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