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02篇
  免费   377篇
  国内免费   362篇
测绘学   661篇
大气科学   442篇
地球物理   488篇
地质学   548篇
海洋学   236篇
天文学   26篇
综合类   176篇
自然地理   64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65篇
  2021年   76篇
  2020年   100篇
  2019年   123篇
  2018年   66篇
  2017年   123篇
  2016年   91篇
  2015年   130篇
  2014年   140篇
  2013年   137篇
  2012年   138篇
  2011年   125篇
  2010年   91篇
  2009年   120篇
  2008年   110篇
  2007年   147篇
  2006年   107篇
  2005年   98篇
  2004年   83篇
  2003年   73篇
  2002年   56篇
  2001年   52篇
  2000年   44篇
  1999年   35篇
  1998年   51篇
  1997年   32篇
  1996年   34篇
  1995年   27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33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5篇
  1985年   1篇
  1980年   1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本文在目前常用的周跳探测和修复方法的基础上,根据相位减伪距组合,Melbourne-Wübbena组合,电离层残差组合三种GPS组合观测值优缺点互补,将这三种组合观测值有机结合产生可靠的探测与修复周跳算法并用程序实现,通过实例分析证明此算法能够探测和修复任意大小的周跳。  相似文献   
22.
A new method for modeling the ionospheric delay using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GPS) data is proposed, called the ionospheric eclipse factor method (IEFM). It is based on establishing a concept referred to as the ionospheric eclipse factor (IEF) λ of the ionospheric pierce point (IPP) and the IEF’s influence factor (IFF) . The IEF can be used to make a relatively precise distinction between ionospheric daytime and nighttime, whereas the IFF is advantageous for describing the IEF’s variations with day, month, season and year, associated with seasonal variations of total electron content (TEC) of the ionosphere. By combining λ and with the local time t of IPP, the IEFM has the ability to precisely distinguish between ionospheric daytime and nighttime, as well as efficiently combine them during different seasons or months over a year at the IPP. The IEFM-based ionospheric delay estimates are validated by combining an absolute positioning mode with several ionospheric delay correction models or algorithms, using GPS data at an international 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 (GNSS) service (IGS) station (WTZR). Our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IEFM may further improve ionospheric delay modeling using GPS data.  相似文献   
23.
CHRIS/PROBA高光谱数据的预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CHRIS/PROBA高光谱遥感数据的特点,对CHRIS影像进行去条带处理、辐射校正、大气校正等预处理,获得较好质量的影像,为影像的进一步分析和实际应用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24.
樊沛  黄文骞  于彩霞 《测绘科学》2008,33(6):103-104,62
同大多数的线阵推扫式影像相比,TM影像作为双向扫描型的影像其几何校正方法有其特殊性和复杂性。针对这个问题,本文简要介绍了一般多项式、空间斜墨卡托投影、有理函数模型等几种几何近似校正算法,并利用广州地区的TM影像进行了各种试验分析和精度比较。结果表明:同其他方法相比,空间斜墨卡托投影是一种较好的算法,校正精度最高,能够达到一个像素左右,而且该方法不受地形起伏的影响,无需地面高程信息。  相似文献   
25.
浅谈基于ERDAS IMAGINE软件的几何精纠正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遥感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它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已经越来越广泛。目前市场上遥感软件的种类很多,比较具有代表性的软件为美国ERDAS公司开发的遥感图像处理系统。遥感图像的几何精纠正是遥感图像分类、专题制图的基础,也是遥感应用研究的基础。本文正是基于ERDAS IMAGINE软件浅谈遥感影像的几何精纠正方法。  相似文献   
26.
以国家重大产业技术开发专项“西部煤炭资源高精度三维地震勘探技术”项目的由来、意义和总体研究目标为引,概括的介绍了项目依托工程中各个专项技术研究完成情况,并对非均匀介质成像技术、高精度三维地震静校正技术、高密度采集技术、特观技术、岩性反演技术、属性体解释技术等六项重大关键技术取得的突破性进展进行了重点说明。指出随着我国煤炭生产重点的逐步西移,应加强诸如叠前、叠后深度偏移技术的研究,以解决复杂山区三维地震面元内地震反射波散射问题,提高其三维地震勘探精度,为西部煤炭工业做出新贡献!  相似文献   
27.
SPOT5影像严格几何纠正方法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根据SPOT卫星的成像原理和特点,讨论了对SPOT5卫星影像按共线方程法进行有控制点的几何纠正的方法,经对关中、陕北和陕南三种地形的影像纠正结果进行对比检验,证明了该方法精度达到了较高水平。  相似文献   
28.
一种人机交互式的初至波反演方法是在反演过程中加入人为的干预,并利用人的经验控制反演的方向,使结果更加符合实际的地质情况。再将反演的结果与其它的短波长静校正方法相结合,就能够有效地提高静校正的精度。实例证明,这种方法是有效且可行的。  相似文献   
29.
航空伽马能谱地形改正新方法及应用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范正国  于长春 《物探与化探》2005,29(1):28-30,33
针对航空伽马能谱测量特点,推导了基于二维地形影响系数的航空伽马能谱测量地形逐点改正的理论公式。通过模型试验,总结了不同地形上不同飞行方式时的航空放射性异常特征,给出实测数据处理与野外异常查证对比结果,地形改正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30.
在低速层速度(地表直达波)已知的条件下,利用生产炮初至信息,用加权最小平方法和共轭梯度法建立的折射静校正数学模型,迭代求取长波长、短波长静校正量,在解决鄂尔多斯盆地北部的虚假小幅度构造问题及改善剖面质量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