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3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3篇
测绘学   9篇
地球物理   107篇
地质学   20篇
海洋学   3篇
天文学   4篇
综合类   5篇
自然地理   3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0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4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41.
山东形变固体潮数字化资料的干扰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希亮 《高原地震》2008,20(3):36-41
利用山东省数字化形变观测记录到的固体潮资料,分析了气压、雷电、洞室装修、仪器故障及环境等干扰因素对数字化形变固体潮记录的影响,总结了1次地震前的异常特征,为利用数字化资料及时识别干扰、准确捕捉短临地震异常提供了可参考的实例。  相似文献   
142.
对山西临汾中心地震台SSQ-21数字化石英摆倾斜仪记录图像,从仪器自身、人为因素及地震影响等几方面进行了分类介绍与对比,从而为正确地分析异常图像提供了依据,提高了地震预测的可信度。  相似文献   
143.
射频干扰RFI(Radio-Frequency Interference)的校正和抑制一直是微波遥感研究领域的重要问题之一。本文基于SMAP卫星2015年5月1日至5日L波段辐射计亮温数据对中国近海及沿岸的射频干扰进行了特征分析。研究发现RFI分布不均匀,主要集中在城市群及其周边地区;通过对比辐射计天线接收的亮温数据与射频干扰校正和抑制后的数据,发现研究区域主要的射频干扰(95%)的平均值为1.4 K,整体射频干扰平均值为2.5 K,标准差为6.5;研究区域中不同波段和极化的数据受到射频干扰影响较为相似,受射频干扰影响最大的是升轨的垂直极化数据,受影响最小的是升轨的水平极化数据。  相似文献   
144.
自动化的地电观测仪器在观测过程中 ,因受干扰有时会造成死机或复位等现象 ,使观测过程不能顺利进行 .导致仪器不能可靠运行的原因中 ,电源的干扰和强电磁场的干扰是很重要的因素 .增强仪器电源部分的抗干扰能力以及在电路中采用软、硬件的抗干扰措施能较明显地增强仪器的抗干扰能力 ,提高其工作可靠性 .  相似文献   
145.
电磁脉冲干扰的识别及异常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了全国7个省区电磁观测台站近20次地震前的记录资料,研究了震前电磁波异常的产生机理,提出了识别干扰的方法,总结了震前电磁波异常的一些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146.
探讨了河南范县豫01井水位自1996年9月份以来持续下降的原因,对有可能影响该井水位动态的诸多因素逐一进行了对比分析和研究,认为范县豫01井自1996年9月至今的水位下降与中原油田抽水、注水、采油无关;而当地降雨降荷载效应外没有短期渗流反映;山西长治一带降雨量变化与豫01井的水位变化基本无关;山东梁册县97井水位动态与豫01井水位动太县有较好的一致性,表明山东梁山是豫01井地下水的补级源,指出该井1996年9月至今的水位趋势下降主要是1997年干旱、降雨量减少,地下水不能充分地补给所致,亦可能与近年来范地区地壳应力活动增强有关。  相似文献   
147.
水汞测量过程中干扰因素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华静  申春生  来淑琴 《地震》1999,19(3):291-296
汞是地下流体监测预报地震的灵敏组分之一,针对目前汞观测网中出现的突出问题——汞测量方法中的干扰因素进行了剖析,指出蒸馏水、化学试剂、温度和吸附作用是造成观测结果波动大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减少误差、排除干扰和识别异常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8.
本文介绍了多项式拟合零炮检距剖面的方法、原理,并提出了一种新的拟合方法,即时间—振幅双重拟合法(Time-AmplitudeDualFitingMethod),用于地震波组的提纯和多次波的压制,并将其与其他多次波的压制方法进行了对比  相似文献   
149.
胡小静  毕青  付虹 《地震》2017,37(2):157-166
针对云南省地电场观测中常见的路灯漏电、 雷电及降雨3种典型干扰因素, 分别讨论了干扰变化的形态特征、 功率谱分析结果、 干扰产生的过程和机理以及地电场地架设时的注意事项, 最后阐述了干扰识别的原理和依据, 得到以下认识: 路灯漏电引起的干扰变化以阶跃型周期变化为主要形态, 变化幅度主要受漏电产生的入地电流强度和土壤介质导电性能的影响; 雷电引起的干扰变化以典型的大幅畸变为主要形态, 主要与放电场强和雷区距离有关; 降雨引起的干扰变化以大幅上升或下降为主要形态, 持续过程与降雨量和电极自身性能有较大关系。  相似文献   
150.
窦立婷  杨顺达  平旗  李云  成诚 《山西地震》2019,(3):21-24,41
选取2008-2018年漫水井水位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发现,漫水井水位受多种干扰因素影响,包括降雨、雷电、抽水干扰,传感器故障,路由器和数采死机。对其微动态特征研究发现漫水井水位长期趋势特征受抽水干扰及降雨共同影响,月动态、日动态特征可以看到明显的潮汐效应,同震响应能力较好。了解其微动态特征并准确识别相关干扰因素有助于识别地震前兆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