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41篇
  免费   1363篇
  国内免费   465篇
测绘学   607篇
大气科学   151篇
地球物理   4456篇
地质学   1937篇
海洋学   227篇
天文学   41篇
综合类   212篇
自然地理   338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43篇
  2022年   102篇
  2021年   124篇
  2020年   184篇
  2019年   204篇
  2018年   183篇
  2017年   218篇
  2016年   215篇
  2015年   233篇
  2014年   388篇
  2013年   382篇
  2012年   264篇
  2011年   312篇
  2010年   275篇
  2009年   374篇
  2008年   416篇
  2007年   338篇
  2006年   347篇
  2005年   324篇
  2004年   284篇
  2003年   307篇
  2002年   289篇
  2001年   280篇
  2000年   257篇
  1999年   241篇
  1998年   213篇
  1997年   184篇
  1996年   196篇
  1995年   181篇
  1994年   133篇
  1993年   122篇
  1992年   89篇
  1991年   63篇
  1990年   46篇
  1989年   35篇
  1988年   35篇
  1987年   17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1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4篇
  1977年   8篇
  1954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Remote sensing, evaluation of digital elevation models (DEM),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s (GIS) and fieldwork techniques were combined to study the groundwater conditions in Eritrea. Remote sensing data were interpreted to produce lithological and lineament maps. DEM was used for lineament and geomorphologic mapping. Field studies permitted the study of structures and correlated them with lineament interpretations. Hydrogeological setting of springs and wells were investigated in the field, from well logs and pumping test data. All thematic layers were integrated and analysed in a GIS. Results show that groundwater occurrence is controlled by lithology, structures and landforms. Highest yields occur in basaltic rocks and are due to primary and secondary porosities. High yielding wells and springs are often related to large lineaments, lineament intersections and corresponding structural features. In metamorphic and igneous intrusive rocks with rugged landforms, groundwater occurs mainly in drainage channels with valley fill deposits. Zones of very good groundwater potential are characteristic for basaltic layers overlying lateritized crystalline rocks, flat topography with dense lineaments and structurally controlled drainage channels with valley fill deposits. The overall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the use of remote sensing and GIS provide potentially powerful tools to study groundwater resources and design a suitable exploration plan.The online version of the original article can be found at  相似文献   
62.
江西省宜春城区地面塌陷特征及防治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宜春城区属岗阜低丘地形,分布石炭系-二叠系覆盖型及裸露型碳酸盐岩,占城区面积近70%。浅部岩溶发育,覆盖层厚度一般小于20m,土洞较多,基岩面起伏大,第四系岩性结构复杂,地下水埋藏浅。由于抽采地下水及建筑施工振动等人为因素影响,诱发地面塌陷12处,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在城市规划功能布局时应充分考虑地面塌陷的易发程度及场地建设适宜性;应限制诱发塌陷因素的强度,在易发区须严格控制地下水开采,严禁新建开采井;塌陷治理的主要方法有填堵、跨越、灌注、深基础控制抽排水强度、及其它综合治理或避让方法,同时做好灾害的监测预报工作。  相似文献   
63.
本文简述了开发地震快报系统的主要技术。  相似文献   
64.
鄱阳盆地构造—沉积特征及其演化史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鄱阳盆地是发育在江南—九岭和怀玉—官帽基底拆离造山带上的白垩-古近纪张扭性断陷盆地,明显受近南北走向的赣江走滑断裂系和前白垩系逆冲断裂系晚期反转的双重因素控制,呈“两坳夹一隆”的区域构造格局。受赣江、进贤—石门街走滑断裂夹持的南昌凹陷,呈近南北向凹凸相间展布格局。进贤—石门街走滑断裂以东地区,“南断北超”型断陷自南而北由北东走向渐转为北北东向展布,其源于晚印支-燕山期北东向逆冲断裂在晚期的反转作用,西缘和北部受赣江断裂系东枝走滑断裂影响明显而发生转向。鄱阳盆地经历了早白垩世晚期(冷水坞组沉积期)拉分盆地、晚白垩世早-中期(周家店组—南雄组沉积早期)走滑张扭断(坳)陷盆地、晚白垩世晚期(南雄组沉积中-晚期)走滑伸展盆地和古近纪坳陷盆地等演化阶段,东南部断陷区(江埠—二甲村凹陷)由于喜马拉雅期的隆升剥蚀而只残存周家店组早期坳陷和周家店组中期—南雄组中期断陷两个发育阶段的沉积。  相似文献   
65.
本文主要对加密和身份认证技术进行了简要分析,并就如何利用证书解决WEB应用中 的信息对传输的保密性、完整性和不可否认性以及用户身份认证问题提出了安全解决 方案。  相似文献   
66.
城市信息化是中国城市发展的新主题与新动力,是解决目前我国城市发展中诸多难题的重要途径。本文首先对比了数字城市和信息城市,然后指出了建设信息城市的迫切性和重要性,最后提出了城市信息科学的学科范畴。  相似文献   
67.
本文简要地介绍了办公自动化的发展过程,分析了其常用的功能、特点,以及内容分类,论述了目前办公自动化系统的技术支撑和实现,并指出政府办公自动化系统在开发和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思路。对系统的推广使用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68.
虚拟现实技术在矿物数字博物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聂俊丽  朱杰勇  陈刚 《云南地质》2005,24(1):122-129
详细介绍基于照片的虚拟现实技术在矿物数字博物馆中的实现方法和应用,并对VRML与基于照片的虚拟现实技术进行分析研究,进而对两种实现方法的发展方向和应用前景提出见解。  相似文献   
69.
江西彭山锡多金属矿田地质地球化学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彭山锡多金属矿田位于长江中下游的九瑞地区,是近年来发现的一个以富锡、铅、锌矿产为主的大型矿田。以黑云母二长花岗岩与二云母碱长化岗岩组成的彭山隐伏岩体为中心,各类金属矿床呈“晕圈式”分布。矿床的形成分为2个成矿期共7个阶段,通过对彭山岩体、典型矿床及围岩中的硫同位素、铅同位素、包裹体及稀土资料进行分析,反映出燕山晚期钙碱性花岗岩体的缦位与多金属矿床的形成有着密切的联系,岩浆活动为本区提供了大量的成矿物质。  相似文献   
70.
江西省定南县滑坡形成条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西省定南县滑坡较为发育,1990~2002年,全县共发生滑坡283处,其规模一般较小,但造成的损失大。滑坡均由降雨诱发,4~6月份降雨量较大、多暴雨,该段时间滑坡较为多发;除此以外,影响滑坡形成的因素还有地形地貌、岩土类型、地质构造、岩土结构类型、人工切坡等。江西省定南县主要为中低山与丘陵地形,山坡坡度较大;岩土类型主要为岩浆岩、变质岩,岩石较为破碎,残坡积层与强风化层厚度大;断裂构造较为发育;居民大量挖山建房,形成大量的人工高陡边坡;这些因素为滑坡的形成提供了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