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5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1篇
测绘学   21篇
大气科学   4篇
地球物理   7篇
地质学   15篇
海洋学   3篇
综合类   34篇
自然地理   98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北宋路域耕地面积重建及时空特征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何凡能  李美娇  刘浩龙 《地理学报》2016,71(11):1967-1978
基于垦田和户口史料及耕地分布影响因子的分析,本文建立了北宋册载垦田数据的订正方法以及路域耕地分布倾向模型和分配模型,重建了北宋4个时点的路域耕地面积。结果表明:① 北宋开宝九年(976年)、至道三年(997年)、治平三年(1066年)和元丰元年(1078年)的耕地总量分别为468.27×106今亩、495.53×106今亩、697.65×106今亩和731.94×106今亩,百年间耕地面积增加了约2.64亿今亩;垦殖率从开宝九年(976年)的10.8%,增加至元丰元年(1078年)的16.9%,提高了约6个百分点;而人均耕地面积由15.7今亩降至8.4今亩。② 从空间变化特征看,东南地区是北宋土地垦殖发展最快的地区,土地垦殖率增加了约12.0%,北宋中期长江中下游平原局部地区垦殖率高达40%;其次是北方地区,土地垦殖率增加了5.2%,北宋中期黄淮海平原的土地垦殖率也超过了20%;西南地区农业发展相对落后,区域土地垦殖率仅增加1.2%,除成都府路外,各路垦殖率均低于6%。③ 从评估结果看,本文所构建的路域耕地分配模型具有一定的可行性,相对误差绝对值小于20%的路域占总路数的84.2%,结果能较好地反映北宋时期路域耕地面积的时空变化特征。  相似文献   
82.
In recent years, land use and land cover have under gone tremendous change on the Loess Plateau, leading to temporal and spatial variation over many ecological factors, such as carbon storage. Based on four series of land-use data from remote-sensing imaging, spatiotemporal changes of land-use types and volume changes were analyzed. Combined with carbon-stock-assessment modules of the In VEST(integrated valuation ecosystem services and tradeoffs) model, the carbon-storage change was estimated and analyzed at the subcounty and subbasin scales. The results show that(1) cultivated land and grassland area decreased, while woodland and urban land area increased in northern Shaanxi;(2) the average carbon storage in Huangling County and the Beiluo River Basin is the largest, while that of Yuyang County and the Xinshui River Basin is the minimum, and that of Wuqi County showed the greatest growth;(3) carbon storage in the study area showed a definite decrease in 2000, but in general has increased from 1995 to 2010;(4) carbon-storage figures of subbasins and counties are all restricted by the natural status and land-use landscape of the whole study area. From the results,it can be seen that the effect of ecological policies is remarkable. This study has important implications for the rational planning of land use, adjustment of the ecosystem carbon cycle, and related policies.  相似文献   
83.
云南金沙江流域生态环境极为脆弱,在人为作用下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较为显著,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目前已被我国政府列为全国生态环境建设的重点区域。本文选择金沙江中游中山高原与干热河谷区较为典型的宾川县作为研究实例,采用航片判读、实地调查与GIS等方法编制1960、1980和2000年土地利用与土壤侵蚀图,据此分析了该县1960 ~ 2000年的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及其引发的土壤侵蚀变化特征,重点揭示区域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的基本规律及其引发的土壤侵蚀变化过程,并提出土壤侵蚀治理的工程与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84.
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与土壤侵蚀关系研究进展   总被引:34,自引:7,他引:27  
土壤侵蚀作为LUCC引起的主要环境效应之一,是自然和人为因素叠加的结果。不合理的土地利用和地表植被覆盖的减少对土壤侵蚀具有放大效应。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与土壤侵蚀关系的研究已逐渐成为LUCC研究和土壤侵蚀研究的一项新的重要课题。目前,涉及土地利用/土地覆盖的土壤侵蚀研究方法有很多,本文介绍了基于模型的定量研究、基于GIS和RS的研究、基于放射性同位素的研究以及基于湖泊(水库)沉积物的研究的基本原理与研究进展,同时指出了每种方法中存在的不足。  相似文献   
85.
吉林西部水田时空变化与固碳效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解译吉林西部1989年、1996年、2000年、2004年和2008年等5个年份的土地利用/覆被变化(LUCC)数据,获取吉林西部水田面积变化及其空间分布情况.设置了38个典型采样单元,各单元分别采集3~5个土样,测试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有机碳含量,分析水田开发所引起的LUCC变化对水田有机碳储量的影响.结果显示:1...  相似文献   
86.
Introduction Rocky desert is a distinguishing phenomenon in China’s subtropical karst region, and it is caused by serious soil erosion, large areas of bedrocks protruding above soil, or alternatively large amount of gravels piling up in the field, leading to reduction or complete loss of soil productivity. This is a form of surface soil deterioration similar to desert (WANG 2002, WANG et al. 2004). Now the rocky desert is being expanded at an astonishing speed, and now it accounts for 30 …  相似文献   
87.
台湾土地利用变迁及其永续发展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台湾的土地利用与地表覆盖变迁 (L and Use/ Cover Changes,L U CC)一直为地理学与相关学科研究者所关心。其中 ,大部分的研究侧重于土地利用与地表覆盖变迁的环境分析 ,另一些则专注于特殊土地利用与地表覆盖型态的空间分布的调查与研究。十年前 ,台湾的学者与政府机构开始参与国际性 L U CC研究。目前已参与的研究活动例如:the Southeast Asian Regional Comm ittee(SARCS) for Global Change System for Analysis,Research andTraining(START) ,LUCC-IGBP(the International Geosphere-Biosphere Programme) ,LUCC-IHDP(the Hum anDim ensions of Global Environmental Change Programme) ,IGU -LUCC(International Geographical U nion)以及其它国际性 LUCC相关研究议题。建立不同时期土地利用与地表覆盖的时序数值数据库 (tem poral database),是从事LUCC研究重要的一项工作 ,本文重点论及台湾的土地利用与地表覆盖的数值数据库 ,及其以往 40年来土地利用的变迁。  相似文献   
88.
王育红 《测绘工程》2022,31(1):12-16,23
作为描述土地变化转移总体结构与数量的基础性模型,转移矩阵已广泛应用于土地利用/覆被变化领域.现有文献大多直接给出所研究区域的LUCC转移矩阵计算结果,但很少讨论分析其具体计算方法与步骤.针对这一情况,文中在界定总结转移矩阵概念和性质的基础上,详细描述A rcGIS平台下基于土地利用/覆盖栅格分类数据人工手动计算转移矩阵...  相似文献   
89.
四川省广安市土地利用/覆盖遥感动态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社会工业化进程的加快,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因此开展典型地区生态环境遥感动态监测分析是认识全国土地利用变化现状的重要途径。在遥感和GIS技术支持下,通过建立广安市土地利用数据库,对广安市2000-2007年间土地利用/覆盖类型的动态度变化和转移变化进行了分析,确定了土地利用/覆盖类型的初始状态矩阵...  相似文献   
90.
中国可持续发展问题与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研究   总被引:171,自引:9,他引:171  
刘彦随  陈百明 《地理研究》2002,21(3):324-330
土地利用 /覆被变化 (LUCC)研究 ,已成为全球环境变化和可持续发展领域前沿的核心问题。中国是世界上人多地少、生态与环境问题较为突出的发展中国家 ,目前中国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许多问题 ,都与土地利用及其变化有着内在的、必然的联系。因此 ,面向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 ,开展土地利用 /覆被变化的系统研究 ,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与战略意义。本文重点对土地利用 /覆被变化与可持续发展重点问题的关系 ,以及面向可持续发展问题的LUCC研究目标、主要内容和技术方法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