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9篇
  免费   83篇
  国内免费   29篇
测绘学   16篇
大气科学   36篇
地球物理   74篇
地质学   107篇
海洋学   1篇
综合类   9篇
自然地理   98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The Hongzuisi Section in Lanzhou area is used to infer the paleoclimate since the late glacial epoch. Through combined analysis of organic carbon isotope and CaCO3 content, paleoenvironment evolution of Hongzuisi Section since the late glacial epoch is discussed. There were changes in both dry-moist and warm-cold. Especially the climate changes can be compared with synchronous sections of other areas, which provides useful information for our future forecast.  相似文献   
102.
近50年来兰州城市气候变化的R/S分析   总被引:37,自引:7,他引:37  
运用R/S方法、城效对比法,对1951-1999年兰州市城市气候的温度、水汽压、相对湿度和日照百分率等指标的冬(1月)、夏(7月)及年平均值进行了计算分析,各项指标的Hurst指数H均大于0.5,说明它们存在明显的赫斯特现象,反映了兰州市近50年来气候变化存在趋势性成分,即持续性的城市化气候效应。至于各项指标的Hurst指数在冬、夏及年平均值间有差异,分析证明这是兰州城市化气候效应强度的季节差异所造成。  相似文献   
103.
分析不同时期城市的生境质量变化,研究城市土地利用方式对生境质量的影响,对于区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以兰州地区为例,采用InVEST模型测评其生境质量和生境稀缺性。结果表明:2000—2015年,研究区域边界生境存在退化迹象,生境质量分布呈现与土地利用类型格局相似的集聚特征,区域总体生境质量稳定,变化频繁且生境类型稀缺的区块主要表现在草地。  相似文献   
104.
通过对兰州段黄河Ⅱ和Ⅲ级阶地剖面的地层岩性、粒度分析和光释光测年等,认为剖面中被普遍界定为河漫滩沉积的一套厚几米至几十米具水平层理的细粒砂土层是以冲、洪积与黄土互层的交互式沉积,其开始沉积的时期与气候进入冰期或冰阶相对应。据此可将兰州段黄河阶地剖面地层划分为三部分,即:河流砂砾石层、加积层与风成黄土层,分析了这一地层结构的发育过程,指出沉积相的识别和划分对于阶地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5.
姚宝贵 《甘肃地质》2007,(Z1):71-75
兰州地处中国地理中心,肩负着经济建设和战略转移的重任,同时兰州又是在中国滑坡、泥石流灾害最严重的城市之一。近50年来,共发生地质灾害194次,造成630人伤亡,直接经济损失3.4亿元。新的调查显示,全区地质灾害隐患点394处,其中泥石流126条,滑坡95处、崩塌28处、地面塌陷11处、不稳定斜坡134处。根据危险性评估,威胁特重的有69处,重的有100处,中度的有149处,轻度的有76处。区内地质构造发育、新构造运动强烈,地形地貌复杂,降雨集中,人类活动强烈,通过对兰州市区地形、地貌特点和滑坡泥石流危害及成因分析,提出了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06.
姚宝贵 《甘肃地质》2007,16(1):71-75
兰州地处中国地理中心,肩负着经济建设和战略转移的重任,同时兰州又是在中国滑坡、泥石流灾害最严重的城市之一。近50年来,共发生地质灾害194次,造成630入伤亡,直接经济损失3.4亿元。新的调查显示,全区地质灾害隐患点394处,其中泥石流126条,滑坡95处、崩塌28处、地面塌陷11处、不稳定斜坡134处。根据危险性评估,威胁特重的有69处,重的有100处,中度的有149处,轻度的有76处。区内地质构造发育、新构造运动强烈,地形地貌复杂,降雨集中,人类活动强烈,通过对兰州市区地形、地貌特点和滑坡泥石流危害及成因分析,提出了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07.
兰州市冬季大气边界层结构特征的观测和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安兴琴  吕世华 《气象科学》2007,27(4):374-380
本文利用甘肃省政府和中国科学院的科技合作项目"兰州市大气污染及对策研究"所获得的系留气球探空资料,并且结合数值模拟方法,对兰州市冬季大气边界层温度场特征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没有特殊天气过程的典型冬季代表性时段,山谷城市兰州逆温边界层结构无论白天或夜间都存在,而且经常出现多层逆温和白天的脱地逆温情况,只有当冷空气过境时,逆温现象才减弱或消失;与观测结果相比较可以看出,数值模拟结果基本上反应了温度场的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108.
兰州市南北两山水热条件对侧柏根系分布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根系是植物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的主要场所之一,其分布特征反映了植物对环境的利用程度和适应性。试验采用土钻法研究了兰州地区的主要造林树种——侧柏的根系分布特性。结果表明:不同立地条件对侧柏根系分布特征有显著影响。阴坡根系分布比阳坡深,根系生长量比阳坡大,灌溉区根系分布比无灌溉区深;在无灌溉条件下向阳立地的根系集中分布在20~30 cm土层,向阴立地的根系集中分布在10~30 cm土层;在灌溉条件下向阳立地的根系集中分布在10~40 cm土层,向阴立地的根系集中分布在20~50 cm土层;向阳立地根系生长以Φ<1 mm为主,占所有根量的61.5%。向阴立地根系生长主要以Φ≥3 mm为主,占所有根量的68.5%。  相似文献   
109.
张剑  柯宝贵  刘同木  曹炳强 《测绘科学》2021,46(1):99-107,161
针对兰州市中心城区的地面沉降问题,该文采用PS-SBAS和PS-InSAR技术,利用2016-01-20—2019-02-21时间段内的39景Sentinel-1A/B降轨数据,使用缓冲区分析技术对兰州市中心城区轨道交通线和铁路线周边100m区域做了沉降影响分析,监测结果表明:基于Sentinel-1A/B数据和时序InSAR技术,可以准确监测城市地表的沉降和轨道交通线的沉降时空规律;沉降区域主要集中在研究区东南部的方家泉村、和平镇和猪咀岭村;软土地基下地铁的施工会导致沉降现象的发生,兰州轨道交通线和铁路线的沉降主要发生在城区东南方向;在监测时段内,使用两种时序InSAR技术监测的同名点在沉降趋势和累计沉降量上保持了良好的一致性和吻合性,但PS-InSAR的时序变化曲线较PS-SBAS更为平缓。  相似文献   
110.
沉积物中有机碳同位素组成是重建古环境变化的有效指标,但陆地长序列的有机碳同位素记录目前较为罕见.本文选取兰州盆地已具古地磁测年的永登剖面(厚度为330~1310m部分,年代介于44~ 15Ma)进行了有机碳同位素分析,结果表明44Ma开始其值先逐渐偏重后变轻(平均-24.6‰),至33.2Ma突然变重后维持相对稳定的高值(平均-23.7‰),再至25.5Ma后又变轻(-24.4‰),与全球氧同位素从长期演化趋势以及事件上均呈现出较一致的对应关系,即与温度之间存在负相关.这表明兰州盆地中始新世-中中新世期间有机碳同位素变化可能受控于全球温度变化,温度的改变可能影响了陆源C3植物与湖泊内生沉水和挺水植物对有机质的相对贡献比例,确切的机制理解有待其他指标的辅助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