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19篇
  免费   316篇
  国内免费   499篇
测绘学   10篇
地球物理   417篇
地质学   1591篇
海洋学   68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78篇
自然地理   69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37篇
  2021年   46篇
  2020年   59篇
  2019年   99篇
  2018年   66篇
  2017年   58篇
  2016年   107篇
  2015年   81篇
  2014年   99篇
  2013年   100篇
  2012年   77篇
  2011年   100篇
  2010年   72篇
  2009年   81篇
  2008年   95篇
  2007年   88篇
  2006年   102篇
  2005年   81篇
  2004年   65篇
  2003年   86篇
  2002年   58篇
  2001年   66篇
  2000年   57篇
  1999年   49篇
  1998年   48篇
  1997年   37篇
  1996年   27篇
  1995年   37篇
  1994年   48篇
  1993年   37篇
  1992年   31篇
  1991年   23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20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1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71.
针对目前裂缝岩芯检测的技术缺陷,建立了裂缝面、在层层面及钻井井身等产状要素之间的空间几何学联系,利用这种联系可以确定非定向取芯井裂缝的真实产状,研制了裂缝岩芯检测资料处理系统软件,可提高代作效率和精确度;应用该技术对江汉盆地王场地区潜江组非砂岩进行了研究,结果揭示了目的层裂缝成因类型、空间分布及对油气的控制作用。据此所提出的靶区经钻探已获得油流,说明该技术具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2.
运用分形理论对鄂西恩施、建始断裂的几何分形结构特征进行了研究,并选取有代表性的碎裂岩作了粒径—频度分析,表明其同样具有分形结构,分维值可以定量地反映恩施、建始断裂同为地壳上部浅层构造,几何结构较为简单,构造活动性弱,分别趋于构造衰亡和发育成熟阶段。在这两条断裂附近通过水系的分形统计结果分析,断裂几何分维值的意义与其最后一次活动表现出的水系切错和同步弯曲现象相吻合。分维值可以作为断裂工程活动性评价的一个定量指标。  相似文献   
173.
Burst strain disturbance—A new test study on fracture precursor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IntroductionBeforeanearthquakeocuurs,deformationvariationsobviouslyappearinseismogenicareaandnearbywhichwerereportedalot.Earl...  相似文献   
174.
铁法煤田煤储层渗透性预测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煤储层的渗透性预测是煤层气开发前必须的储层评价工作。评价方法是依据围岩节理及煤层裂隙的宏观、微观统计分析,寻找区内裂隙发育带及其走向,预测高渗透区的分布。  相似文献   
175.
对龙门山中段彭灌杂岩体中的一条韧性剪切带进行了确定和命名,并着重从显微组构及岩组学方面对其变形环境进行了讨论,推断其形成深度为10km、温度为500℃、压力为500MPa,形成时的差异应力值为80~110MPa,应变速率为10-11~10-10m/s。  相似文献   
176.
吉林大安油田储层裂缝的综合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在岩芯描述和三维有限元数值模拟的基础上,对大安油田裂缝的分布特征,发育规律,分组裂缝所起作用及其对开发的影响等方面进行了综合评价。大安油田储层中发育了受沉积微相和构造控制的四组裂缝。  相似文献   
177.
本文利用变参数回归分析建立了多口井的泥质岩储层裂缝密度模型。该模型的平均相对误差为13.5%,较常系数回归分析、BP网络模型进行裂缝预测的精度高(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38.7%、17.9%)。通过实际资料处理认为该油田在纵向上随时代变老,深度加深,裂缝密度降低。即从N22、N12到N1,平均裂缝密度从0.78条/m、0.5条/m降低到0.3条/m。在平面上,沿构造轴部裂缝最发育,平均裂缝密度N22、N12、N1层分别为0.58条/m、0.6条/m、0.3条/m。  相似文献   
178.
研究区侏罗系后城组地层发育着多组节理,根据其方位及相互关系,自早到晚分为5个节理组,其定向分别为174°、77°、58°、145°和119°,反映出节理形成的最大主压应力方向交替变化和偏转。岩石应变强度具有由弱至强,再由强至弱的演化趋势,而节理型式趋向不规则。区内节理多属构造成因,推测形成于侏罗纪末至白垩纪初近南北向的区域挤压过程。热液活动在区内节理形成之后,而后119°方位节理组发生右行走滑。  相似文献   
179.
INTRODUCTIONTunnelexcavationbyblastingmethodinhardrockisusualyaccomplishedwithadrilandblastprocedurewhereaboreholeisdriledint...  相似文献   
180.
倒木河金矿为吉林中部矿化集中区中主要矿床,区域大地构造环境决定了矿化集中区的成矿地质条件和区域成矿系列的产出。区域上北东向小城子-口前,双河镇-西阳两条左行剪切断裂和小城子-双河镇北西向断裂为导岩,导矿构造,控制该矿床的产出。两条北东向左行剪切断裂产生的次级裂隙构造控制矿体和矿脉的产出,为矿床的容矿构造,从该区所具有区域构造环境至区域控矿断裂构造到次级容矿裂隙构造,构成了三级控矿系统,控矿断裂和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