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1篇
  免费   113篇
  国内免费   38篇
测绘学   1篇
地球物理   159篇
地质学   282篇
海洋学   13篇
综合类   5篇
自然地理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15 毫秒
391.
西沙群岛西科1井致密白云岩具有低孔低渗特征,前人证实其是由填隙物与围岩2个相互独立的岩石矿物学端元组成,同时西沙群岛远离陆架,其内碳酸盐岩中的地球化学指标尤其稀土元素可以很好地指示古海洋和沉积环境。作者以致密白云岩围岩为研究对象,通过显微观察、SEM-EDS(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能谱仪)、激光原位剥蚀技术分析其矿物及稀土元素特征。结果表明围岩中白云石以细晶白云石为主,包括自形、半自形及他形,孔隙细小,发育典型雾心亮边构造。稀土配分表现为LREE亏损、La正异常、Ce负异常、高Y/Ho值等典型海相碳酸盐岩稀土元素特征。此外Eu具有正异常,认为与来自海底的热液活动有关。  相似文献   
392.
高频旋回分析有利于揭示浅水碳酸盐岩台地海平面升降、沉积物响应、古地理单元演化及对盆地内沉积分异影响等诸多沉积学信息。依据鄂尔多斯盆地横山地区丰富的钻井取心资料,通过岩石类型、典型五级旋回结构等分析,对中奥陶统马家沟组马五6亚段开展了高频旋回研究。研究表明: (1)基于研究区内马五6亚段碳酸盐岩与蒸发岩共生组合的9种岩石类型,识别出5种典型T-R单旋回,其中旋回Ⅰ、Ⅱ、Ⅲ为云质潟湖—颗粒滩—灰泥丘沉积,Ⅳ、Ⅴ为膏盐质潟湖沉积,并以5种单旋回为基本单元搭建骨架井五级高频旋回结构剖面;(2)依据五级高频旋回结构剖面建立的Fischer图解,认为马五6亚段处于三级旋回晚期,内部发育“2个”四级旋回,具有初次海退—快速海侵—再次海退的相对海平面变化趋势;(3)结合五级旋回厚度统计,认为第1套四级旋回沉积期处于隆拗格局发育阶段,该时期横山凸起作为水下高地,对东西两侧海水封隔明显;至第2套四级旋回沉积阶段,填平补齐作用导致横山凸起影响减弱,海水循环得到改善,凸起东西两侧盐度明显下降。以马五6亚段为例的高频旋回研究,在横山地区马五6亚段地层学、沉积学研究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以期在鄂尔多斯盆地马家沟组未来研究中得到进一步推广和实践。  相似文献   
393.
综合野外露头及钻井岩心、薄片观察,总结了鄂尔多斯盆地中东部奥陶系马五4亚段沉积微相类型及纵向微相序结构类型。并选取膏盐岩累计厚度及膏盐岩累计厚度/地层厚度等单因素,以单因素分析多因素综合作图法理论为指导,对马五43、马五42、马五41b、马五41a等4个小层进行深入研究。分析结果表明,马五4亚段沉积时期处于一个干旱炎热、海平面相对较低的沉积环境,其内部存在隆洼相间的古沉积格局,从马五43沉积时期至马五41沉积时期,相对海平面逐渐上升,海水含盐度逐渐降低,这些是控制各小层沉积微相发育和空间分布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394.
用王吉易等人的地下流体附加力源的研究思路,分析了晋5—1井水位的3次高值变化,表明,这3次水位变化是华北区域应力场增强、大范围应力调整、传递的结果,反应的是华北地震活动自唐山大地震后的2个调整过程,并非简单的降雨干扰。  相似文献   
395.
中国石油测井学科的发展及展望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谭廷栋 《地球物理学报》1997,40(Z1):344-350
综述中国石油测井学科的发展及展望,指明了未来石油测井学科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96.
碳酸盐岩中缝合线的形成机制及其储集意义讨论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李国蓉 《矿物岩石》1997,17(2):49-54
本文以鄂尔多斯盆地马家沟组灰岩中发育的缝合线为研究对象,通过岩石学观察,阴极发光、电子探针、质谱分析资料的综合分析,对该套地层中的缝合线进行了分期分类,进而讨论了缝合线的形成机制和储集意义,建立缝合线形成与构造裂缝充填相联系的配套模式,并讨论了缝合线的演化及其向储渗空间转化特征,指出在一定条件下其对储层的形成及储集性的改善具较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97.
本文介绍了嘉兴市污水处理顶管工程中高位沉井(沉井深38.9m)的施工方法,重点讨论了沉井分段下沉施工和沉井水下混凝土封底施工及偏差处理措施,水力吸泥设备、触变泥浆助沉等主要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398.
This paper presents two object models with corresponding simulation algorithms, which aim to condition well data correctly while still converging in reasonable time. The first model is devoted to fluvial channels and the second one is mainly intended for smaller objects. To verify the conditioning, a method for validating well conditioning algorithms for object models is given. The purpose is to determine the extent to which the well conditioning introduces a bias in the models. To do this, we check that the double expectation of a parameter conditioned to wells is equal to the unconditional expectation. This method is applied to two different object models. Both the conditioning algorithms presented here give good results using this test.  相似文献   
399.
肖燕  黄怡  屈伟  姚华  王贤 《新疆地质》2007,25(4):418-421
储层反演技术已经成为油气勘探与开发过程中研究储层横向变化的主要手段.充分利用测井资料具有较高的纵向分辨率和地震资料的横向连续性好的特点,通过地震反演技术研究储层在空间上的变化规律,指导油气藏的勘探与开发工作.由于测井资料存在着仪器类型、测量年代差异等原因,影响了地震资料在反演过程中的准确标定和反演的结果.以准噶尔盆地石南31井区白垩系储层的地震资料反演结果为例,分析测井数据预处理对地震资料储层反演的影响.  相似文献   
400.
简述渤海湾盆地锦州A-1井新近系明化镇组、馆陶组和古近系东营组地层特征的基础上,对基底地层归属进行了讨论。根据希指蕨孢属高含量的孢粉组合面貌,过井剖面地震反射特征,岩电性特征及周边JZB-1井,JZC-1井的地层对比,认为其应属中生界白垩系。本次基底重力异常、航磁异常地层的发现揭示了辽东湾地区与传统认识不同的潜山,证实辽东湾地区潜山也存在较好的盖层,丰富了辽东湾地区中生界储盖组合及成藏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