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1篇
  免费   78篇
  国内免费   141篇
测绘学   1篇
大气科学   274篇
地球物理   32篇
地质学   11篇
海洋学   29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4篇
自然地理   8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6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1.
Abstract

El Niño Southern Oscillation (ENSO) has been linked to climate anomalies throughout the world. This paper presents an overview of global ENSO-streamflow teleconnection and identifies regions where the relationship may be exploited to forecast streamflow several months ahead. The teleconnection is investigated by fitting a first harmonic to 24-month El Niño streamflow composites from 581 catchments worldwide and the potential for forecasting is investigated by calculating the lag correlation between streamflow and two indicators of ENSO. The analyses indicate clear ENSO-streamflow teleconnections in many catchments, some of which are consistent across large geographical regions. Strong and regionally consistent ENSO-streamflow teleconnections are identified in Australia and New Zealand, South and Central America, and weaker signals are identified in some parts of Africa and North America. 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 ENSO-streamflow relationship and the serial correlation in streamflow can be used to successfully forecast streamflow. The streamflow forecasts can be used to help manage water resources, particularly in systems with high interannual variability in Australia, southern and drier parts of Africa and some areas of North America.  相似文献   
12.
北极海冰对我国梅雨及气候预报的指示意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刘宗秀  曹鸿兴 《气象》1994,20(11):21-24
分析了北极海冰面积和长江中下游地区梅雨各特征量之间的相关关系,发现北极海冰对未来3-5年的梅雨预测有指示意义,而梅雨对下一年北极海冰有显著的遥相关,这反映了北极海冰与东亚大气环流间的交互作用。  相似文献   
13.
我国月平均气温场遥相关结构的观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我国月平均气温场的遥相关结构。指出,我国冬季月份的气温场的跷跷板特征不明显。夏季月季有明显的遥相关结构。给出了各月的遥相关模态及强度。指出,月平均气温遥相关表现为从南向东北,西北方向的辐射状。在105°E以东呈东北-西南向。在105°E以西呈西北-东南向。这种遥相关结构是由环流异常造成的。而且可以在区域的月平均气温场预报中使用。  相似文献   
14.
利用欧洲中心全球客观分析的7层月平均位势高度距平资料,计算了几种大气环流遥相关型指数与各层位势高度距平的相关系数分布。发现:大气环流异常的正压、斜压性的地理差异与遥相关型的垂直结构关系密切。综合经验正交函数分析,结果亦然。  相似文献   
15.
30—60天大气振荡的全球特征   总被引:14,自引:6,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崇银 《大气科学》1991,15(3):66-76
利用ECMWF格点资料,分析研究了大气季节内(30—60天)振荡的全球特征。30—60天振荡动能的分布表明高纬度地区要比赤道地区大得多。说明那里有较突出的30—60天振荡。中高纬度地区的30—60天振荡与热带有明显不同,垂直结构为正压模态,以纬向2—4波为主,多为向酉传播。30—60天振荡存在明显的低频遥相关,北半球主要为欧亚—太平洋(EAP)型和PNA型,南半球主要有澳洲—南非(ASA)型和环南美(RSA)型,并且在全球范围构成南北半球相互衔接的低频波列,即EAP-ASA波列和PNA-RSA波列。南北半球30—60天大气振荡有明显的相互影响,本文研究了南北半球30—60天振荡相互影响的3种主要过程。  相似文献   
16.
17.
18.
夏—冬海气热力遥相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9.
北半球冬季遥相关型环流异常的若干性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1951-1985年间北半球冬季700,500,100hPa月平均位势高度场,分析了Wallace等提出的5个遥相关型所对应的环流异常和它们的性质,发现它们在对流层中下部是相当正压结构,在对流层上部减弱消失,某些遥相关型(如EU,PNA)环流异常存在明显;主要遥相关型环流异常的持续时间约为一个月。  相似文献   
20.
经圈环流对定常波传播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燕  缪锦海 《气象学报》1994,52(4):424-432
在一般斜压大气中,基本气流中包含经圈环流时,定常波传播不仅能穿过东风带,而且明显增强。在基流含有经圈环流的情况下,北半球中纬度地形强迫可引起低纬大气的显著响应,这表明经圈环流在中低纬定常响应的相互联系中起着重要作用;北半球中纬度热力强迫可产生类似北半球夏季季风环流的波列分布,这说明经圈环流在夏季季风环流的形成中起着一定的作用;在赤道东太平洋加热强迫情况下,在冬半球可引起PNA型的定常波传播波列,而在夏半球却没有明显的PNA特征。这表明经圈环流对冬、夏半球的定常波传播路径有着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