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9篇
  免费   100篇
  国内免费   65篇
测绘学   171篇
大气科学   87篇
地球物理   190篇
地质学   98篇
海洋学   121篇
天文学   30篇
综合类   48篇
自然地理   29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37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45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40篇
  2013年   39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39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50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51.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quantify the dispersivity in the longitudinal direction by upscaling pore scale mixing over a network domain and to verify the dispersivity with that obtained through the more rigorous upscaling technique, the Brownian particle tracking model (BPTM). We model a porous medium with a network of pore-units that are comprised of pore bodies and bonds of finite volume. Such a pore-unit is assumed to be a mixing cell with the steady state flow condition for a single fluid. Dispersivity can be obtained by solving the mixing cell model (MCM) for the concentration in each pore-unit and by averaging the concentrations for a large number of pore units (as a function of time and space). A minimal size of network that ascertains an asymptotic value of dispersivity was determined and verified with large size pore networks. This numerically computed dispersivity is compared with the results from the BPTM for the same porous medium and flow conditions. We show that the dispersivity obtained from the MCM is equally reliable for the heterogeneous pore-networks and can be estimated as a function of pore size heterogeneity. For homogeneous networks with the MCM, the iteration time step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On the other hand, for networks with the BPTM, the assumption of intra-bond velocity profile affects the results.  相似文献   
52.
Flow and transport processes in porous media occur on different spatial and temporal scales and may also be locally different. Additionally, the structure of the porous medium itself generally shows a high dependence on the spatial scale.  相似文献   
53.
研究了用GPS测定基阵坐标,分析了水听器基阵所接收到的声脉冲信号的处理。通过模拟和实测数据的试算,证明了本文提出的模型及方法不但能处理多系统含有粗差的观测值,而且具有良好的跟踪处理机动目标的性能。  相似文献   
54.
核爆炸与地震相比,围绕爆炸源的初动具有更多的向上记录和更高的振幅周期比,初动可以作为核爆与地震的一个识别标志。某些核爆炸的向下记录。或许是由于低信噪比的原因,记录到的是初至波的第二个半周;其余的也许是由于近P波走时曲线的反射波造成。  相似文献   
55.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structure,geometric model and geo-metric calibration of Photogrammetron I-the first type of photogrammetron which is designed to be a coherent stereo photogrammetric system in which two cameras are mounted on a physical base but driven by an intelligent agent architecture.The system calibration is divided into two parts:the in-lab calibration determines the fixed parameters in advance of system operation,and the insitu calibration keeps tracking the free parameters in real-time during the system operation.In a video surveillance set-up, prepared control points are tracked in stereo image sequences,so that the free parameters of the system can be continuously updated through iterative bundle adjustment and kalman filtering.  相似文献   
56.
57.
利用新一代天气雷达回波资料和一个雷暴单体识别、追踪和分析算法, 对2004年7月10日下午造成北京局地短时强降水的雷暴特征进行了初步分析。在偏南暖湿气流中生成的对流云团, 在北京上空迅速发展, 逐渐形成了一个覆盖城区的β-中尺度对流超级复合体, 导致了这次强降水过程。详细分析表明, 强对流主要是来自城区西南和东南两个方向生成和发展起来的雷暴。在北京西南部的雷暴逐渐向东北的城近郊区移动和发展, 并与新生成的雷暴合并加强, 造成了石景山、门头沟和海淀部分地区的大雨。在北京东南部逐渐形成的两个小雷暴单体迅速增长并向西北方的城区移动, 在到达城区时合并且迅速加强, 但移速缓慢, 在北京城区维持了两个多小时, 造成了城区的大暴雨过程, 降水量大但空间分布不均匀。雷暴顶高度和最大反射率因子的关系呈反位相变化, 雷暴最大反射率因子出现的高度均位于0 ℃等温线之下 (≥0 ℃) 或其附近, 雷暴的中心和反射率因子权重质心也基本位于0 ℃等温线之下, 均证实了这是一个典型的液态强降水对流系统。分析还表明, 20:00 (北京时) 左右的超强雷达回波是由大气异常传播造成的虚假超折射回波。  相似文献   
58.
在场地波速测量中,由于噪声等因素的影响很难准确识别P、S波的初至时刻,致使波速结果存在很大的误差。本文给出了一种基于小波变换的波速测量的新方法。该方法利用波动信号的小波变换与弹性波群速度的关系准确识别弹性波初至时刻。弹性波小波变换的峰值时刻代表着以群速度传播的弹性波的初至时刻,使P波、S波的初至时刻的确定具有明确的物理意义,波速的结果准确、可靠、稳定。此外,波动信号的小波多尺度分析还可以确定地层中传播的弹性波的频散特性。最后,该方法在场地波速测量的实测信号的应用表明该方法可准确确定P、S波速。  相似文献   
59.
一种基于图像金字塔光流的特征跟踪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推导并实现了一种基于图像金字塔光流的角点特征跟踪方法。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不同运动幅度和运动方式下的检测跟踪性能较好,能够有效地应用于长序列图像的特征跟踪。  相似文献   
60.
基于“前兆台网(站)观测数据跟踪分析平台”,对武汉台形变观测资料进行了系统分析,提取出观测曲线受降雨干扰影响的事件,采用降雨总量、初始驱动降雨量和瞬时降雨量最大值等降雨参数对降雨干扰事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降雨总量达40 mm、初始驱动降雨量为0.3 mm或瞬时降雨量最大值达0.6 mm时,DSQ型水管倾斜仪易受降雨干扰;SSY型铟瓦棒伸缩仪当降雨总量超60 mm或瞬时降雨量最大值大于0.5 mm时易受降雨干扰;VS型垂直摆倾斜仪受降雨干扰与降雨总量、初始驱动降雨量和瞬时降雨量最大值无显著相关关系;降雨总量对形变仪器观测物理量的影响基本呈现线性;而形变仪器观测物理量与初始驱动降雨量、瞬时降雨量最大值无显著相关关系。认为武汉台形变观测受降雨影响主要来自降雨渗透影响和周边水体荷载变化影响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