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39篇
  免费   420篇
  国内免费   351篇
测绘学   193篇
大气科学   637篇
地球物理   1033篇
地质学   780篇
海洋学   147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122篇
自然地理   396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36篇
  2022年   91篇
  2021年   105篇
  2020年   94篇
  2019年   117篇
  2018年   93篇
  2017年   107篇
  2016年   84篇
  2015年   81篇
  2014年   157篇
  2013年   135篇
  2012年   159篇
  2011年   157篇
  2010年   131篇
  2009年   157篇
  2008年   152篇
  2007年   166篇
  2006年   157篇
  2005年   170篇
  2004年   131篇
  2003年   144篇
  2002年   92篇
  2001年   80篇
  2000年   91篇
  1999年   81篇
  1998年   68篇
  1997年   47篇
  1996年   54篇
  1995年   66篇
  1994年   40篇
  1993年   26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81.
2004年广东省干旱灾害遥感监测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广东省气候湿润、植被覆盖度高的特点,以NOAA/AVHRR资料为数据源,采用植被供水指数法,对2004年广东省发生的50年来最严重的一次干旱灾害进行遥感动态监测,并结合土地利用分类数据,采用掩膜技术提取干旱分类信息.研究结果表明,10月上旬全省部分地区出现旱情,10月下旬全省受旱总面积达到峰值,占全省面积的72.6%;11月上旬后期受旱面积有所减少,中旱、重旱区域有所增加,其后旱情总体呈减缓趋势,但在12月中旬出现了短暂的增加趋势.以11月上旬为例的干旱灾害分类研究还表明,水田、旱地、灌木、林地等不同的用地类型,其受旱比例依次递减.该研究结果较好地反映了本次干旱灾害的空间分布及发展过程,为相关部门进行干旱灾情评估、制定和实施抗旱减灾措施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2.
统计了1961~1999年39a阿勒泰地区7个测站的气象观测资料,给出阿勒泰地区大风的时空分布特征,并提出了相应防御措施。  相似文献   
183.
应用酒泉、张掖、武威实况资料,从作物的各个生长发育期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强冷空气爆发是造成冻害的直接原因,前期气温异常偏高使农作物生育期提前、气温和地温较低加剧了冻害程度。并提出了防御冻害发生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84.
2005年我国天气气候特征和主要气象灾害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肖风劲  徐良炎 《气象》2006,32(4):78-83
2005年,我国年平均气温较常年偏高,降水量较常年偏多。年内没有出现大范围、长时间的严重干旱,旱情较常年轻;但华南南部出现严重的秋冬春连旱,云南发生近50多年来少见的严重春旱,西北东北部以及内蒙古等地发生夏秋连旱,江南西部、华南西部一度秋旱明显。汛期,暴雨洪涝灾害较常年偏重,西江、闽江、淮河流域及湖北、湖南、四川、辽宁等地发生严重暴雨洪涝灾害,渭河、汉江流域秋季出现特大洪水。年内有8个台风和热带风暴登陆我国,台风强度大、影响范围广、灾情重,台风灾害损失为1997年以来最严重。大风冰雹、龙卷风、雷击等强对流天气频繁,局地灾害损失较严重,总体灾害较常年重,但比上年轻。另外,年初南方部分地区发生严重低温冻害和雪灾,年末山东等地出现严重雪灾。全国春季平均沙尘日数为近50年来同期最少。  相似文献   
185.
引发湖南特大暴雨山洪的MCS回波发展和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MCS引发的暴雨是造成湖南山洪地质灾害的主要因素之一.新一代天气雷达对此类天气系统有强的监测和预警能力,在对较大范围的降水估测、获取降水和降水云体的风场结构等方面有很好的应用前景.本文以2005年5月31日~6月1日湖南特大暴雨山洪过程为例,介绍了引发这次山洪地质灾害的MCS雷达回波的发展和演变,分析了回波特征与地面雨量的关系,总结了强对流发生、发展的径向速度变化,讨论了风廓线在预测强对流天气中的应用,为雷达监测、分析和预测同类灾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6.
周、秦、汉、唐时期,关中农业较为发达,为多个王朝建都之地。京师之地的粮食问题十分重要,汉代以后屡屡出现粮食紧张局面,其原因除移民、战乱等因素外,自然灾害的影响不容忽视。研究发现,周、秦、汉、唐时期,关中的粮食在秦以前基本自给,两汉、魏晋以后依赖关东趋于明显,隋唐时期关中粮食所需则自产自给和漕运并重。这一演变过程,与关中自然灾害的发生状况有着紧密联系。随着西汉以后生态环境的破坏和人类垦殖活动的日益加剧,关中地区水旱灾害发生频繁,对粮食安全产生了严重影响。期间的中央政府不断采取扩大农业垦殖、提高农业生产技术和漕运等手段,以解决京师用粮。  相似文献   
187.
2003年2月24日新疆巴楚—伽师交界地区发生了MS6.8地震。地震的发生除了对建筑物及构筑物与水利、交通、电力、电信设施造成了不同程度的破坏外,在地震烈度Ⅶ度以上(包括Ⅶ度)地区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地震地质灾害。地震地质灾害主要为场地砂土液化、地裂缝与河流陡岸滑塌等类型。随后在新疆巴楚—伽师6.8级地震灾区开展了地震小区划工作,对Ⅶ、Ⅷ、Ⅸ度区进行了场地工程地质条件勘测与综合评价,判定该地区未来可能产生的主要地震地质灾害为场地砂土液化、河流陡岸滑塌。  相似文献   
188.
山西中部地区农村民居震害特征及抗震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收集整理山西中部地区历史地震灾害资料,总结了山西中部地区农村民居由地震引起的地基震害、建筑结构震害、建筑材料与施工震害三大特征,讨论了今后农村民居和村镇公共建筑的抗震对策。为将地震造成的民居震害损失降到最低程度,提出要实行总体规划,增强防震减灾意识,加强对农村民居抗震工作的指导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9.
本文详细介绍了“2006~2020年中国地震危险区与地震灾害损失预测研究”项目的立项背景、目标、所开展的主要工作、取得的成果、研究成果的社会效益和对该领域研究未来工作的展望。  相似文献   
190.
沈峰 《华南地震》2006,26(2):72-79
2004年9月17日02时31分广东省阳江市发生MS 4.9级地震,造成14个镇的57个行政村共1620多间房屋(主要为老旧民房)遭受轻微破坏,受影响居民21195户,经济损失2300多万元。震后进行了地震影响场调查,绘制了这次地震的等震线分布图,并对其发震构造进行了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