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67篇
  免费   175篇
  国内免费   228篇
测绘学   651篇
大气科学   140篇
地球物理   188篇
地质学   443篇
海洋学   112篇
天文学   12篇
综合类   179篇
自然地理   145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82篇
  2021年   90篇
  2020年   124篇
  2019年   105篇
  2018年   54篇
  2017年   77篇
  2016年   81篇
  2015年   71篇
  2014年   69篇
  2013年   126篇
  2012年   104篇
  2011年   110篇
  2010年   69篇
  2009年   72篇
  2008年   82篇
  2007年   89篇
  2006年   90篇
  2005年   93篇
  2004年   48篇
  2003年   49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基于高速公路夜间交通监控图像,选择其附近能见度自动监测数据作为图像是否有大雾的标准,分析有雾或无雾环境对光源及其成像的影响,提取相应的特征值,利用支持向量机的方法建立了大雾识别模型。结果表明:大雾存在时空气消光系数增大,LED电子显示屏、车灯等光源在图像上呈现出亮度减弱而梯度小,散射较明显的特点;纹理特征表明有雾时图片纹理简单、纹理较浅分布均匀,像素之间相关性大,无雾时则反之;模型评估得出临界成功指数为0.74,虚警率为0.18,有较好的识别效果。  相似文献   
992.
山区输电线路塔位区大多山高坡陡、植被发育、水源匮乏,导致钻探设备搬迁困难、用水不便,严重影响地质钻探工作开展。本文聚焦山区输电线路地质勘察工作需求,开展基于浅层钻探技术的系统性、集成性研究,引入了小口径(?46 mm)绳索取心技术,研制了新型高效的PDC钻头,优化了钻机提钻装置、循环系统、钻井液配方等,并在试验中得到验证。结果表明,无水钻进工艺适用于山区输电线路地质勘察,浅钻绳索取心技术可有效解决孔壁坍塌、钻进效率低等问题,升级后的钻机循环系统可进行钻井液循环钻进,通过优化钻井液配方可将取心率提高到85%以上,解决了山区输电线路地质钻探工作效率低、取心率低等问题。  相似文献   
993.
针对我国地质岩心钻探钻机培训的现状,综合分析国内外虚拟现实可视化现状,结合虚拟现实技术、Unity3D游戏引擎以及利用实物教具开发了一套区别于现有钻机仅限于钻机基本功能培训操作的模拟实训平台。平台由实物模型、可编程控制器、虚拟场景组成,本模拟实训平台一方面模拟操作钻机的相关动作;另一方面显示钻进过程中的相关数据,使学员熟练掌握钻进规程参数、孔内复杂事故的判断、预防和处理方法。经过多个虚拟场景的控制和实验测试,平台可稳定运行,学员可直观感受被控对象的运行,增强现场体验感,加深对地质岩心钻探的认识,降低了同程度下的培训成本。  相似文献   
994.
为了验证高能激光技术能够辅助隧道掘进机(tunnel boring machine,简称TBM)盘形滚刀(以下简称滚刀)实现高效破岩,以滚刀破岩过程中基本的运动形式——侵岩为研究对象,参照17 inch(432 mm)工程用滚刀,按1:8的比例制备了缩尺比例滚刀压头(以下引述为滚刀压头),开展了以孔孔距(2、3、4、5 mm)、刀孔距(3、4、5、6、7 mm)为变量的激光辅助滚刀压头侵岩L20(4×5)正交试验以及无激光作用的对照组试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刀孔距的增加,滚刀压头的破岩量与岩石破碎块度均增加,而垂直力和比能耗均降低,最优刀孔距为6 mm;随着孔孔距的增加,破岩量、垂直力和岩石侵入难度系数均降低,而岩石破碎块度和比能耗均增加,最优孔孔距为3 mm。与传统滚刀回转滚压破岩方式相比,在激光辅助作用下,可促进岩石张拉裂纹的产生,提高了滚刀侵岩效率。所提出的激光辅助滚刀耦合破岩模式在未来TBM极硬岩层隧道掘进中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95.
Due to the closed working environment of shield machines, the construction personnel cannot observe the construction geological environment, which seriously restricts the safety and efficiency of the tunneling process. In this study, we present an enhanced multi-head self-attention convolution neural network (EMSACNN) with two-stage feature extraction for geological condition prediction of shield machine. Firstly, we select 30 important parameters according to statistical analysis method and the working principle of the shield machine. Then, we delete the non-working sample data, and combine 10 consecutive data as the input of the model. Thereafter, to deeply mine and extract essential and relevant features, we build a novel model combined with the particularity of the geological type recognition task, in which an enhanced multi-head self-attention block is utilized as the first feature extractor to fully extract the correlation of geological information of adjacent working face of tunnel, and two-dimensional CNN (2dCNN) is utilized as the second feature extractor. The performance and superiority of proposed EMSACNN are verified by the actual data collected by the shield machine used in the construction of a double-track tunnel in Guangzhou, China. The results show that EMSACNN achieves at least 96% accuracy on the test sets of the two tunnels, and all the evaluation indicators of EMSACNN are much better than those of classical AI model and the model that use only the second-stage feature extractor. Therefore, the proposed EMSACNN achieves high accuracy and strong generalization for geological information prediction of shield machine, which is of great guiding significance to engineering practice.  相似文献   
996.
预测滑坡地下水位的动态演变过程对滑坡稳定性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三峡库区库岸滑坡地下水位时间序列受多种因素影响, 呈现出高度非线性非平稳的特征.为对其进行预测, 提出一种基于相空间重构的小波分析-粒子群优化支持向量机(wavelet analysis-support vector machine, 简称WA-PSVM)模型.该模型引入小波变换法对地下水位序列进行时频分解, 将非平稳的地下水位序列转变为多个不同分辨率尺度下的较平稳的地下水位子序列; 然后重构各子序列的相空间, 再利用PSVM(全称support vector machine)模型对地下水位各子序列进行预测, 最后将各子序列预测值相加得到最终预测结果.以三峡库区三舟溪滑坡前缘STK-1水文孔日平均地下水位序列为例, 首先分析滑坡前缘地下水位变化的影响因素, 再将WA-PSVM模型应用于地下水位预测, 并与单独PSVM模型和小波分析-BP网络模型(wavelet analysis-back propagation, 简称WA-BP)作对比.结果表明: 滑坡前缘地下水位受降雨和库水位影响较大, 利用WA-PSVM模型对STK-1水文孔地下水位进行预测的均方根误差为0.073m、拟合优度为0.966, WA-PSVM模型预测精度高于单独PSVM模型和WA-BP模型.WA-PSVM模型解决了地下水位序列非线性非平稳的问题, 在不考虑影响因素的情况下能获得满意的预测效果, 具有较高的建模效率和较强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997.
利用行人轨迹挖掘城市区域功能属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城市土地利用功能区是城市规划中的一个重要概念,遥感技术手段在城市土地利用类型识别和动态监测中取得了很大进展。然而,由于城市实际功能的复杂,往往很难从遥感影像中获得城市各个区域的社会、经济或文化等功能属性。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移动定位设备的普及,极大地便利了行人移动轨迹数据的获取。本文从行人移动规律和模式与城市功能分区之间高度相关的角度出发,通过机器学习的方法,从大量行人轨迹数据中挖掘隐含的城市功能属性与强度。该方法首先利用矢量栅格化和数学形态学方法,将城市不同等级的路网分割为互不相同的空间单元;其次,根据行人轨迹数据的时空分布特点,定义9个变量并构建高斯混合模型(Gaussian mixture model,GMM),对上述空间单元进行非监督分类,得到7种城市用地类型;随后,结合选定的60个样本区以及人为标识的6种功能区(教育用地、绿地休闲区、一般商业区、政府设施、中心商业区、住宅区),依据样本功能区GPS轨迹时间分布特征,最终对7种城市用地类型进行功能配对;最后,利用核密度估计方法进行功能区强度的可视化。该框架结合机器学习的优势,结果具有较高的准确度。  相似文献   
998.
贾奋励  张威巍  游雄 《遥感学报》2015,19(2):179-187
作为新一代地理分析工具,虚拟地理环境对于增强人类地理认知、分析解决地理问题方面具有显著优势。目前虚拟地理环境的基本框架、实现技术均有较多论述与成果。但在虚拟地理环境的认知研究方面尚缺乏有效指导。为提高虚拟地理环境构建的科学性,本文通过对虚拟地理环境现有概念的分析,提出从系统论角度进行虚拟地理环境认知研究的观点;并对虚拟地理环境的认知与地理认知、地图认知等相近概念进行了对比分析。从现实环境与虚拟环境间的相似性入手建立了虚拟地理环境的认知研究框架,该框架从思维相似、感觉相似、几何相似、特性相似和离散相似5个方面探讨了虚拟地理环境认知研究目前的着眼点,并将思维相似作为虚拟地理环境认知研究的重点与难点。该框架将虚拟地理环境的认知问题置于一个更广泛背景中进行研究,一方面体现了虚拟地理环境所具有的地理实验研究新平台的作用,另一方面重点强调了人的作用,对深入开展虚拟地理环境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99.
Microsoft DirectX是一套用于创建游戏和多媒体程序的底层应用程序接口(API),它支持高性能的二维和三维图形显示、声音以及输入等。利用DirectX能够实现真实场景的三维建模,并能够对场景进行渲染。文中运用C#编程语言,调用DirectX接口,结合3DSMax建模,探讨三维虚拟校园的构建方法,并以辽宁工程技术大学(中华路校区)为例,对部分场景进行虚拟3D建模及其可视化操作,实现了三维虚拟校园的初步构建。  相似文献   
1000.
RSSI测量距离技术被广泛应用于距离定位的领域。针对传统的Zigbee指纹定位算法和复杂环境,文章提出了一种虚拟空间划分的Zigbee指纹库定位算法,其中包括虚拟空间划分最邻近定位算法、虚拟空间划分加权最邻近定位算法和虚拟空间划分贝叶斯定位算法。实验结果表明,在最优情况下,此方法能将定位误差抑制在1.50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