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7篇
  免费   72篇
  国内免费   95篇
测绘学   3篇
大气科学   26篇
地球物理   197篇
地质学   307篇
海洋学   145篇
天文学   39篇
综合类   13篇
自然地理   5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38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46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61篇
  2008年   62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42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6篇
  1981年   1篇
  1978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81.
鄂尔多斯盆地西缘奥陶纪发育有生物礁。本文通过对鄂尔多斯盆地西缘野外及钻井岩心生物礁调查及室内鉴定分析,认为在乌海桌子山地区、棋探1井地区、彭阳石节子沟等地发育了较为典型的生物礁,主要造礁生物为珊瑚、层孔虫和海绵。三处生物礁发育特征有差异,北段礁体生长发育2~3期,中段发育2期生长,南段生长发育可达4期;北端及南端生物礁造礁生物个体较大,生长的水体环境相对较浅,而中段生物礁造礁生物个体较小,生长的水体相对较深。这些典型生物礁的生长、发展和消亡呈现了不同的发育特征和时空分布规律,北段生物礁体发育层位早,中、南段发育层位晚,这种分布变化规律与华北板块在早古生代处于赤道附近发生了北漂右旋的旋转漂移规律有关。通过对不同地段生物礁基本特征分析,结合δ13C和δ18O同位素分析结果,认为盆地西缘生物礁成礁模式为中央古隆起西部陆缘海背景下的开阔台地边缘带点礁-滩体组合模式,分布较为局限,认为该地区生物礁死亡原因系海平面快速上升事件导致礁体被淹死所致,也进一步推测生物礁之上存在一次海平面快速上升事件。  相似文献   
782.
张掖市北郊湿地土壤有机质与全氮、全磷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湿地是一类特殊的生态系统,其独特的环境及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孕育了特殊的土壤类型。以实地调查及分析测试数据为基础,在张掖市北郊湿地区域内,通过同一深度水平方向上和不同取样点垂直方向上的有机质与全氮的线性相关分析,表明二者的相关性十分显著,利用确定的相关方程,可直接用湿地土壤中全氮的数值来推测有机质的含量;而通过对有机质与全磷数据的分析,表明二者在区域内没有线性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783.
陈慧川 《地下水》2010,32(6):85-87
自从50年代石油化工大规模发展以来,水体中的有机污染物对人类健康的危害日益加剧。从地下水质量与污染源两方面对顺德-民众地段地下水进行了有机污染来源分析。  相似文献   
784.
二连盆地海相烃源岩主要为海槽沉积的石炭系—二叠系泥岩和碳酸盐岩。根据盆地周缘69个露头剖面样品的残余有机碳含量等地球化学实验数据,分析了石炭系—二叠系海相烃源岩的有机质丰度、类型、热演化程度。针对地表烃源岩样品具有高热演化、低丰度的地球化学特征,在有机质丰度的热解损失和地表风化损失校正基础上,采用TSM盆地模拟技术计算烃源岩生烃强度。综合分析认为,二连盆地石炭系—二叠系海相烃源岩具有低—中等级别的生烃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