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713篇
  免费   2400篇
  国内免费   4406篇
测绘学   2036篇
大气科学   2912篇
地球物理   3187篇
地质学   5974篇
海洋学   2847篇
天文学   1377篇
综合类   1317篇
自然地理   1869篇
  2024年   52篇
  2023年   168篇
  2022年   495篇
  2021年   542篇
  2020年   739篇
  2019年   858篇
  2018年   637篇
  2017年   749篇
  2016年   739篇
  2015年   888篇
  2014年   858篇
  2013年   1021篇
  2012年   966篇
  2011年   944篇
  2010年   767篇
  2009年   883篇
  2008年   984篇
  2007年   1167篇
  2006年   1147篇
  2005年   1003篇
  2004年   836篇
  2003年   693篇
  2002年   640篇
  2001年   468篇
  2000年   601篇
  1999年   573篇
  1998年   442篇
  1997年   317篇
  1996年   261篇
  1995年   201篇
  1994年   177篇
  1993年   169篇
  1992年   144篇
  1991年   90篇
  1990年   55篇
  1989年   76篇
  1988年   42篇
  1987年   34篇
  1986年   34篇
  1985年   16篇
  1984年   13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2篇
  1954年   4篇
  18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71.
采用粘性屈服模型来模拟摩擦耗能器的力-速度关系,建立了摩擦与粘性流体耗能器串联耗能体系的动力分析方法.为考虑框架杆件和支撑材料的几何非线性,采用增量型Rosenbrock二级三阶半隐式Runge-Kutta法求解动力方程.比较了仅有摩擦耗能器体系与串联组合耗能体系的减振效果,分析了粘性流体耗能器参数对组合耗能体系减振效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972.
天然气水合物的地热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天然气水合物的地热研究在以下几个方面都取得了重要进展,热流与似海底反射层的关系,水合物稳定带的研究;水合物热物理参数的确定;水合物形成过程中的热状态;热导率的应用,指出了今后水合物的地热学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973.
康慕谊  江源 《第四纪研究》2001,21(4):337-344
生态区评价是近年来出现在美国的一种新型区域生态系统管理方法的理论与实践科学研究,起始于美国总统森林会议(1993)后成立的森林生态系统管理评价组(FEMAT),目标是实现地区生态系统的科学管理.本文评介了生态区评价首项案例--美国西北太平洋沿岸区原始森林及其他各类森林经营管理方案的生态、经济、社会影响综合评价的科学与方法实践意义.指出FEMAT的生态区评价:1)迈出了生态区评价历史上坚实的第一步,实现了区域土地利用规划与生态系统管理方案从以行政疆域为准划分向以生态区域为准划定边界的转变;2)方案优化过程充分考虑区域生态、经济、社会的历史、现状与未来趋势等各方面,将科学、政策、管理融为一体,使之易于在实践中贯彻;3)促进了不同政府机构和利益团体间为实现资源开发与生态保育双重目标而共同协作.  相似文献   
974.
介绍了200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康奈尔,韦曼,克特勒的科学研究成果,实验玻色-爱因斯坦凝聚(BEC)及其在理论上的意义和应用前景,讨论了BEC在研制高精度重力仪方面的应用问题,为此回顾了重力测量现状,朱棣文等研制的原子干涉重力仪和ClauserJ提出的物质波干涉重力仪,分析表明,如果利用BEC,则重力仪的测量精度在朱棣文等工作基础上将会有很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975.
芜湖江东船厂新建船台滑道位于有较厚软弱土层的岸坡上。本文采用三维有限元和刚体极限平衡理论结合的方法分析岸坡稳定, 对不同潜在滑动面进行探索, 求解最小安全系数及相应滑动面位置。分析结果已在施工实践中得到证实。  相似文献   
976.
利用物理测井曲线分析古气候变化,是近年发展起来的新领域。本文在对取芯井涩中6井多种气候指标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涩中6井GR曲线古气候反演模式,将该模式引进到盆地东部唯一贯穿第四纪的钻孔---达参1井,利用该井高分辨率自然伽玛曲线建立了盆地东部地区2.85Ma以来的时间标尺,据此讨论盆地东部地区2.85Ma以来的古气候变化,表明盆地气候变化在大阶段上明显受到天文轨道周期的控制,但也具有明显的区域性特征。此外还与盆地西部大浪滩ZK-336孔进行了对比。表明柴达木盆地同时包含了高原隆升与全球性气候变化的信息,是古环境变迁的良好的信息载体。也证明了自然伽玛曲线是反映内陆干旱盆地气候与环境变化良好的代用指标。  相似文献   
977.
Harris  J. R.  Wilkinson  L.  Heather  K.  Fumerton  S.  Bernier  M. A.  Ayer  J.  Dahn  R. 《Natural Resources Research》2001,10(2):91-124
A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GIS) is used to prepare and process digital geoscience data in a variety of ways for producing gold prospectivity maps of the Swayze greenstone belt, Ontario, Canada. Data used to produce these maps include geologic, geochemical, geophysical, and remotely sensed (Landsat). A number of modeling methods are used and are grouped into data-driven (weights of evidence, logistic regression) and knowledge-driven (index and Boolean overlay) methods. The weights of evidence (WofE) technique compares the spatial association of known gold prospects with various indicators (evidence maps) of gold mineralization, to derive a set of weights used to produce the final gold prospectivity map. Logistic regression derives statistical information from evidence maps over each known gold prospect and the coefficients derived from regression analysis are used to weight each evidence map. The gold prospectivity map produced from the index overlay process uses a weighting scheme that is derived from input by the geologist, whereas the Boolean method uses equally weighted binary evidence maps.The resultant gold prospectivity maps are somewhat different in this study as the data comprising the evidence maps were processed purposely differently for each modeling method. Several areas of high gold potential, some of which are coincident with known gold prospects, are evident on the gold prospectivity maps produced using all modeling methods. The majority of these occur in mafic rocks within high strain zones, which is typical of many Archean greenstone belts.  相似文献   
978.
东莞PC相关制造业地方产业群的发展演变   总被引:27,自引:2,他引:27  
童昕  王缉慈 《地理学报》2001,56(6):722-729
从地方产业群理论出发,探讨全球联系和本地联系对地方产业群内部企业网络发展的影响,并结合对东莞3镇的PC相关制造业的实地考察,指出随着中国沿海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逐渐形成一些外向型制造业地方产业群,其发展过程中,本地生产网络与全球生产网络格局已经发生了转变,原来为“三来一补”的出口加工贸易服务的制度设计在实践中逐渐变成了地方产业群进一步发展的制度瓶颈。区域持续发展有赖于不断的制度创新,以充分发挥本地已经形成的产业集聚优势。  相似文献   
979.
鼎湖山自然保护区大气气溶胶中的PAHs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多环芳烃(PAHs)是环境中分布广泛、危害人类健康的有机化合物,通过对鼎湖山自然保护区自然地理和大气气溶胶中苯并(a)芘分析认为,春季样品中大气气溶胶中PAHs主要来源于高等植物排放,夏季来源于珠江三角洲经济区化石燃烧排放。  相似文献   
980.
地幔流体及其成矿作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高灵敏度、高精密度、低检出限、多元素同时检测并可提供同位素组成比值信息的等离子体质谱与高空间分辨率的紫外激光采样技术结合 ,可定量地测定单个流体包裹体中常、微量元素含量 ,为成矿流体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手段。文中简要地介绍了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 (LA ICP MS)分析仪器的发展 ,结合实验室的研究工作 ,就激光剥蚀池的设计、单个流体包裹体的剥蚀方法、元素的分馏效率、定量校正技术及其在成矿成因物理化学机制研究中的应用等进行评述 ,并阐述单个流体包裹体元素组成的LA ICP MS分析技术存在的局限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