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26篇
  免费   2629篇
  国内免费   1958篇
测绘学   1811篇
大气科学   1052篇
地球物理   3394篇
地质学   5882篇
海洋学   1183篇
天文学   515篇
综合类   937篇
自然地理   739篇
  2024年   32篇
  2023年   122篇
  2022年   367篇
  2021年   514篇
  2020年   486篇
  2019年   477篇
  2018年   341篇
  2017年   432篇
  2016年   435篇
  2015年   529篇
  2014年   705篇
  2013年   668篇
  2012年   755篇
  2011年   763篇
  2010年   567篇
  2009年   686篇
  2008年   631篇
  2007年   820篇
  2006年   723篇
  2005年   570篇
  2004年   560篇
  2003年   534篇
  2002年   441篇
  2001年   376篇
  2000年   396篇
  1999年   384篇
  1998年   333篇
  1997年   324篇
  1996年   314篇
  1995年   242篇
  1994年   218篇
  1993年   187篇
  1992年   143篇
  1991年   96篇
  1990年   83篇
  1989年   79篇
  1988年   53篇
  1987年   39篇
  1986年   21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1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5篇
  1978年   6篇
  1977年   7篇
  1954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53 毫秒
991.
高低空急流在闽西北大暴雨过程中的作用及数值模拟   总被引:9,自引:16,他引:9  
林毅  刘铭  刘爱鸣 《气象科学》2006,26(4):449-455
本文对2002年6月14~18日福建西北部地区的连续暴雨~大暴雨过程的诊断及模拟分析表明,在有利的环流背景条件下,高空急流的加强和动量下传,促使低空急流的建立和维持;低空急流的加强则提供了有利暴雨产生的高温高湿的大气条件;高低空急流的适宜配置,产生了动力场的耦合作用,为大暴雨的发生、发展提供了动力条件。  相似文献   
992.
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对中尺度模式短时预报的影响   总被引:22,自引:8,他引:22  
利用中尺度模式ARPS(The Advanced Regional Prediction System)及其资料分析系统ADAS(ARPS Data Analysis System),将国内新一代多普勒雷达(CINRAD)反射率及径向风资料直接用于中尺度数值模拟,通过一次华北地区暴雨过程的模拟对比试验,分析了雷达资料对初始场的改进效果及其对模拟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1)利用雷达径向风资料对初始风场进行调整后,自近地面到对流层顶的u,v,w都发生了变化,调整后的初始风场在对流层中层变化最大.(2)利用雷达反射率进行微物理调整和云分析能调整初始场中的云水信息,使得雷达回波附近3 km以下的水汽混合比(qv)增加,4 km以下的雨水混合比(qr)增加,对流层(约10 km以下)的云水混合比(qc)增加,4~9 km的对流层上部云冰混合比(qi)和雪混合比(qs)增加.ADAS通过非绝热初始化调整温度场,从而得到了一个动力和热力上平衡的初始场.(3)模拟的1 h雨量与实况的对比表明,同时利用雷达反射率和径向风改进过的初始场能明显增强3 h内的降水强度和落区预报,改善中尺度数值模式短时定量降水预报.模拟的1 h流场对比分析表明,经雷达径向风调整后,能够在初始场中增加气旋性涡旋等中小尺度风信息,明显减少模式的spin-up时间.(4)通过对雷达径向风和反射率对模式初始场和模拟结果影响的对比分析发现,雷达径向风主要是改进初始风场,而雷达反射率主要是改进初始场中的湿度参数,增加初始场中云水等的含量,调整温度场.通过模拟的6 h降水对比发现,利用雷达径向风调整初始场后,对降水模拟有一定的改进,但效果不甚明显,而雷达反射率资料对定量降水预报改进效果明显,同时使用雷达径向风和反射率资料改进初始场后对降水的模拟效果最明显.  相似文献   
993.
华北平原冬麦田土壤CH4的吸收特征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利用静态箱/气相色谱(GC)法,对华北平原冬小麦拔节—成熟期间麦田土壤CH4气体通量进行了测定,得出华北平原典型冬麦田土壤是大气CH4的弱吸收汇。试验期间土壤CH4通量存在明显的季节变化和日变化,麦田拔节—成熟期间土壤CH4通量日平均值为-18.3μg.m-2.h-1,波动范围为-4.3~-24.4μg.m-2.h-1;在土壤CH4通量的日变化中,观测到麦田土壤在午间和夜间都有一个吸收峰,峰值出现的时间因生育期不同而有所不同。试验期间CH4通量日平均值与土壤温度关系不明显,而与土壤水分呈负相关(α=0.01);日变化中土壤CH4通量与地表温度的相关性较差,而与5 cm地温相关密切。麦田拔节—成熟期间土壤CH4通量日平均值随NH4 -N施用量的增加呈递减规律,农田秸秆还田后不利于土壤对CH4的吸收。  相似文献   
994.
Angular resolution of terrestrial laser scanners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Knowledge of a laser scanner's spatial resolution is necessary in order to prevent aliasing and estimate the level of detail that can be resolved from a scanned point cloud. Spatial resolution can be decoupled into range and angular components. The latter is the focus of this paper and is governed primarily by sampling interval and laser beamwidth. However, emphasis is often placed on one of these—typically sampling interval—as an indicator of resolution. Since both affect the resolution of a scanned point cloud, consideration of only one factor independent of the other can lead to a misunderstanding of a system's capabilities. This will be demonstrated to be inappropriate except under very specific conditions. A new, more appropriate resolution measure for laser scanners, the effective instantaneous field of view (EIFOV), is proposed. It is derived by modelling the shift variance of the equal angular increment sampling process, laser beamwidth-induced positional uncertainty and observed angle quantisation with ensemble average modulation transfer functions (AMTFs). Several commercially available terrestrial laser scanner systems are modelled and analysed in terms of their angular resolution capabilities using the EIFOV.  相似文献   
995.
本文介绍了车载式GPS道路修测系统的基本原理和体系结构,详细讲述了该系统在“中国公路网GPS测绘工程”的应用。“中国公路网GPS测绘工程”是由多家部门共同参与的大型道路测绘项目,目的是解决现有公路网数据库现势性差的问题。文中结合“中国公路网GPS测绘工程”重点阐述了修测系统中几个关键技术的实现方法,最后给出了修测系统在该工程中的使用效果。  相似文献   
996.
地磁已广泛应用于地球科学、航天航空、交通通讯、地震预测、空间天气等诸多领域。鉴于地磁测量是地磁应用的基础,本文分析了现代地磁测量及其研究概况,展望了地磁应用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97.
中部天山地壳活动的GPS初步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杰  方伟  朱治国  刘代芹 《内陆地震》2006,20(3):239-244
通过对天山中部地区连续多年的GPS观测分析,得到了该监测区相对欧亚板块的运动速度场及应变场分布情况。计算表明天山中部地区内部断裂两盘的运动方向以婆罗科努断裂为界,北部各断层表现为拉张特征,南部总体表现为聚合特征。  相似文献   
998.
大地电场观测深埋铅电极测量系统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使用铅电极替代不极化电极,以解决滨海地区大地电场观测系统稳定性差的问题,先后开展了浅埋的铅电极与不极化电极的大地电场对比观测,以及深埋铅电极与浅埋铅电极的对比观测试验。结果表明:铅电极与固体不极化电极的观测数据在短期内有较好的一致性;深埋铅电极的大地电场观测资料在长期稳定性上优于固体不极化电极;而观测数据的内在观测质量也高于浅埋铅电极。  相似文献   
999.
通过易县地震台水准数据处理手机程序的设计,研究了用手机取代PC1500的可行性。结果表明,用手机取代PC1500,进行水准数据的存储计算是完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00.
沈峰 《华南地震》2006,26(2):72-79
2004年9月17日02时31分广东省阳江市发生MS 4.9级地震,造成14个镇的57个行政村共1620多间房屋(主要为老旧民房)遭受轻微破坏,受影响居民21195户,经济损失2300多万元。震后进行了地震影响场调查,绘制了这次地震的等震线分布图,并对其发震构造进行了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