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5篇
  免费   66篇
  国内免费   77篇
测绘学   31篇
大气科学   162篇
地球物理   153篇
地质学   139篇
海洋学   39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34篇
自然地理   99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40篇
  2006年   44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1.
1979-2016年我国东北地区空中水汽状况及变化趋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柏睿  李韧  吴通华  杜宜臻 《冰川冻土》2019,41(6):1441-1447
水汽是形成云和降水的物质基础,与全球水分循环和能量平衡密切相关,对天气和气候具有重要影响。基于NCEP/NCAR月值再分析资料,综合分析我国东北地区上空不同高度层位比湿的气候学特征和长期趋势变化,同时分析了整层积分水汽通量的季节变化。结果表明:东北地区空中水汽集中分布于500 hPa以下,1979年至20世纪末低层比湿呈增加趋势,2000年后转为缓慢下降,但2012年以来波动回升。此外,东北地区比湿及水汽通量季节差异明显,夏季水汽含量最多,冬季最少,秋季多于春季;东北地区水汽含量最大值出现于7月,最低值出现在每年12月至次年1月。水汽来源受东亚季风系统影响明显,夏季水汽源地主要为南海,渤海和黄海对东北地区夏季水汽也有一定贡献;其他季节水汽主要来源于西风带输送。  相似文献   
92.
城市地下空间开发是缓解“城市病”、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欧美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已经积累了丰富的城市地下空间开发的经验和教训。通过调研国际上一些主要城市的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状况,剖析了当前国际城市地下空间开发的现状、问题及发展趋势,以指导我国城市地下空间开发。目前,国际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形成了以缓解城市交通拥堵、扩大城市生存空间、建立集约型城市、构建舒适宜居城市环境为导向的开发模式,并以建设绿色、智慧的立体化城市为未来的发展趋势。我国应在充分吸收和学习国际上城市地下空间开发的经验和教训基础上,结合自身城市特点,高质量开发城市地下空间。  相似文献   
93.
The GRAPES-TCM is used to make ensemble prediction experiments for typhoon track. Three kinds of ensemble schemes are designed for the experiments. A total of 109 experiments are made for the nine typhoons in 2011 and the integral time is 72 h. The experiment results are shown as follows. In the three ensemble schemes, on the whole, scheme 1 has the best track prediction. Its average absolute track error and overall deviations of typhoon moving speed and moving direction are all the smallest in the three schemes. For both scheme 1 and scheme 2, they are all smaller than those of their control predictions. Both of their ensemble predictions show superiority to their deterministic predictions. Overall, compared with the observations, the typhoon moving directions of the three schemes mainly skew to the right, and in the late integration they mainly tend to be relatively slow. In the three schemes, the track dispersion of scheme 1 is the largest and that of scheme 3 the smallest. In scheme 1 it is much larger than in schemes 2 and 3. The difference of dispersion between scheme 2 and scheme 3 is small. The track dispersions of the three schemes are all much smaller than their rational dispersions. Compared with the eight domestic and overseas operational numerical weather prediction (NWP) models, scheme 1 has better predictions than the other seven operational models except ECMWF NWP model. Scheme 1 has the value of operational application.  相似文献   
94.
南四湖湖泊湿地生态环境预警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高家骥  李雪铭  张峰  杨俊  席建超 《地理科学》2016,36(8):1219-1226
基于南四湖近30 a来多源遥感影像、土地利用、环境监测和实地调查数据,选择1982年、1992年、2002年和2012年4个时间断面,从湿地组织结构、整体功能和社会经济3个方面选取指标,从无警、轻警、中警、重警和巨警5个级别划分警度,采用多级模糊综合评价法进行警度评价,并运用BP神经网络模型对未来10 a警度发展进行预测,研究结果表明: 南四湖湿地生态环境现在处于重警状态,农业化肥、农药污染和工业污染物排放是主要的警报来源; 近30 a来南四湖湿地整体生态环境处于不断恶化趋势,社会经济指标恶化趋势明显,未来10 a各项指标和整体预警度均呈下降趋势,整体水平达到中警状态,社会经济投入的增加是重要影响因子;近10 a环境恶化速度比前20 a有所减缓,社会经济指标恶化速度较快,人类活动的负向干扰仍大于正向干扰。  相似文献   
95.
中国土壤湿度的时空变化特征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张蕾  吕厚荃  王良宇  杨冰韵 《地理学报》2016,71(9):1494-1508
基于中国155个农业气象观测站1981-2010年逐旬土壤湿度资料,分析了全国和12个气候区域0~50 cm逐层的土壤湿度时空分布规律,采用趋势分析和Cramér-von Mises(CVM)方法探究了土壤湿度的变化趋势及突变性。结果表明:西南、江淮、东北、江南、江汉、黄淮和华南地区各层土壤湿度均高于全国平均值,内蒙古地区最低;随着深度增加,西南地区土壤湿度增加最明显,仅青藏高原地区土壤湿度减小。不同区域0~50 cm各层土壤湿度年变化和季节变化差异明显,并具有阶段性特征,大部地区深层土壤湿度高于浅层;总体上,新疆、华南、华北、青藏高原、东北、黄淮地区1981-2010年土壤湿度减小趋势显著,其中新疆地区减小最为明显。除江淮地区外,各区域土壤湿度均存在较为明显的年际差异,突变时段主要集中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至90年代初期、90年代后期两个时间段。  相似文献   
96.
通过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研究并预测了海沧经济开发区的环境地质条件变化趋势。结果表明,该区原生地质环境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不会发生重大变化,而次生地质环境随着总体规划的逐步实施将变得更加美好。只要依据科学规律办事,经济建设与地质环境协调发展是完全可能的。  相似文献   
97.
用聚类分析模糊综合评判评价地质环境质量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讨论了应用聚类分析、模糊综合评判进行地质环境质量评价的原理、方法和步骤,并将其应用于陕西省地质环境质量评价。根据陕西省地质环境复杂多变,受多因素制约的特征,将全省剖分成350 个样品单元,选取地下水资源、地表水资源、水质、土地资源、地形地貌、岩土体特征、植被、气候、地震、滑坡、泥石流、地方病、水土流失、沙漠化、地面沉降、地裂缝、盐碱化、沼泽化等15 个变量作为评价因子,采用Q 型聚类分析方法,将全省分成37 个地质环境质量分区,并通过模糊综合评判,将其划分成7 个地质环境质量等级,客观地反映了陕西省地质环境质量的宏观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98.
石炭-二叠纪是山东省的主要聚煤时期之一,通过对潘西煤矿深部煤层特征和赋煤规律的分析、研究,在箕斗状反倾向盆地,"震钻结合,地震先行,钻探验证"、"就煤找煤"寻找石炭-二叠纪煤层的思路,取得了较好的深部找煤效果。  相似文献   
99.
建立适应会计电算化发展要求的内部控制制度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会计电算化是会计工作的发展趋势,文章主要分析会计电算化对内部控制制度的影响,并以此为基础探讨关于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下的内部控制制度建设问题,以确保企业实行会计电算化后,系统能够正常、安全、有效的运行。  相似文献   
100.
Geographical Conditions and National Strategies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This paper is a summary based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national conditions and development strategies for decades of consulting research. Through cases, the paper outlined the basic meaning of national conditions and geographical conditions and their close relationship with national development strategies, and emphasized the importance of comprehensive thinking and scientific judgment in the process of carrying out the governments’ strategies and development policies, and making development policies. At last, suggestions were made that the points of China’s national conditions and the rules of connection with government decision-making should be written into geography textbooks as well as into textbooks for party schools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