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7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5篇
测绘学   1篇
大气科学   5篇
地球物理   255篇
地质学   10篇
海洋学   2篇
天文学   6篇
综合类   4篇
自然地理   6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中国地震前兆台网主要问题探讨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通过“十五”中国数字地震观测网络项目建设,中国地震前兆台网的建设和运行维护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本文从观测、运行和服务等几个方面对中国地震前兆台网存在的一些不足之处进行了全面分析总结,提出了对这些问题的解决方法,以供今后前兆台网建设时参考。  相似文献   
52.
小波变换在关中井水位资料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小波变换和多尺度分析原理,对周至井、三原井7年的水位日均值序列进行了分析,将周至井、三原井水位资料中的不同周期成分进行了有效分离,小波变换分解结果能够更直观和显著地反映地震活动,特别是印尼8.7级、汶川8.0级特大地震及其中强余震异常显示明显。对甘东南地区的5级以上地震也有较明显的前兆反映,表明小渡分析在处理和分析水位资料方面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53.
WDC-D地震前兆综合观测数据的抢救和整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述了地震前兆综合观测数据抢救和整编的必要性; 介绍了前兆观测数据库的选取及特点; 系统收集了首都圈范围内(包括5省2市)的地震前兆观测数据, 并对其进行分析、 整编并入库。 通过WDC-D项目支持, 本专题共抢救和整编了8个单位共304个台站的前兆观测数据, 其中专业台121个, 地方台183 个, 共计1709个测项的344M前兆综合观测数据。 同时, 通过局域网和Internet为研究和分析人员提供了前兆综合观测数据的服务和数据共享。 文中分析了WDC-D项目数据共享服务的几种方式, 即局域网内基于C/S结构的应用、 广域网上基于B/S结构的数据下载服务及图形服务方式, 并简要分析了这几种数据服务方式的优缺点。 最后, 在总结和分析所做工作的基础上, 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54.
蒋海昆  侯海峰  王邋 《内陆地震》2000,14(2):97-104
以相邻2次地震的时间间隔作为统计量,对华北地区的地震活动异常平静进行了统计检验。统计结果表明,中小地震的时间间隔服从幂指数分布,对华北地区而言中强地震之前大范围内中小地震活动的异常平静现象是明显的,以90%的置信概率主为,ML≥4.5地震持续110天以上的平静可判定为异常;约有70%的平静出现之后,华北地区有MS≥5.0地震发生。  相似文献   
55.
以临汾台地电阻率观测资料为依据,着重对临猗地震前后的异常变化进行了分析研究,并对这次地震地电阻率前兆异常形态与特征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6.
新疆轮台5.1级地震前地下流体前兆异常的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999年9月23日在新疆轮台东北发生了Ms≥5.1级地震。震前,北天山地区地下流体相继监测到了大量的前兆异常。据此,我们对该地震做出了较好的短期预测。  相似文献   
57.
地震前兆数据监视与管理系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周克昌  李志雄  王松  岳鑫雨  李杰飞 《地震》2006,26(1):115-122
在北京十三陵地震台建设了一个高度集成的地震观测监控系统, 将原来分散的观测项目(如测震、 GPS、 气氡、 气汞、 电磁波、 地电场等测项), 改造为集中到一台服务器管理, 在一个监控平台上统一实现了对台站数据的收集、 入库、 管理、 处理、 监控等业务; 对这些观测项目可以在控制台上直接取数并将数据入库; 初步实现了观测数据的收集、 数据处理、 数据管理、 数据监控的软件管理系统, 减少了系统维护工作量, 方便台站工作人员操控。 监控系统的地震前兆数据监管软件系统DataMonitor可准实时监视数据, 检查数据的异常和到达情况, 并向台站数据管理人员告警; 可对数据库数据进行统计, 包括数据到达情况统计、 缺数统计、 数据连续率统计等, 并可按用户定制的测项分类进行统计。 该系统还提供多种前兆数据处理方法, 实现对前兆数据的各种常规分析处理。 地震前兆数据监视与管理系统已在北京十三陵地震台应用, 满足了数据管理人员日常工作需要, 可及时方便地掌握数据的情况并对观测系统进行维护。  相似文献   
58.
吴富春  刘春 《地震》2001,21(2):41-45
以陕西前兆台网24年的资料为基础,分析了少震区前兆异常的一些特性。在这个建网以来未发生过5级以上地震,每年平均发生2~3次3级多地震,年最大震级的平均值仅3.6级的陕西前兆台网中,每年年度会商所提出的各类测项异常比在11%~20%之间,综合异常比为15%。这些异常比的变化曲线与陕西省内地震频次的强度变化曲线不同步,它们是与地震无关的测值变化,可能是未被人们认识的外界干扰,也可能是地壳内部应力积聚又释放但又无地震发生的一种地壳蠕动结果。  相似文献   
59.
短期前兆动态变化与地震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李献智  李丽 《地震》1997,17(2):149-156
应用地震前周、月会商中各前兆手段提出了短期兆异常动态变化,研究了地震短临异常的某些特征和综合预报指标,其最大的特点是应用在不知未来是否有地震的情况下提供的短期异常,总结了地震预报的经验,所以,是从一个新的角度研究的,而不同于以往的震例总结,因此,该经验更接近于日常实际的预报,可能更具有实用性。  相似文献   
60.
简要回顾了中国学者对地震大形势的主要研究结果 .指出地震活动时空强分布的不均匀性是地震活跃期和平静期的外在表现 .系统地分析了青藏高原北部地区的地震活动形势 ,指出 2 0世纪以来 ,该区MS ≥ 6 .0地震经历了 6个活跃期和 6个平静期 ,与中国大陆地区的地震活动不同步 .2 0 0 0年 6月甘肃景泰 5.9级地震和同年 9月青海兴海 6 .6级地震的发生意味着该区进入了一个新的地震活跃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