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54篇
  免费   361篇
  国内免费   466篇
测绘学   52篇
大气科学   249篇
地球物理   750篇
地质学   1034篇
海洋学   165篇
天文学   8篇
综合类   72篇
自然地理   51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55篇
  2022年   65篇
  2021年   59篇
  2020年   55篇
  2019年   68篇
  2018年   50篇
  2017年   45篇
  2016年   33篇
  2015年   58篇
  2014年   81篇
  2013年   78篇
  2012年   105篇
  2011年   89篇
  2010年   134篇
  2009年   93篇
  2008年   120篇
  2007年   102篇
  2006年   111篇
  2005年   81篇
  2004年   81篇
  2003年   88篇
  2002年   71篇
  2001年   80篇
  2000年   64篇
  1999年   82篇
  1998年   66篇
  1997年   57篇
  1996年   54篇
  1995年   48篇
  1994年   40篇
  1993年   38篇
  1992年   34篇
  1991年   24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19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61.
基于济南S波段双偏振多普勒天气雷达探测数据,结合卫星、探空和地面实况资料,对2020年8月6日发生在山东曲阜一带的强降水风暴合并前后双偏振参量特征和微物理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云带之间产生多次合并,合并后风暴加强发展,产生较大的分钟降水量和累计降水量。(2)新生单体最典型的双偏振特征是具有大的ZDRCC,以少许液态粒子为主;新生单体迅速发展过程中上升气流强度明显加强,出现明显的KDP柱和ZDR柱,液态粒子浓度明显增大并出现偏大的液态粒子。(3)合并后发展的主要特征是,风暴顶高、强回波区顶高和KDP柱明显增高,-10℃层高度以下,特别是在风暴底层KDP值明显增大。(4)合并之后风暴发展最典型的微物理特征是,-10℃层高度之下液态雨滴粒子浓度迅速增大,-10℃层高度之上冰晶或霰粒子层的厚度明显增大。发展旺盛的风暴中、低层有丰富的液态水,风暴高层含有丰富的冰相粒子,从而导致风暴产生高强度降水。  相似文献   
962.
利用NCEP和地面雨量资料,应用非地转湿Q矢量三维结构对2005年"海棠"台风在浙江造成的特大暴雨过程进行诊断研究,结果表明:大暴雨和特大暴雨发生地区上空非地转湿Q矢量在低层存在强烈辐合,辐合区的垂直伸展深度和随高度的变化倾向能预示未来降水的强度和移动趋势;多数大暴雨和特大暴雨发生地850hPa高度的非地转湿Q矢量辐合极大值与降水极大值存在12h的滞后相关,大暴雨和特大暴雨发生地的辐合值往往在50×10-17hPa-1s-3和150×10-17hPa-1s-3以上,平均辐合极大值分别达到了121.89×10-17hPa-1s-3和237.65×10-17hPa-1s-3:850hPa的非地转湿Q矢量散度水平分布对未来12h台风强降水的落区有较好指示意义,大暴雨和特大暴雨的落区常位于强辐合区附近;850hPa非地转湿Q矢量流场的中尺度辐合线的活动与强雨区的移动相对应,两者走向也基本一致,能预示出后期台风大暴雨和特大暴雨落区演变的一些细致特征.  相似文献   
963.
利用高密度电阻率法监测纳米胶体在饱和多孔介质中的运移过程.对纳米胶体和保守性示踪剂在末端的电导率穿透曲线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纳米胶体与保守性示踪剂在多孔介质中的运移过程非常相似,均可用一维对流弥散方程进行拟合.通过对不同截面、不同电极间距、竖直方向的电阻穿透曲线的比较,说明利用高密度电阻率仪监测纳米胶体在多孔介质中的运移是可行的.无论是传统示踪剂还是纳米胶体,在同一截面上不同电极间距几个测点的穿透曲线非常相似,沿着水流向前推进的溶液锋面到达同一电极截面的时间非常接近,说明多孔介质是非常均质的.同时高密度电阻率法可以动态反映砂柱中纳米胶体运移的时空变化特征.  相似文献   
964.
965.
966.
提出融入中高空间分辨率遥感影像精确地类识别信息,以改进传统的Chen NDVI尺度转换模型的方法,并基于两个模型共同进行MODIS 250 m 16 D合成植被指数产品MOD13 Q1(MODIS/Terra Vegetation Indices 16-Day L3 Global 250m SIN Grid)真实性检验。研究以地类丰富的厦门市作为研究区主体,并以30 m Landsat8陆地成像仪OLI(Operational Land Imager)影像作为验证数据,实践了上述方法。实验结果表明:MOD13 Q1产品总体质量较好,但是存在偏高估计的问题,尤其是对人工地物更为明显,在实际应用中应予以关注;融入精细地类信息的改进Chen NDVI模型相比较融入粗略地类信息的传统Chen NDVI模型,升尺度转换结果无显著差异,但是前者在精细、定量刻画"不同地类对NDVI尺度效应影响"方面更有优势,这对遥感地表参数尺度效应研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967.
Polyphenols from the ethanol extracts of Sargassum tenerrimum (ST) with potent antiallergic effects were studied to optimize separation process through column chromatography. The adsorption and desorp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hree widely used adsorbents: macroporous resin, silica gel, and polyvinylpolypyrrolidone (PVPP), were critically evaluated respectively and studied for the optimization of preparative separation of polyphenols. Static operations on these adsorbents showed that macroporous resin had the best adsorption and desorption capability among the three adsorbents. Dynamic adsorption and desorption with macroporous resin packed column were also conducted to optimize the parameters such as: with the optimal values shown in brackets, the concen- tration of extract solution (4 times diluted), pH value (6-7), adsorption speed (3BVh-1, bed volumes/per hour), concentration of ethanol (80%), elution speed (3 BV ht) and elution volume (7 BV). The chromatographic process so optimized gave a purity of 62.43% from the crude polyphenols, providing a promising basis for large scale preparation of bioactive polyphenols upon further scaling up tests.  相似文献   
968.
采用SPE-HPLC法测定了大豆中二甲戊乐灵的残留量,方法线性范围为1.0~10.0 mg/L,检出限为0.037 5mg/kg,精密度在3.78%~8.36%之间,回收率在86.0%~97.5%之间。满足大豆中二甲戊乐灵农药残留的检测要求。  相似文献   
969.
梁涛  杨甘生  雷静 《探矿工程》2012,39(4):11-15
运用线弹性本构模型来分析垂直井井壁应力分布,并分别用Mohr-Coulomb准则、Drucker-Prager准则和Mogi-Coulomb准则3个强度准则来计算平谷地应力测量与监测钻孔维持井壁稳定所需的最小钻井液液柱压力。通过对比分析得出考虑中间主应力的作用,会使岩石强度得到加强,使得维持井壁稳定所需的最小液柱压力降低;3个准则得出的最小液柱压力在与深度的对应图中表现出一致的变化趋势,说明3个准则有各自的适用性;比较而言Mohr-Coulomb准则偏于保守,Drucker-Prager准则偏于危险,而Mogi-Coulomb准则要优于前两个准则。  相似文献   
970.
王田青  朱文鉴  胡远彪 《探矿工程》2012,39(Z2):176-180
钻井技术逐渐朝着深井、超深井方向发展,对套管强度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设计了基于Web浏览器和最新的三轴强度设计理论的套管柱强度设计软件,开发出了国内首套基于Web的套管强度设计软件。该软件不受限于用户的操作系统平台,无需安装客户端,实现了用户实时动态交互,保证了信息的时效性。给出了套管柱三轴强度设计计算方法,简述了软件的数据库设计、软件设计流程和系统架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