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79篇
  免费   2465篇
  国内免费   3686篇
测绘学   760篇
大气科学   4930篇
地球物理   2225篇
地质学   4520篇
海洋学   1925篇
天文学   355篇
综合类   723篇
自然地理   1392篇
  2024年   58篇
  2023年   165篇
  2022年   381篇
  2021年   443篇
  2020年   487篇
  2019年   615篇
  2018年   503篇
  2017年   525篇
  2016年   541篇
  2015年   612篇
  2014年   783篇
  2013年   863篇
  2012年   858篇
  2011年   851篇
  2010年   649篇
  2009年   769篇
  2008年   712篇
  2007年   955篇
  2006年   766篇
  2005年   760篇
  2004年   594篇
  2003年   529篇
  2002年   432篇
  2001年   407篇
  2000年   379篇
  1999年   346篇
  1998年   332篇
  1997年   269篇
  1996年   214篇
  1995年   202篇
  1994年   195篇
  1993年   165篇
  1992年   102篇
  1991年   86篇
  1990年   57篇
  1989年   60篇
  1988年   45篇
  1987年   27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17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11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9篇
  1977年   5篇
  1976年   2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51.
本研究在西安市城镇地籍调查成果和变更调查成果的基础上,利用地籍信息数据库、地价数据库,采用GPS技术、GIS技术和数据库技术,进行了土地利用潜力评价技术研究。该技术结合了近年来西安市土地信息化管理的科技成果,不仅实现了土地利用潜力评价功能,而且建立了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利用潜力评价信息系统结合地籍数据库资料,算了西安市土地利用的潜力,为西安市城市土地挖潜指出了方向和目标。  相似文献   
152.
下一代互联网协议(IPv6)的概念及原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IPv6是下一代互联网采用的核心协议。本文介绍了IPv6技术发展背景、新特性、地址空间、地址格式、地址表示方法、地址类型、地址范围、IPv4到IPv6的过渡技术,以及在国土资源部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153.
斜坡非饱和带低渗透岩石结构体风化前锋扩展过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则民 《地学前缘》2008,15(4):258-268
非饱和带低渗透岩石结构体风化前锋扩展是斜坡灾害孕育过程中的关键环节之一。到目前为止,化学风化领域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高水-岩比的饱和环境下单矿物及矿物成分单一的碳酸盐岩的风化动力学方面,非饱和环境下的岩石风化研究还主要限于风化产物的特性描述方面。斜坡非饱和带低渗透岩石结构体风化前锋扩展是一种高度复杂的THMC过程。由于在溶解对象、溶解液及溶解过程的水动力-水化学环境等方面存在的显著差异,既有的地质材料风化动力学成果为探索这一复杂过程提供了理论储备,但还不能阐明其核心机理。斜坡非饱和带低渗透岩石结构体风化前锋的扩展过程研究不仅可以加深人们对斜坡灾害孕育的理解,为灾害预报-预警及其控制提供理论依据,同时可以促进岩石-岩体力学及浅表生水文地球化学等相关学科的交叉与发展。  相似文献   
154.
邹平铜矿处于齐河-广饶深大断裂带南部的邹平火山岩盆地中,形成于破火山口火山通道充填的石英正长闪长岩岩颈中央上部,包括伟晶岩型铜矿和细脉浸染状斑铜矿床两种类型。前者矿体较小,但品位高;后者品位较低,但规模中等。含矿石英正长闪长岩等密度小、磁性弱,故在火山岩系中呈现高背景重力场上的重力低和杂乱高磁场背景中的低负异常,即“重磁同低”,且高极化。重磁同低异常区和高极化率异常带,是本区寻找铜矿的有利部位。  相似文献   
155.
基于Flash技术的综合电子地图集制作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重点介绍了基于Flash平台制作多媒体综合电子地图集的开发集成方法以及具体功能的实现。  相似文献   
156.
公路桥涵台背回填及处治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桥头跳车”现象,已成为高速公路的多发常见病害,分析其主要原因是桥头与路基的沉降差所致。通过对在建垫(江)邻(水)高速公路“桥、涵背”回填及处治技术研究,提出合理设置过渡台阶,使用级配碎石作回填材料,铺设土工格栅加强整体性等工程措施,经现场试验检验,处治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57.
以大庆市湿地为研究对象,以地理信息系统和遥感技术为技术平台,介绍了湿地环境因子研究工作程序及湿地现状类型分布研究,分析了地理信息系统和遥感技术在湿地资源研究中的地位和作用,从而为GIS与RS技术在湿地资源应用研究中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58.
VRS技术原理及网络RTK在城市规划测量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哈尔滨市GNSS双星导航系统正式建成并投入使用,其网络RTK的基本原理是通过虚拟参考站(VRS)技术进行超短基线的实时差分GPS测量,进而获得较高精度位置信息.系统网络RTK覆盖面积达1.4万km<'2>,和传统RTK测量技术相比较,网络RTK有覆盖范围广、精度高、易于操作等优点,在城市规划测量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9.
160.
Information on the distribution of subsurface temperature and hydraulic heads at 24 observation wells in and around the Tokyo Lowland, the eastern part of the Tokyo Metropolitan area, were examined to make clea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groundwater and the subsurface thermal environment in the urban area. Minimums in temperature–depth logs due to subsurface temperature increasing at shallow parts were recognized in 21 wells. This fact shows subsurface temperature is affected by ground surface warming in almost all of this area. Deeper than minimums, where the effects of surface warming became relatively small, regional variation is observed as follows: high temperatures are shown in the central part to the southern part, and low temperatures shown in the inland to eastern part. The high temperature area corresponds to an area where the lower boundary of groundwater flow is relatively shallow. This area corresponds also to an area with severe land subsidence resulting from excessive groundwater pumping. It is considered that this high temperature area is formed by the effects of upward groundwater flow affected by hydrogeological conditions and pumping. On the other hand, a comparison between past data (1956–1967) and present data (2001–2003) revealed widespread decreasing temperature in the inland area. This is explained by downward groundwater flow based on an analysis of temperature–depth logs. This fact suggests that subsurface temperature is not only increasing from the effects of surface warming but also decreasing from the effects of groundwater environment change due to pumpin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